原創(chuàng) 邊凡 2020-01-29 20:27:18 云南玉溪市元江縣的那諾梯田,遍布在深山險坡,同樣是哈尼族梯田,這里的名氣雖不如元陽梯田,但一樣的震撼和美麗。那諾梯田景點(diǎn)都是免費(fèi)的,只是要盤山而上60km,彎多坡陡,路不好走。 那諾,好聽的地名,藏在紅河谷的哈尼族小村寨,春暖花開、牧馬劈柴生活的寫意之地,完美的詮釋著線條與自然的融合之美,哈尼族人祖祖輩輩的無心之舉,成就了我們由衷感嘆風(fēng)景。 航拍:養(yǎng)在深閨里的那諾梯田。 過了羊街,挑逗眼球的美景來了,山谷漸趨開揚(yáng),梯田也漸見開闊,海拔愈高,景色便愈見出色,心弦開始微微顫動了。 那諾梯田層層梯田迭在一起,水清而寧靜。 這里的梯田,與元陽大規(guī)模明鏡似的水田相比,灌水的田壟并不算多,呈現(xiàn)出的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風(fēng)光。 各地的梯田景致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層田疊壟繞山谷,明鏡萬頃曜天光。 當(dāng)元陽吸引著太多世人的目光,招引了太多商業(yè)投機(jī)而變得濃妝艷抹時,一箭之遙的那諾卻依然保持著它一貫的恬淡淳樸。 那諾高踞海拔兩千多米之上,遠(yuǎn)離塵囂。 這里環(huán)顧所見,本來都只是些尋常的梯田景色,并不特別動人,可是只因四下里格外簡樸寧靜,也就讓人覺得多了一份人間天上的寧逸出塵感。 置身這種地方,云霞成了伴侶,天籟頓成知音,一個人縱無歸隱心,也會不期然沾染上一身仙氣,飄飄然欲乘風(fēng)歸去。 隔著山谷張望,小山鄉(xiāng)粉墻黛瓦房舍疏落,俏立山頭如一片空中樓閣,隱隱然確有點(diǎn)高踞云上之感。 ![]() 跟多數(shù)帶梯田的村寨一樣,梯田就從村子腳底下一層層往下分布,順著山形,就著山勢,一排排向四野蔓延,一圈圈沿山谷打轉(zhuǎn)。 ![]() 如弓彎曲的梯田,乍看過去,這些連綿浩大的青田玲瓏宛曲如等高線圖,圈圈卷卷如千層糕。 ![]() 似蕩漾四野的漣漪;似旋舞山間的音符,妙曼婀娜,盈盈滲進(jìn)耳目,底下的翠谷、農(nóng)莊、梯田,在明艷艷的秋陽下格外錚明瓦亮。 ![]() 從這兒觀梯田,視野特別遼闊,氣象尤其萬千,因此,路旁已經(jīng)過了一番的修整,辟了觀景臺,豎立了一方頑石作碑,碑上刻字云:“梯田人家 。 ![]() 好個梯田人家,好個天梯神韻,那諾梯田在這兒,方顯露出它的波瀾壯闊。 ![]() 人們在這兒,照樣可領(lǐng)略到哈尼天梯神韻,照樣可見識到哈尼人如何與天地共融,而且這兒不收門票,相比起元陽,它無疑是實(shí)惠多了。 ![]() 那諾梯田觀景平臺。 ![]() 那諾梯田 ![]() 那諾鄉(xiāng)政府。 ![]() 那諾鄉(xiāng)政府機(jī)構(gòu)。 ![]() 那諾鄉(xiāng)全景。 ![]() 那諾鄉(xiāng)全景。 ![]() 以景論景,那諾鄉(xiāng)政府所在的梯田,立體感不強(qiáng),加上山谷不寬,氣勢不宏,所以算不上很美,充其量六十到七十分。 ![]() 近萬畝的梯田沿著高聳如云的哀牢山從山腳一直修到山頂,層層疊疊,埂回溝轉(zhuǎn),鱗次櫛比,把一塊塊梯田連成一級級讓人嘆為觀止的“天梯”。 ![]() 梯田繡在山梁上,村莊鑲嵌在梯田中,一年四季,變化無窮,美不勝收。 ![]() 由于那諾山高谷低,植被茂密,日照時間短,水分不易蒸發(fā),因而濕度大,水氣多,云海的云頂高度低于山頂高度。 ![]() 依山蜿蜒的梯田,經(jīng)山不絕,大則如廣場,小則如臥牛地,長則如綿延的飄帶,短則如簸箕。 ![]() 一層層,一片片,聚在一處,構(gòu)成大山一樣的品質(zhì),長河一樣的氣勢。 ![]() 放眼眺望滿坡梯田,陽光下,氣勢磅礴的大地藝術(shù)作品,仿佛傳來哈尼祖先們又唱起了粗獷的勞動歌。 ![]() 那諾鄉(xiāng)夕陽下霞光四射。 ![]() 那閃閃亮亮的田塊間,跳動著梯田的靈魂。水牛背負(fù)著犁鏵,鴨子浮動在水面上,抱著竹煙筒的哈尼漢子在田棚邊幸福地守望著梯田。 ![]() 來到那諾,隨處可見梯田、云海。 ![]() 夕陽西下,我等待明天早晨的那諾梯田日出,那將又是一個什么樣的景觀呢? ![]() 那諾梯田是哈尼族智慧的結(jié)晶,是哈尼文化的象征和代表,是世界爭奇斗艷的豐富文化中的一朵奇芭,是一種神秘的藝術(shù)神韻,是一幅巨大的動態(tài)田園風(fēng)光畫,是哈尼族千百年戰(zhàn)勝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歷史縮影,具有深遠(yuǎn)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yù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