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知道,基因控制著人的生、老、病、死;但不一定知道病毒是構成人體基因的一部分:近年的基因測序研究有一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在人的基因組里存在大量的病毒片段,約占基因組總量的8%,病毒片段的數(shù)量高達10萬條。由此可見,病毒是人體結構和功能的一部分,也許沒有病毒的參與人類不會出現(xiàn)在地球上。 許多人知道人體大腸里有大量細菌寄生,數(shù)量在10萬億以上,但是,大腸里的病毒數(shù)量遠超細菌。海水的基本結構與人的血漿近似,在大海里的病毒生長繁殖非???,它們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殺手,近半數(shù)細菌、魚蝦都逃不過病毒的攻擊;故病毒是海洋生態(tài)的主要維系者。但在人體內的病毒并不能像海洋中的病毒那樣為所欲為。在人體免疫功能健全的情況下,病毒無法進到細胞內復制繁殖。如果人的“免疫防線”出現(xiàn)漏洞,病毒將毫不猶豫地黏附在細胞上,逐步進入細胞里繁衍后代、破壞細胞結構、造成疾病的發(fā)生。據(jù)報道,70%的急性傳染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隨著芯片技術的發(fā)展,檢測病毒快而捷,一些新病毒和細小病毒逐漸被我們發(fā)現(xiàn);例如有一種被稱作B19的細小病毒在獻血者血中被發(fā)現(xiàn),并認為它引起人類許多疾病,如肝炎、多關節(jié)病變、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傳染性紅斑、慢性貧血等。還發(fā)現(xiàn)一些很小的蛋白粒子,不具有病毒結構(不含核酸),卻能像病毒一樣引起人和動物的多種神經組織的海綿樣病變,而且潛伏期長達數(shù)月至數(shù)十年,醫(yī)學上稱之為傳染性海綿狀腦病,這種致病的蛋白粒子被稱作“?粒”,患者死亡率極高;現(xiàn)在有兩例類似的病人正在接受我們的中藥治療,其中一例去過日本和美國診治,無果而歸,只能求助中藥治療。 中醫(yī)中藥防治傳染病和流行病的歷史悠久,經驗不少。2003年,國醫(yī)大師鄧鐵濤團隊在治療SARS中,獲得了零死亡的結果,再次證明了中藥抗擊病毒的能力。我們華醫(yī)學在治療重癥肝炎、EB病毒感染、各型皰疹病毒感染、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慢性疲勞綜合征等與病毒感染相關的疾病中,堅定了用中藥可治愈病毒性疾病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體受到了中藥的作用之處。說到底是中藥合理配方的多重效應,既驅邪又扶正,標本兼兼治,不出現(xiàn)并發(fā)癥和后遺癥。有些權威專家認為,阻塞性肺病無藥可根治。經過我們用中藥治療而痊愈的此類病人,完全不像專家所說的那樣悲觀,華醫(yī)學認為,阻塞性肺病用中藥可以治愈。 中藥治療病毒性疾病的實驗研究有不少(見劉克洲、陳智著:《人類病毒性疾病》)。 下面介紹一些抑制病毒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中藥,供讀者參考,個人切勿盲目實驗。 1,抑制病毒的中藥: ①流感病毒 :魚腥草、黃芩、板藍根、石榴皮、大黃、紫草。 ②麻疹病毒 :天花粉、甘草、紫草 ③皰疹病毒: Ⅰ型:夏枯草、板藍根、海藻、人參、甘草、大黃、黃芪、大蒜、芍藥。 Ⅱ型:板藍根、石榴皮、人參、甘草。 ④帶狀皰疹病毒 :大黃、五味子、升麻。 ⑤腺病毒:天花粉、甘草。 ⑥柯薩奇病 :苦參、天花粉、甘草、蒲公英、虎杖。 ⑦皰疹性口炎病: 大蒜、白芍、人參、甘草。 ⑧牛痘病:大蒜、甘草。 ⑨呼吸道合胞?。簽跛?、青木香、敗醬草。 ⑩乙型肝炎病 :苦味珍珠草、山豆根、海藻、天花粉、紫草、苦參、茜草、丹參、黃連、杜仲、藕節(jié)、桑寄生。 ?流行性腮腺炎?。喊逅{根、大青葉。 ?流行性乙型腦炎病 板藍根、大青葉、天花粉。 在抗擊病毒的戰(zhàn)斗中,始終別忘了中藥,尤其別忘了“清補運藥兼用”配方法則,確保方劑能清盈毒、補精神、運氣血,打贏攻防病毒戰(zhàn)!還需記?。菏谷祟惷馐懿《竟舻闹饕淦魇亲陨淼拿庖吡?。 2,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主要中藥: ①增強T細胞功能:黃芪、人參、西洋參、刺五加、茯苓、銀耳、枸杞、當歸、生熟地、首烏、仙靈脾、肉蓯蓉、鎖陽、黃精、旱蓮草、魚腥草、雙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虎杖、大黃、田基黃、石膏、川芎、桃仁、益母草、紅花、丹皮、赤芍、元胡、地龍、絞股藍、苡仁、豬苓、茯苓、柴胡、葛根等;它們能增強細胞免疫功能。 ②增強B細胞功能:黃芪、甘草、黨參、地黃、首烏、淫羊藿、鎖陽、山茱萸、附子、五味子、補骨脂、天冬、麥冬、黃精、女貞子、元參、龜板、柴胡、虎杖、雙花、公英、丹參、益母草、牡丹皮等;它們能增強體液免疫功能。 ③增強吞噬細胞功能;人參、黨參、黃芪、豬苓、枸杞、絞股藍、當歸、仙靈脾、補骨脂、杜仲、麥冬、女貞子、茅根、雙花、菊花、石膏等。 回首往事,許多曾經被征服的傳染病,由于細菌產生了抗藥性和耐藥性又卷土重來。例如結核病又死灰復燃,而今出現(xiàn)全球肺結核病危機。據(jù)統(tǒng)計,每年有900萬新結核病人發(fā)生,約300萬人死于結核病,相當于每分鐘就有六人死于結核病??茖W家們預測,在今后的一段時間里,會有許多細菌感染性疾病無藥可治,與此同時,病毒性疾病也會日益增多,防不勝防。當然,這些西方式論調大可不必太驚訝。在中國,信用天然藥物的人越來越多,而天然藥物沒有耐藥性。況且,天然藥物中含有許多小分子的抗微生物多肽物質,由于它們的分子小而容易進入細胞膜,對已感染細胞的細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具有較強且廣譜的殺傷能力,它們將成為新時代的“超級抗生素”。再者,有不少天然藥物能誘發(fā)人體產生“干擾素”,例如黃芪。干擾素是一種糖蛋白,具有廣譜的抗病毒作用,還有抗腫瘤和免疫調節(jié)等多種生物學效應。所以,華醫(yī)學秘書處在元月22日前發(fā)表的病毒與病毒性疾病一文中,推薦重用黃芪和薏苡仁預防病毒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