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首名垂千古的悼亡詞《江城子·記夢》,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蘇東坡在悼念原配妻子王弗病逝十周年時所作。此時的蘇東坡與妻子王弗早已陰陽相隔十年之久,但對妻子那刻骨銘心的思念卻依然揮之不去,王弗的音容笑貌仍時常浮現(xiàn)在他的腦海中。 《江城子》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首悼亡詞。學富五車且才華橫溢的蘇東坡為何會對他的這位亡妻情深似海、念念不忘呢?這主要還是源自他們婚后十年的美好生活,和在妻子的陪伴下渡過的那段難忘歲月。 公元1054年,十九歲的蘇東坡在赴京趕考前夕,迎娶了四川眉州鄉(xiāng)貢進士王方的女兒王弗。此時的王弗年方二八,不僅生得花容月貌,且天資聰穎。她與蘇東坡的結(jié)合并非古代遵循的那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而是緣自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 位于四川眉州青神縣岷江之畔的“中巖山”風景秀麗,山水如畫。山中有一書院名“中巖書院”,此處便是鄉(xiāng)貢進士王方的執(zhí)教之地,也是青年時代的蘇軾求學之地。 距“中巖書院”不遠的“中巖寺”下,一座由山泉匯集而成的清池,相傳為“慈姥龍”所居之宅,表面看,尤如半輪明月,池水清澈見底,和普通的清池并無任何不同。但若在岸邊駐足擊掌,池底下,巖縫中,瞬間,便會有無數(shù)的魚群搖頭擺尾竟相游出,猶如凌空浮翔,甚為壯觀。在此讀書的蘇東坡常臨池觀景,驚嘆之余又覺美中不足,便對其師王方說道:“好水不能無魚,美景亦當有美名也。” 于是,王方便邀請縣內(nèi)名人文士及院內(nèi)諸生投筆竟題,為該池命名。在經(jīng)過一番冪思苦想后,在場眾人紛紛獻上投名箋。打開之后,但見有名“戲魚池”的,有叫“觀魚塘”的。王方看后,頻頻搖頭,皆不如意。 想起平時池中之魚,喚之即來,呼之即去,頗有靈性。這時的蘇軾提起筆來,筆舞龍蛇,寫下“喚魚池”三字。蘇軾的才華當場博得了眾人的喝彩,也讓王方贊嘆不已。“喚魚”,即新贏又將池中之魚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 恰在這時,住在岷江對岸“瑞草橋”家中的王弗聽聞父親要為“慈姥潭”命名,便讓丫鬟送來紅紙書箋。打開后,上面赫然寫著“喚魚池?!北娙丝春鬅o不驚訝,兩人不謀而合,是心有靈犀,還是天撮之合? 王方欣賞蘇軾的才華,幾經(jīng)周折后,便將愛女嫁給了蘇軾,成就了一樁才子與佳人的絕配。1055年,倆人喜結(jié)伉儷?!皢爵~池”的愛情故事,也在眉州一帶傳為佳話。 而在王弗之前,蘇軾也曾有過一段父母包辦的婚姻,女方便是雅洲太守雷簡夫的女兒。因為這層關(guān)系,雷太守還把蘇軾兄弟二人一起接到雅洲讀書??傻窖胖薏痪茫K軾便發(fā)現(xiàn)雷簡夫為官不正,有許多貪贓枉法行為。 文人的清高和內(nèi)心的正義感讓蘇軾開始拒絕這問親事,為此還躲入山林寺廟中逃婚。蘇洵帶領(lǐng)家族中人到處捉拿,企圖逼兒子屈服。就在這時,蘇軾剛出嫁兩年的三姊蘇八娘遭婆家虐待被逼而死。 蘇軾的三姊十五歲時由雙方父母作主,嫁給表兄程子才為妻。由于這是一樁父母包辦的婚姻,兩人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蘇軾的姐姐時常遭婆家的虐待,兩年后被逼至死。 蘇洵一生共有三個女兒,另外兩個都已早亡,對這惟一的女兒,蘇洵是十分疼愛的。如今,愛女的離世,讓蘇洵幡然醒悟。于是,便放棄了逼迫蘇軾就犯的念頭,并親筆寫下了對雷家的退婚書。 蘇軾和王弗婚后的日子是美滿,也是幸福的。兩人夫唱婦隨,朝夕相伴。在生活上,王弗不僅是一個善良賢惠的妻子,也是陪他朝伴夕讀的良師益友。蘇軾性格豪放耿直,雖飽讀詩書,卻放蕩不羈,為人不諳世事,缺少心機。這對一個平民百姓來說,倒也無關(guān)緊要。但身處官場之中,稍有不慎,就會給一個人的仕途甚至整個家庭帶來難以預(yù)料的后果。 而妻子王弗出自書香門第,知書達禮,是非分明。蘇軾為官后,王弗就時常提醒胸無城府的蘇東坡,為人處世要遠離陰險狡詐之人。而蘇軾生性豪爽,在他心中,好像和他結(jié)交的都是好人,這讓王弗很不放心。于是,每當有同僚下屬登門拜訪,王弗便躲在幕后傾聽他與客人的談話,以其女性獨有的眼光來判斷此人到底是一個可推心置腹的摯友,還是一個見利忘義,陰險狡詐的偽君子。這便是民間流傳王弗“幕后聽言”的故事。 在這些人中,就有一個叫章惇的,章惇在未發(fā)跡時就曾拜訪過蘇東坡。章惇走后王弗就對蘇軾說:“此人說話首鼠兩端,毫無主見,只是隨著你說的話一味的迎合、奉承,這樣的人,必是那種陰險奸惡之人,你還是遠離為好?!?/p> 事實正如王弗所說的那樣,章惇在得勢后,不但陰險狡詐,而且手段殘忍,許多人都遭受過他的打擊。連一向豁達、大度的蘇軾都說:“這輩子就是做鬼都不愿意再碰到章惇這樣的人?!边€感慨萬千的說:“還是王弗看得準?!?/p> 作為一個女人,躲在幕后悄悄偷聽男人們的談話,好像很難讓人接受,至少會覺得這家的男人是一個“妻管嚴”??晌覀円矐?yīng)該看到,王弗這樣做只是在充當一個“賢內(nèi)助”的角色,并不是在生活中事事都管著蘇軾。蘇軾為人豁達,卻毫無心機,這就極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身處官場,丈夫的前途妻子哪能不關(guān)心?王弗這樣做無非就是幫助丈夫多出一些主意,使其在仕途上能免受一些挫折,無可厚非。 正是有了王弗這位知己內(nèi)助,蘇軾婚后的日子是美滿幸福的,事業(yè)也是一帆風順??上n天無情,公元1065年5月的一天,二十六歲的王弗不幸病逝于京師汴梁。自從王弗死后,蘇軾的命運也隨之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后半生波瀾曲折,在官場上幾乎沒有得意過,完全可以用“宦海沉浮”來形容。 就在王弗死后不到一年,蘇軾的父親蘇洵病故。蘇軾和弟弟蘇轍一起將父親和王弗的棺槨一同運回老家四川,并遵循父親的遺愿將王弗葬于母親的墓旁。 當他為父守孝三年期滿返京后,發(fā)現(xiàn)朝中早已物事人非。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得勢,他的恩師歐陽修及許多摯友因反對新法紛紛被貶。蘇軾也多次上書神宗,指出新法中存在的弊端,為此得罪了新任宰相王安石,被新黨打壓,排濟,最后被迫離京,前往杭州、密州等地任職。從此,便開始了他人生孤獨失意的日子。 事業(yè)上的不順,感情上的空虛,勾起了他對前妻的無限思念。在被貶往山東諸城時,夢中遇到了闊別多年的恩愛妻子。醒來后,想到亡妻長眠于千里之外的孤獨與凄涼,內(nèi)心無限感傷,便提筆寫下了這首感天動地,催人淚下的悼亡詞。 全詞雖然僅有短短的數(shù)十字,卻道盡了他對前妻的無限深情。夢中正在窗前梳妝打扮的妻子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十年后再相逢,自己卻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就是相見恐怕也認不出自己來了。想起兩人生活在一起的甜蜜與歡樂,而今妻子卻獨自一人長眠與千里之外的山岡上,想到這些,怎不讓人痛斷肝腸。全詞從頭至尾,將他對妻子的思念一步步推向極至。 本以寫豪放詩詞著稱的蘇東坡,緣何能寫出這首感人肺腑,讀罷又令人潸然淚下,被后世譽為描寫夫妻感情最成功的優(yōu)秀詞章?這不僅僅只是蘇軾才高學深,更有他和王弗那段令人難忘的真摯感情。 蘇軾一生共娶了三個妻子,王弗、王閏之和王朝云。對這三個女性蘇軾都是十分珍愛的,對她們每一個人的感情也是真摯的。當她們一個個相繼離去時,蘇軾都忍受了生離死別的痛苦。但如果把他們?nèi)齻€在生活上作一個比較,一般人則很難說得清蘇軾到底最愛哪一個?因為在蘇軾的一生中,這三人都同樣重要。 可通過這首《江城子·記夢》,不難看出,優(yōu)點最多也是讓蘇軾永世難忘的還是王弗。因為王弗身上有王閏之和王朝云都不具備的一樣東西,那就是政治上的智慧。王閏之是一個賢妻良母式的人物,婚后的大部分日子都是在陪同蘇軾被貶官流放的日子中渡過的,在生活上對蘇軾和王弗的孩子都給了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和照顧,兩人是那種典型的“患難夫妻?!?/p> 而從王朝云的身上,似乎還能依稀看到王弗的影子,但她們都沒有王弗那樣的文化和政治智慧,無法在官場上為其充當一個“賢內(nèi)助”的角色。王弗不僅是蘇軾人生中的伴侶,也是他事業(yè)上的知己?;楹蟮氖辏翘K軾人生最春風得意的十年,他與弟弟蘇轍都高中進士,都被授予官職,可謂名滿天下。 但自從王弗死后,蘇軾的命運是屈折的,也是坎坷的,這里面自然有他放蕩不羈的性格原因?qū)е?,也和他失去王弗這位知己內(nèi)助不無關(guān)系。如果有王弗一路相伴,他后半生也不會生活在風泊鸞飄之中,淪落得如此狼狽。 在王弗死后,秉性耿直又不善趨炎附勢的蘇東坡總是表現(xiàn)得那么不合適宜。就在他寫下這首《江城子》后的第四年,便發(fā)生了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新黨從他的詩詞作品中網(wǎng)羅多種罪名,以“目無朝廷”“妄自尊大”“包藏禍心”為由將他捉拿下獄,期間幾次都面臨被殺頭的境地。幸得朝中有識之士不斷上書保蘇,和退休在家的王安石一句“圣世焉有殺才士之理”的話才最終保住了一條命。 1085年,宋哲宗即位,司馬光再次被啟用,舊黨重新得勢。本該東山再起的蘇軾看到一些卓有成效的新法也盡被廢除,便又來了個性,多次上書朝廷,稱新法也有可取之處,不可一概而廢,為此又得罪了司馬光,成了即不屬于新黨又為舊黨所不容的異類,遭保守勢力的打壓、陷害被一貶再貶。 此后的數(shù)十年間,蘇軾始終都未能擺脫這種仕途上的險惡命運,后半生幾乎都生活在飄泊不定、顛沛流離的日子里,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途中,在他62歲時,又被一頁孤舟送到了千里之外的海南島。 此時的蘇東坡,在政治上早已心灰意冷。到達海南儋州后,辦起了學堂。當?shù)氐娜藗儼烟K軾看作是儋州文化的播種者。許多人因仰慕蘇軾的才華不遠千里來到儋州求學。為了表達對蘇軾的緬懷之情,至今,儋州許多地方都有以蘇軾命名的“東波路”“東波橋”“東波村”等。 宋徽宗即位后,蘇軾被朝廷大赦,1101年8月24日,65歲的蘇東坡在北歸途中病卒于常州,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書畫家,一代大文豪蘇東坡在結(jié)束了他顛沛流離的一生后,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蘇軾的一生波瀾曲折,雖擁有滿腹才華,卻因不善趨炎附勢時常被打壓、排濟。用蘇軾自己的話說,就是一肚子的不合適宜,仕途上,生活上奔波潦倒。但他的詩詞散文,書法繪畫,在我國文化史上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給后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對我國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歷史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