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財團 三井集團是日本的四大壟斷財閥之一,是由三井家庭統(tǒng)治的財閥而發(fā)展起來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前和戰(zhàn)爭期間,該財閥一直居日本四大財閥之首,是日本經濟工業(yè)化進程中的重要推動力量。 創(chuàng)始人是三井高俊,17世紀中葉,三井高俊在家鄉(xiāng)開辦當鋪和釀酒業(yè),1673年,他到東京開辦和服經銷店, 1683年又兼營錢莊。 三井錢莊逐步擴大,并資助封建諸侯,受地方封建政權的支持和保護,作為特權商人而快速致富。 明治維新時,在日本明治新政權與德川幕府的爭斗中,三井家族曾資助新的天皇制政府,并為軍隊支付過軍餉。 1876 年,三井家族以掌握官銀為基礎開辦起私營銀行——三井銀行,接著,三井又開辦起三井物產公司,并從政府手中廉價購得一批工礦企業(yè),這些工礦企業(yè)為日軍的擴軍備戰(zhàn)提供物資。 很快三井財團所屬公司共達270余家,包括東京芝浦電氣、石川島播磨重工、三井造船、昭和飛機、豐田汽車、日本精工等。 但是,三井財閥由于同政府關系長期較為密切,戰(zhàn)敗后受到很大的打擊,因而由第一財閥落到了三菱、富士、住友的后面。 三菱財團 明治維新后的日本社會推崇商業(yè)年,彌太郎完全接管了政府經營的'大販商會',以'九十九商會'作為自己的商號,將商會里的船買下,開始經營大阪-東京、神戶-高知的海上運輸業(yè)。這些船上的標志,就是今天的三菱標志。 成立之初的三菱商會規(guī)模不大,不及三井商會,1877年日本國內西南戰(zhàn)爭爆發(fā),國務卿大久保利通決定以15年分期貸款償還的方式,借給彌太郎345萬日元資金,購買10艘船,讓三菱商社全面協(xié)助軍事運輸。戰(zhàn)爭結束后,這些船被政府悉數送給了三菱公司。 日本政府用在船運上的費用高達1300萬日元,相當于戰(zhàn)爭總費用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被三菱公司收入囊中。 之后,三菱擁有的汽船達到61艘,噸位高達35464噸,占日本全國汽船總噸數的73%,三菱公司一躍成為海上霸王。 19世紀80年代的日本明治當局計劃成立一家擊垮三菱公司的大海運公司,于是,由井上家族贊助,政府官員負責出面組織,一家規(guī)??涨暗拇蠊尽?strong>共同運輸公司就此誕生。 為了搶先到達目的地,船員與船長都綁上頭巾,不計成本,拼命將煤炭鏟入火爐中,雙方都不肯認輸,在海上進行馬拉松賽跑。到達紀州藩時,火爐內的火力強到煙囪燒得赤紅,船員卻不因煙囪可取代火爐的暖氣而高興。 為了客源,競爭可謂慘烈異常,彌太郎將公司重組,裁撤冗員,削減開支以應對危機,但競爭讓三菱集團元氣大傷,而巖崎彌太郎不久后后撒手人寰,他的弟弟巖崎彌之助登上了三菱集團的權力頂峰。 彌之助曾在美國留學,他大膽的將三菱商會的主體船運公司與共同公司合并,成立日本游船公司,并巧妙地使這個新公司的控制權轉到三菱人手里。 他在多地買礦,同時致力于金屬礦業(yè)的經營,為了運營礦產,他還大量鋪設坑道和鐵軌,大膽運用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終,煤和銅礦業(yè)成為了彌之助時代三菱集團最大的收入來源,彌之助抓住機會,往銀行業(yè)發(fā)展,很快在金融業(yè)站穩(wěn)了腳跟。 住友財團 集團的核心,被稱為'住友三大家'的是住友銀行、住友金屬工業(yè)、住友化學三家企業(yè)。 其中,住友銀行的地位最高,住友銀行無論是在資金容量上,還是在收益上,都位居都市銀行的前列。因此,同系統(tǒng)的金融機構,住友信托銀行、住友生命的資金能力也很強大。 住友金屬工業(yè)是住友集團的另一核心,以前,住友金屬工業(yè)只是單純地生產平爐的企業(yè)。此后,在川崎制鐵企業(yè)迅猛發(fā)展的刺激下,與高爐生產廠家小倉制鐵合并,成為鐵鋼流水作業(yè)生產廠。 住友金屬工業(yè)的進一步改造不僅提高了自身在住友集團中的地位,也相應地促使了住友集團力量的強化。住友化學是住友集團的第三大中心,在日本化學工業(yè)成長之前,住友化學只是一個肥料公司。 在通產者的'石油化學工業(yè)扶植計劃'下,引進外圍技術大力發(fā)展石油化學工業(yè)?,F(xiàn)今,住友商事、住友電器工業(yè)、日本電氣三家公司被稱為'住友新三大家'。 富士財團 安田家族原是明治維新時代的特權商人,以經營錢幣兌換起家。1863年,安田善次郎以25萬兩黃金為資本,在東京開辦'安田屋'錢莊,發(fā)展順利。 1879年,安田經政府批準后,以錢莊為基礎創(chuàng)辦私營安田銀行,并逐步向紡織、建筑、鐵路交通等領域擴展,形成了包括一批企業(yè)的經營集團。 1912年,安田又組建起'安田保養(yǎng)公司'的持股公司,從而初步形成了在日本經濟中有較大影響的安田財閥。 1923年,雄心勃勃的安田善次郎一次吞并了10家銀行。至30年代初,安田財閥已擁有包括14家銀行、12家工商企業(yè)以及6家保險公司的大型財團。 1952年日美條約簽訂之后,三井、三菱等財團積極恢復,而安田集團則恢復較晚。以富士銀行為首,開始集合'二戰(zhàn)'前的安田集團所屬企業(yè),組建起'芙蓉開發(fā)'組織,1966年正式成立'芙蓉會'集團組織,以富士銀行為核心。 富士集團的核心企業(yè)是安田善次郎創(chuàng)辦的富士金融企業(yè),包括富士銀行、安田信托銀行、安田火災海上保險、安田人壽保險。富士集團所屬工商企業(yè)中有相當多的巨型企業(yè),其支柱企業(yè)是鲇川義介的日產康采恩。 |
|
來自: 昵稱18154423 >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