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七絕時,動詞運用極為重要,是煉字的重點。有的動詞是全詩的字眼。這個動詞用得恰當,這首詩就活了,收到靈動自如的藝術(shù)效果,反之句法很牽強,很凝滯。 比如一般寫到舟,船,就會用載,可以載夢,載恨,載愁,載相思等。舉個例子,宋張耒在《絕句》中寫道:“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待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宋人張耒的這首詩,結(jié)句,是畫舸載離恨。和李清照,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構(gòu)思是很相似的。 如果寫月亮,結(jié)句用動詞就多用照字。月,與,照,的搭配,非常實用。相當于公式,學詩者不妨多借鑒,可讓詩流動起來。 王維詩:“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卑言抡盏寡b在后面。也是月照人。歲暮詩(南北朝·謝靈運):“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這詩就是月照雪,直抒胸臆,詩風古直蒼勁。 如唐末張泌詩:'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痹拢笠痪鋭釉~,就用,照,才有味道。落花,是為離人而落。又加以多情的春庭之月,來相照。就更覺得凄測動人了。不能用,掃落花。如果前一句是,多情唯有秋風過,那下句就可以用“猶為離人掃落花?!比缋畎灼呓^:“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痹抡諏m里的人。 再如薩都剌詩:“夜深一片城頭月,曾照張家燕子樓?!痹抡罩嘧訕?。再如吳梅村詩:“可憐一片秦淮月,曾照降幡出石頭?!痹抡罩滇Τ鍪^城,這是用典了。薩詩,吳詩,似都有學李白的痕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