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可能到老也沒想過,到底為什么結婚,人為什么一定要是男女的組合,就算年輕時沖動,一定要異性的慰藉,那女人老了,六十歲以后,是否還需要男人呢? 針對這個問題,不同的人給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說需要,最少是個精神依賴、寄托,而有的人則說一輩子也沒明白,結婚的意義是什么。到底六十歲以后女人還要不要男人,一起來看看別人怎么說。 01、何女士:需要。少年夫妻老來伴,做個伴挺好 如果說“養(yǎng)兒為防老”,那結婚是不是就為了“少年夫妻老來伴”? 今年64歲的何女士說人老了很容易陷入無助中,有個老伴是最好的消遣,不然兒女都不在身邊,難道還指望那些年輕時的閨蜜、姐妹? 就算平時有固定的廣場舞團員、社區(qū)舞蹈隊員,但這些都是排練時集中,平時都各回各家,各有各的事要做,有的要接送孫子、孫女上學放學,有的要負責買菜、做飯,根本沒多少交集,也不可能走進彼此的生活的。 而有個老伴就不一樣,無論什么情況,都可以一起去完成,平時輪流做家務、照顧孩子,沒事就結伴出去看看風景,養(yǎng)花種草互相配合,日子才過得像那么回事。 六十歲以后的女人,肯定是需要一個老伴的,有伴生活才能更有意義。 02、毛女士:確實不需要。離婚后一個人過,想干嘛干嘛,不用伺候老伴 經(jīng)歷過婚姻不幸的毛女士至今心里仍有陰影,她認為男人除了會給生活帶來麻煩,其他的真沒什么必要,自己一個人很自由,想干嘛就干嘛, 不用征求別人意見,也不用看他人臉色,更不用伺候誰。 年輕時的毛女士對那男人的理解是:回到家往那兒一坐,就要人伺候,像大爺一樣,而女人呢,又是倒茶,又是送水的,還要計劃、準備全家的生活??傊腥司褪悄欠N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東西,除了回到家會裝大爺之外,百無一用,仗著自己會賺幾個錢,把女人當工具使,不是生孩子的工具,就是家里丫頭、老媽子一樣的使喚。 因為受夠了,所以不愿再過這樣頤指氣使的日子,堅決離婚,也就對男人沒什么好印象,家里只有一個女兒,已經(jīng)長大成人,老了也不需要男人。 03、鐘女士:需要男人,不需要婚姻。不想再婚,遇到喜歡的就談談戀愛 鐘女士坦言,如果還有下輩子,堅決不結婚,只戀愛,不結婚,因為婚姻有太多的束縛,會讓一個女人失去自由,失去自己想做一個漂亮女人的機會。 年輕時的鐘女士是個典型的完美主義者,偏偏她的前夫又是個保守、固執(zhí)的“老古董”,妻子喜歡漂亮衣服,他覺得這種衣服太暴露、太張揚,不能穿;妻子喜歡高跟鞋,他覺得這種鞋子穿起來走路都是問題,少穿最好;妻子喜歡交誼舞,他認為這種舞蹈男女那么親密,傷風敗俗,簡直是破壞別人家庭的罪魁禍首…… 鐘女士說前夫就是一個封建的衛(wèi)道士,和他一起真的很累,什么都有他的一套理論,兩人因為分歧較大最后離婚,離婚后找了一個比自己小很多的“男朋友”,兩人倒是很和諧,可不幸這個男人出了意外車禍身亡。 崇尚單身主義的鐘女士認為女人六十以后還是需要男人的,但沒有婚姻最好,因為婚姻很煩,有喜歡的,談談戀愛,一起到老是最理想的狀態(tài)。 04、方女士:不需要。他一身的病,盡要我伺候,真的是把我累壞了。 年輕時從事體育運動的丈夫讓方女士苦不堪言,為了取得好成績而使用過量藥品,甚至打激素,退役以后一身疾病,直到癱瘓,方女士說自己這輩子最后悔的事,恐怕就是結婚,但又不能選擇離婚,因為這是不人道的做法,有悖道德。 一直照顧丈夫的方女士認為無論什么時候都不需要男人,丈夫一身的病,自己伺候了半輩子,已經(jīng)很累了,只想早點解脫,過了六十,就更不需要男人。 作者的結語: 結婚到底有什么用,是為了傳宗接代,還是像買東西一樣,先買好放在家里,反正有用得到的時候,萬一哪天自己生病了,床前至少有個可以招照顧的人?到了六十以后的女人,更多的是需要精神上的寄托和依賴,遇到事情有個人可以商量,到底需要還是不需要,因人而異,各有所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