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鋼花,有著“中華第一龍”的美譽,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源于明朝,已傳承千年... 光準備過程聽起來就令人咂舌,需要將焦炭、鐵礦石和加工后特制的鐵塊一起在爐中加熱到1500℃,耗時非常漫長! 其表演難度和背后所付出的艱辛,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鐵水師傅大喝一聲,手一拋、再一擊,一瓢1500℃的鐵水飛上高空,如紅色煙花在空中綻放。 為了防止四濺的火花點燃衣服起火,師傅們即使在嚴寒的冬日也必須光著膀子上陣。 那可是1500℃高溫?。≡囅肽切┪椠埖挠率?,不知被燙傷過多少次、有過多少意外...才能練就如此嫻熟的技術。 噴射著火花的金黃色巨龍,在火海中上下翻飛、來回穿梭,形成了龍在火中飛、人在火中舞的震撼場景,配合也是天衣無縫,恰到好處! 一場震撼演出的背后,是民間藝人無數(shù)辛勤和汗水的堆積。 這一次,我們把火龍鋼花這一千古絕技帶來到了海壇古城,除了璀璨奪目以外,我們更想說—— “春節(jié)來臨之期,那炙熱金花與紅火巨龍所構筑的畫面,正是人們心中年味該有樣子...” ![]() ![]() ![]() 毫不夸張地說,這個春節(jié),海壇古城便是最有年味的地方。 因為不止有火龍鋼花,那些你記憶中快要消散的傳統(tǒng)年俗,海壇古城都一一為你保留了下來。 從現(xiàn)在起,為你還原最初的年味... 欣賞完了火龍鋼花,不妨來瞧瞧海城高蹺吧。 這項被稱為“木棍上的芭蕾”的東方藝術,居然在海壇古城春節(jié)期間也有!和火龍鋼花一樣,這些幾乎快要失傳的民間技藝,真的看一次少一次。 既然來了海壇古城,自然要親臨盛況空前的春節(jié)特色演藝現(xiàn)場! 看這鑼鼓喧天的熱鬧架勢,古色古香的繁華集市和曲藝戲臺,下一秒還以為自己穿越回了某個朝代。 ![]() |
|
來自: 祥雲(yún)山人楊克昌 > 《新發(f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