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圖》(1613年) 《燕京圖》選自《新編群書類要事林廣記》日本元祿十二年(1699年)據(jù)元泰定二年(1325年)刻本翻刻本。該書由宋末年間陳元靚撰,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生活類書,原本已失傳,有元以后多種刻本傳世,但都已經(jīng)過增補和刪改,內(nèi)容多有出入。該版收錄的金代的《燕京圖》是見存最早的一幅北京城圖。 《燕京圖》 《燕京圖》描繪了豐宜門、宣陽門至宮城一線的地物。金中都城是仿照北宋都城東京的規(guī)制,就遼南京城改建而成的。中都城分大城、皇城和宮城三重。 《燕京圖》頂部 大城豐宜門,皇城宣陽門,宮城正南門應(yīng)天門構(gòu)成中軸線,東為文樓,西為武樓,中為寬闊的御道,兩旁有溝,溝邊植柳。金中都的中軸線,正是以后明清北京城外城西墻所在的位置,現(xiàn)在西二環(huán)的南段。 《燕京圖》中部 應(yīng)天門往北,經(jīng)過大安門,便是皇宮中的大安殿,大安殿是金帝舉行大典的地方;大安殿后為仁政殿,是金帝聽政之所,也是皇宮中的主要建筑;皇宮中的正北門為拱辰門。 《燕京圖》底部 從圖中可以看出金中都宮城的殿堂館閣、亭樓宮觀,高敞宏麗,氣宇萬千。圖中還有“燕山府”的注記,這是因為宋王朝曾從遼國手中奪回燕京,施行了短暫的統(tǒng)治,并將燕京更名為燕山府。僅過兩年,燕山府又被金人所占,成了金國的都城“中都”。但習(xí)慣上,仍有宋人稱金中都城為燕山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