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鑿井2020-01-13 09:12 問題一:家有打弟弟的姐姐 今天,我和最好的朋友一起聊天敘舊,她跟我說了她家孩子的問題: 我家的大寶現(xiàn)在13歲,弟弟2歲,也許是因為相差比較大,所以兒子特別喜歡姐姐抱抱,而姐姐也特別喜歡抱抱弟弟,每天放學(xué)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書包,抱抱弟弟,逗弟弟開心一下。 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弟弟一見到姐姐就會哭,看到姐姐要抱他,他就跑得特別快,總是不讓姐姐抱,這種情況使我感到困惑。 周日的時候,我要去廚房做飯,所以讓姐姐帶著弟弟玩了一會兒。我正在廚房切菜。這時我又聽到弟弟的哭聲,我沖出了廚房。只見弟弟在地上打著滾的哭喊,姐姐在旁邊很生氣的樣子說,我喂他水喝,他把褲子灑濕了,我要給他換褲子,他一點都不配合,氣死我了! 我把小寶抱過來才發(fā)現(xiàn)褲子全濕了,給他脫掉褲子,才發(fā)現(xiàn),小寶的屁股被大寶打成了青紫色,實在是太可怕了。我非常的生氣,氣得打了姐姐一巴掌。 面對我的憤怒,大寶的眼里充滿了仇恨,她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誰讓他不聽我話,難道我不應(yīng)該打他嗎?” “那平時弟弟不聽你話,你是不是也這樣打他?”我問道。 “對呀,他不聽我話,我就要打他。還有你們現(xiàn)在越來越不喜歡我了,一點都不關(guān)心我,他也不喜歡我,不聽我話,讓我覺得很氣憤!”大寶憤怒的沖我吼道。 讓我一時不知道說什么才好,冷靜下來想了下,也許因為家里有多個孩子,我們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難免會顧此失彼。 問題二:家有擔(dān)心不要大寶的哥哥 記得前幾天,我朋友也和我說了他家孩子的情況。 他家大寶每天都不肯上學(xué)。而我的朋友總是提供各種條件哄他去上學(xué)。然后他家大寶就說別讓他爸爸丟下他什么的。 后來,幼兒園老師和孩子聊了起來。問他為什么每天早上都不愿意上學(xué)?大寶說:“因為我怕爸爸媽媽不要我了,他們現(xiàn)在每天都只會帶弟弟,不陪我玩!” 的確,大寶以前是家里的“小太陽”。全家人都得圍著他轉(zhuǎn)。現(xiàn)在,家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小寶寶身上,大寶會有很大的心理落差。因此,他的內(nèi)心會非常的缺乏安全感,所以就會這樣用自己的方法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增加家長對自己的關(guān)注。 問題三:不愿搭理妹妹的哥哥 明明四歲半,自從妹妹出生后,明明就和外婆住在一起。周末,明明回到媽媽家。媽媽想讓他和妹妹玩一會兒。但明明跑去找奶奶。媽媽覺得很難過,擔(dān)心明明和自己是不是疏遠(yuǎn)了? 很多媽媽在生完兩個孩子后會把大寶交給奶奶或外婆照顧。大寶離開媽媽后,又回到媽媽身邊,就會沒有以前那么親密了。孩子這樣的表現(xiàn)可能是“嫉妒”,覺得自己被父母“拋棄”了。 就像姐姐“打弟弟屁股”上面說的,有些大寶在二寶出生后會“吃醋”。他們有時借機(jī)“復(fù)仇”,毆打弟弟妹妹發(fā)泄不滿。 不管大寶是什么樣的“報復(fù)”,都不利于兩個孩子的成長。那么,我們做為父母如何做好大寶生二胎的思想工作? 一:和大寶商量。 阿霞,有一個15歲的女兒。她今年又生了一個孩子。懷孕后,她對女兒說:“你要做姐姐了”,令阿霞沒想到的是,女兒特別反對母親生二胎,她覺得這太可惜了。她覺得父母未經(jīng)商量就決定再生一個孩子是不禮貌的。女兒要求母親流產(chǎn),否則她就不去上學(xué)了。阿霞一家不知所措。他們不知道怎樣做女兒的思想工作? 不管大寶多大了,父母都應(yīng)該和孩子商量二寶的誕生,并征求大寶的意見,這樣孩子至少會有心理準(zhǔn)備。只要父母理性和感性,我相信大寶會同意的。早期的心理準(zhǔn)備會減少大寶對弟弟或者妹妹的排斥感。 二:多注意和關(guān)心大寶。 當(dāng)家有小寶寶后,父母千萬不要忽視大寶的存在。家長們更要關(guān)注大寶。每天在大寶出門上學(xué)前,可以多給大寶一句鼓勵的話或者給大寶一個擁抱。讓大寶知道,雖然爸媽每天很忙碌的照顧小弟弟或小妹妹,沒有以前那么多的時間管大寶了,但爸爸媽媽的心里還是一樣的愛著你,你在家里同樣是很重要的。 三:和大寶一起照顧小寶。 著名演員黃磊家里有三個孩子。他的大女兒黃多多非常優(yōu)秀。許多家長認(rèn)為他教育孩子的想法很好。當(dāng)黃磊談到孩子們相處的話題時,他曾經(jīng)說,他的大女兒黃多多在照顧妹妹的時候,看起來像個“小媽媽”。因此,孩子們在親密的感情中成長。 二寶出生后,父母可以讓大寶參加對弟弟或妹妹的照顧。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大寶的責(zé)任感,也可以增加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大寶會以兄姐為榮,從而會克服他們的妒忌。 家里有兩個孩子。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父母應(yīng)該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不應(yīng)該因為兩個孩子有麻煩而批評搗亂者。一個和諧的家庭將使兩個孩子攜手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