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辛棄疾《生查子》 1、“翠幕沈沈天凈,掛一鉤新月。”(宋·管鑒《好事近》) “翠幕沈沈”表明是傍晚時分, “一鉤新月”即蛾眉月,只有農(nóng)歷月初的蛾眉月才能在傍晚時看到, 所以這一詞句中的月相應該是農(nóng)歷初二--初四的蛾眉月。 2、“一眉新月西掛,又報桂花秋。”(宋·李曾伯《水調(diào)歌頭》) “一眉新月西掛”,即西邊天邊掛著一彎蛾眉月,詞中雖沒交代時間,但從表中不難看到,這一月相也是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初二--初四。 3、“聞道家燕團欒,月傍西樓落。”(宋·范成大《念奴嬌》) “家燕團欒”是在傍晚時分,“月傍西樓落”即月亮正在西邊天空下落。詞中雖未表明月相,但傍晚時分在西邊天邊下落的應該是初二--初四的蛾眉月。 4、“水亭煙榭晚涼中。又是一鉤新月,靜方櫳。” (宋·程垓《南歌子》) 詞中“晚涼”明顯交代了時間為傍晚,傍晚“一鉤新月”,即為農(nóng)歷月初的蛾眉月。 5、“新月又如眉,長笛誰教月下吹。樓倚暮云初見雁,南飛,漫道行人雁后歸。”(宋·晏幾道《南鄉(xiāng)子》) “新月又如眉”表明月相為蛾眉月,“樓 倚 暮 云”和“漫 道 行 人 雁 后 歸 ” 表 明 了 時 間 為 傍 晚,這句詞中描繪的月相是傍晚時的蛾眉月,即農(nóng)歷月初的蛾眉月。 6、“娟娟缺月西南落。相思撥斷琵琶索。”(宋·蘇軾《菩薩蠻》) 黃昏時刻,一輪“缺月”掛在西邊天邊,引發(fā)了作者的無限相思之情,也是農(nóng)歷月初的蛾眉月。 7、“簾卷一鉤新月,怯黃昏。”(宋·歐陽澈《虞美人》) “黃昏”時刻的“一鉤新月”即為農(nóng)歷初二--初四的蛾眉月。 8、“恰似晚霞零亂,襯一鉤新月。”(宋·向子諲《好事近》、 “三更月落,斗橫西北。”(宋·朱敦儒《憶秦娥》) 古代的“三更”即半夜,半夜月落的只有初七、八上弦月。 12、“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 弦月的描繪。 三、 農(nóng)歷十五、十六的滿月 傍晚(18∶00左右)月出,半夜(24∶00左右)在中天,清晨(6∶00左右)月落。黃昏時刻,一輪明月掛在東邊天空,這可算人間最美的景色了,古詩詞對這一月相的描繪也很多,如: 有關清晨滿月月落的描寫: 13、“一夜安排夢不成,月墮西窗曉。”(宋·程垓《卜算子》) “月墮西窗”即月亮從西邊落下,“曉”即 清 晨 ,雖 未 直 接 描 寫 月 相 ,但“清晨月落”一定是滿月無疑。 14、“歸燕來時花期浸,淡月墜、將曉還陰。”(宋·歐陽修《恨春》) “淡月墜”即月落,“將曉還陰”即天要亮了,但天色陰沉,這也是描繪清晨月落的滿月。 15、“疏林遠帶寒山小。月落霜天曉。”(宋·陳允平《虞美人》) “月落霜天曉”即天亮時月落,是滿月。 16、“西樓落月雞聲急,夜浸疏香漸淅瀝。”(宋·朱敦儒《春曉曲》) “西 樓 落 月”即月亮從西邊落下, “ 雞 聲 急 ” 就 是 天 要 亮 時刻 , 天 要 亮時 月 落 , 農(nóng) 歷 十 五前后的滿月。 17、“重城五鼓,月下西樓。”(宋·鄧肅《訴衷情》) “ 五 鼓 ” 即 “ 五 更 ”,就是天要亮 的 時 候 , “月下西 樓 ”即月 亮 從 西 邊落下,,這 也 是 有 關 農(nóng)歷十五前后的滿月的描繪。 18、“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宋·陸游《夜游宮》) “漏聲斷”指用來計時的漏聲已斷,說明天快亮了,“月斜窗紙” 句中并未交代出具體月相,“斜窗紙”說明是從東邊剛升起或要在西邊落下的月亮,凌晨從東邊升起的應是新月(朔),不可能出現(xiàn)“月斜窗紙”的現(xiàn)象,那么就只能是農(nóng)歷十五、十六凌晨時在西邊下落的滿月(望) 19、“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宋·歐陽修《生查子》) “元 夜 ”即農(nóng)歷正月十五,“月上柳梢頭”,月亮升起來掛在楊柳梢頭,這是對滿月傍晚月出的描繪。 20、“送日眺西嶺,得月上東樓。”(宋·向子諲《水調(diào)歌頭》) “送日 眺 西 嶺 ”即目送太陽從西邊山嶺落下,“ 得 月 上 東 樓 ” 即 一 輪滿 月 從 邊 升 起 。這也是對農(nóng)歷十五傍晚滿月月出的描繪。 四、 農(nóng)歷廿二、廿三的下弦月 半夜月出,中午月落。如下列詞句就是對這一月相的描繪: 21、“昨宵醉里行,山吐三更月。不見可 憐 人 ,一 夜 頭 如 雪。” ( 宋 · 辛 棄 疾 《 生 查 子》) “山吐三更月” ,“三更”即半夜,“山吐三更月”就是半夜時月亮從山邊升起。這是對農(nóng)歷廿二、廿三下弦月的描寫。 22、“三更殘月上,一夜霜天曉。”(宋·劉辰翁《千秋歲》) “三更殘月上”即半夜時分,殘月從東邊升起,這描繪的也是農(nóng)歷廿二、廿三的下 五、 農(nóng)歷廿六、廿七的蛾眉月 古人稱之為“殘月”,月出時刻在3∶00左右,日出以前天空不太明亮時可見(亮面朝東),月落時刻在15∶00左右,拂曉時一彎殘月掛在東邊天空,也常常引發(fā)作者的相思情懷。如下 列詞句就是對這一月相的描繪: 23、“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宋·柳永《雨霖玲》) “曉風殘月”即清晨時分的蛾眉月,應該是農(nóng)歷廿六、廿七、廿八的月相。 24、“半窗殘月影,天將曉。”(宋·李綱《感皇恩》) “ 殘 月 ” 即 蛾 眉 月 ,“天將 曉 ”即天 要 亮 的 時 候 , 天 要 亮 的 時 候 看 到 的 蛾 眉 月 ,就 是 農(nóng) 歷 月末的蛾眉月。 25、“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唐·李賀《南園·三》) “曉月”即清晨的月亮,“掛玉弓”就 象 一 張 玉 弓 掛 在東邊天空,形 象 的描 述 ,既 說 明了月相的形狀是蛾眉月,也交代了亮面朝向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