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洪拳三絕之一:鐵線拳搏擊格斗技法拆解(6) 二十六、訂橋 1、敵我對峙(圖3-91)。 ![]() 圖3-91 2、敵左墊步進(jìn)身,右拳擊打我上胸部。我右腳向右后側(cè)退步,右偏身,左掌格擊敵右腕外側(cè)(圖3-92)。 ![]() 圖3-92 3、敵緊跟踢出左腳,彈擊我小腹部。我左腳后墊步,拉開距離使敵腳踢空,右掌冚擊敵左腳頸(圖3-93)。 ![]() 圖3-93 4、右掌貼著敵左腳踝一繞兜住,右墊步,左拳成鳳眼捶向前一抽,擊打敵咽喉(圖3-94)。 ![]() 圖3-94 【解析】 1、此訂橋又叫“釘橋”,謂抽拳一提,打人如釘入木。與鳳眼拳之長手釘人不同,長手為沖勁,此勢為抽勁擊打,靠內(nèi)勁擊人。 2、按掌、抽掌,其旨亦在練內(nèi)功逼力。轉(zhuǎn)馬與上下變橋可以自然形成防守與反擊。 二十七、柔橋 【用法】 1、敵我對峙(圖3-95)。 ![]() 圖3-95 2、敵左墊步進(jìn)身,右拳擊打我面部。我重心移于右腿,左手一沉即抽拳上提,用左小臂外側(cè)格敵右小臂內(nèi)側(cè)(圖3-96)。 ![]() 圖3-96 3、右腳向右前上步,兩膝一扣成二字拑陽馬,右拳抽擊,左掌推擊,同時攻向敵咽喉(圖3-97)。 ![]() 圖3-97 4、左腳進(jìn)步前弓,兩肘挑擊敵胸部,將其打出而跌(圖3-98)。 ![]() 圖3-98 【解析】 1、凡出此柔橋,先立穩(wěn)二字拑陽馬;再微微養(yǎng)息,存意于臍;然后合口轉(zhuǎn)氣于鼻,發(fā)出“唔”音。同時,抽拳反腕,沉肘落膀,逼力徐徐而出。鐵線拳主練內(nèi)功,故如此手法較為多見。 2、此勢用于擊敵,以橋手長短互用,交替而出。 二十八、遮頭 【用法】 1、敵我對峙(圖3-99)。 ![]() 圖3-99 2、敵左墊步進(jìn)身,左拳擊打我面部。我左腳向后撤退一步,屈膝蹲身,右腳提離地面,上身左偏避躲,右拳上提格阻敵左腕內(nèi)側(cè)(圖3-100)。 ![]() 圖3-100 3、右腳落地,屈膝弓步,上身右轉(zhuǎn),右拳變掌(滾臂)向上一架遮頭,左拳拋擊敵面部(圖3-101)。 ![]() 圖3-101 【解析】 1、此勢左攻右防,多練可以增強(qiáng)拳、掌、肘、膀、馬之勁力。 2、左拋拳,右遮頂,乃洪拳之上路膀手攻防法。 二十九、托掌 【用法】 1、敵我對峙(圖3-102)。 ![]() 圖3-102 2、敵左墊步進(jìn)身,右拳擊打我胸部。我右腳向右移步,重心右移,左掌內(nèi)割,壓住敵左腕向右側(cè)下帶,左肘抵住敵右大臂外側(cè)(圖3-103)。 ![]() 圖3-103 3、右掌變掌,用掌根托擊敵下頜(圖3-104)。 ![]() 圖3-104 4、右腳上步,兩膝一扣,成二字拑陽馬,隨即大喝一聲,右臂屈肘挑擊敵心口(胃脘部)將其打跌(圖3-105)。 ![]() 圖3-105 【解析】 1、此勢單臂拋肘托掌,專打近身之?dāng)场?/p> 2、洪拳拋肘手有雙拋肘與單拋肘之別。此勢是單拋肘,要留意于高馬逼力,腰要插穩(wěn),兩腳務(wù)求生根。 3、托掌拋肘要用肩膊之力,發(fā)聲助威,內(nèi)頸傷敵。 三十、定金橋 【用法】 1、敵我對峙(圖3-106)。 ![]() 圖3-106 2、敵左墊步進(jìn)身,右拳擊打我面部。我左腳收步,右小臂豎立向左橫格,截住敵右小臂內(nèi)側(cè),向左外側(cè)化開(圖3-107)。 ![]() 圖3-107 3、右掌變四指撐天勢,同時長呼一聲“嗬”,向敵右頜側(cè)推擊(圖3-108)。 ![]() 圖3-108 【解析】 1、相傳此法為福建少林寺覺因禪師所創(chuàng)。修習(xí)日久,則內(nèi)勁外發(fā),出掌如放電,人若觸之,手腳立痹。 2、敵若出拳攻來,我用右掌格擋,隨即沉肘落膀,變四指撐天勢,掌發(fā)內(nèi)勁,擊敵下頜或耳根部,可一舉獲勝。 梁小龍現(xiàn)場用1個小實驗, 道出中國武術(shù)實戰(zhàn)該不該練套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