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報直播 2019-12-11 13:23:04 文冠果全身都是寶,具有非常高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是樹木中的國寶,園林中的奇葩。它是我國北方珍稀的木本油料樹種,又是珍貴的旅游觀賞植物,也是優(yōu)良的木材樹種、水土保持樹種,還是珍貴中藥材,可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 文冠果的歷史比人類的歷史還要長,文冠果全身都是寶,為什么文冠果產業(yè)卻幾起幾落,始終發(fā)展不起來呢?主要就是因為文冠果存在移栽成活難和“千花一果”等難題。移栽成活難是技術問題,這個難題不突破,就無法大規(guī)模產業(yè)化發(fā)展;“千花一果”是產量也就是經濟問題,這個難題不突破,就沒有產業(yè)化發(fā)展的動力。 2000年,著名報告文學作家馬成福由于采寫《流血的石羊河》,而發(fā)現了抗旱節(jié)水又有經濟價值的文冠果,從此矢志不渝研發(fā)文冠果,并創(chuàng)辦了西北文冠果基地,開始了文冠果創(chuàng)業(yè)的漫漫征程。建國以來,國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努力,人工造林面積比國土面積還要大,但為什么我們北方到處還是荒山禿嶺呢?就因為我們的荒山造林,乃至退耕還林,選擇的都是只有生態(tài)效益,而沒有經濟效益的樹種,重栽輕管,導致前功盡棄。我們認為一般的生態(tài)造林樹種只有生態(tài)效益,而沒有經濟效益,這樣的造林工程難以持久和生效。我們要改變生態(tài)造林新思路,選擇像文冠果這樣既有生態(tài)效益又有經濟效益的樹種,這樣的生態(tài)建設事業(yè)才能長久而有效。 我們經過多年艱苦的實踐和思索,發(fā)現造成“移栽成活難”的真正原因,是沒有重視文冠果的“深根性”和“肉質根”這兩個重要特性,而是把文冠果作為常規(guī)樹種來對待。所謂“深根性”就是它的根長得比桿快,一年生苗主根深1米以上,在土壤疏松的地方可達10多米,能夠吸收土壤深層水分,這就是它之所以能夠抗旱和抗寒的原因,也是移栽成活難的原因。苗子長高了,根扎得更深,挖苗時受傷程度就重。常規(guī)樹種苗子越高大成活率越好,而文冠果卻恰恰相反。因此我們嚴格“控水育苗”,一年只澆兩個水,僅長50公分左右,這樣它的桿長得慢了,它的主根也就長得短了,而側根卻變得多而發(fā)達,這樣的苗子移栽成活率就很高。另外,一般農民育苗往往追求數量,每畝地出苗量高達數萬棵,我們每畝地只育5000棵左右。苗少了空間就大,根系就粗壯發(fā)達,成活率自然就高了。 所謂“肉質根”就是它的根就像“肉”一樣柔嫩軟弱,易傷,易折,易失水,易腐爛,嚴禁裸根吹風和曝曬,根系愈傷能力差,損傷后極易造成爛根,從而造成造林成活率低。因此我們挖苗之后,根據文冠果根失水較快的缺陷,立即進行藥水泡根、泥漿蘸根和塑料包根等繁雜的措施,這樣就把移栽時間延長到了20天,還能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 由于文冠果的“深根性”和“肉質根”這兩個重要特性,其根頸部(脖子)就成了一個敏感區(qū),移栽苗木時要嚴格控制栽植深度,“寧露勿深”,若埋入土層2公分以下時極易造成根頸部腐爛,以致整株死亡。調查發(fā)現,這也是造成文冠果移栽成活難的主要原因。只要重視“深根性”和“肉質根”這兩個重要特性,認真克服生產上的弊端,文冠果就能夠種植成功。 2000年,研發(fā)文冠果伊始,我們就意識到“千花一果”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千方百計從全國56個地方購買了文冠果種子進行雜交育苗,發(fā)現哪一棵掛果早、掛果多就采下來,進行第二代育苗。我知道種子的特性會變異,所以就這樣一直進行了五代,堅持了15年時間,才培育出了高產文冠果種苗。 2016年6月3日,甘肅日報報道《西北文冠果基地突破“千花一果”難題》:初夏時節(jié),記者走進位于景泰縣和蘭州新區(qū)的西北文冠果基地看到:這里剛定植兩年的苗子就開始掛果,三年的果樹已經碩果累累,有的果子壓彎了枝頭。西北文冠果基地已經突破了“千花一果”的難關,為文冠果產業(yè)化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我們精心培育的文冠果高產種苗,兩年就開花掛果,多的開始能掛20多個。有的苗高才三五十公分,就掛了很多果實。四五年的樹就能掛數百個果子,需要用木棍支撐,才不會被壓倒。 
西北文冠果基地培育的高產文冠果 現在,西北文冠果基地選育的高產文冠果種苗移栽成活好,掛果產量高,被當地農民稱為一次投入、千年受益的“鐵桿莊稼”。我們帶領景泰縣正路鄉(xiāng)和靖遠縣若笠鄉(xiāng)等干旱山區(qū)農民種植文冠果,每年回收農民的籽種榨油,使他們有了種莊稼十倍的收入,短短幾年中,白銀市種植面積迅速達到了45萬畝多,文冠果逐漸成為白銀市最具發(fā)展前景的特色林果產業(yè)之一。據此,西北文冠果基地被評為甘肅省省級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示范社。 歷經2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奮斗,西北文冠果基地掌握了文冠果育苗、種植和深加工等方面的專業(yè)技術,破解了文冠果“移栽成活難”和“千花一果”的難題,為文冠果的產業(yè)化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培育的種苗,移栽成活好,掛果產量高,已經走出了甘肅,走到了西北、東北、華北,走遍了北國大地,甚至還走到了四川、江蘇和貴州等南方地區(qū),我們的高產文冠果正在神州大地處處開花結果。 作者:馬海博 甘肅白銀 西北文冠果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