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學習沙苑子和金鎖固精丸。 沙苑子 沙苑子甘,溫,歸肝、腎經,功能補腎益精,固精縮尿,養(yǎng)肝明目。常用于腎虛遺精,小便頻數(shù),耳鳴眩暈,眼目昏花等病癥。 水煎服,10~15g。 金鎖固精丸 《醫(yī)方集解》 組成:沙苑子(炒)15g,芡實10g,煅龍骨15g,煅牡蠣15g,蓮須6g(按原方改為煎劑量) 用法:水煎服。 功效:固腎澀精。 主治:腎虛不固。遺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軟,腰痛耳鳴,舌淡苔白,脈細弱。 遺精原因雖多,但主要責之于腎。 《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說:“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本方所治為腎虛精關不固所致。 腎精虧損,封藏失職,則精液自泄;精虧則氣弱,以致陰損及陽,下元虛憊,故見神疲乏力,四肢酸軟;腰為腎之府,腎開竅于耳,“腎氣通于耳”,腎精虧虛則腰痛,“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靈樞·海論》)。 舌淡苔白、脈細弱均為腎虛之象。根據(jù)“虛則補之”及“澀可固脫”的原則,既要補虛,又要固脫,標本兼顧,故以補腎澀精之法。 方中沙苑子長于補腎益精止遺,故為君藥;芡實、蓮須功專補腎固精,相須為用,共為臣藥,君臣相合,則加強補腎澀精之力;煅龍骨、煅牡蠣性澀收斂,專以澀精為用,共為佐使。 諸藥合用,既可補腎精之不足,又能澀精液之外泄,實為標本兼顧之方,但屬偏于治標為主之良劑。 按語: 本方主治腎虛精關不固證,除以遺精滑泄為主癥外,應以腰痛耳鳴,舌淡苔白、脈細弱為辨證要點。本方亦可用治腎虛不固的尿頻、遺尿證。 但本方多為收斂之品,以固精澀精為主,如屬下焦?jié)駸崴鶖_,以致遺精者,禁用本方;若相火偏亢而夢遺者,亦非本方所治。 劉某,男,45歲,工人。2001年3月5日就診。 患者原有早泄病史,近來出現(xiàn)滑精,每周1~2次,時有頭暈耳鳴,神疲乏力,腰膝酸軟,小便頻數(shù),尿后余瀝,舌淡苔白,脈沉細。 辨證:腎精虧虛,腎氣不固。 治法:補腎填精,固澀止遺。 處方:沙苑子15g,菟絲子15g,五味子10g,覆盆子10g,枸杞子15g,車前子(包)10g,煅龍骨15g(先煎),煅牡蠣15g(先煎),芡實15g,懷山藥15g,蓮須5g 水煎服,7劑。 二診:2001年3月12日。 藥后1周未再滑精,余癥無明顯變化,舌淡苔白,脈沉細。宗上法不變,原方稍有加減。 處方:沙苑子15g,菟絲子15g,五味子10g,覆盆子10g,枸杞子15g,車前子10g(包),煅龍骨15g(先煎),煅牡蠣15g(先煎),芡實15g,山藥15g,金櫻子15g,蓮須5g 水煎服,7劑。效不更方,可繼服多劑。 三診:2001年3月26日。 上方連服14劑后,滑精已止,早泄亦愈,余癥基本消除,惟時有尿頻,舌淡紅苔薄,脈細緩。宗上法不變,繼以中成藥緩治。 處方: 1. 金鎖固精丸:2瓶,每次6g,每日2次; 2. 五子衍宗丸:2瓶,每次6g,每日2次,同服。 解析: 《景岳全書》曰:“因夢而出精者,謂之夢遺;不因夢而精自出者,謂之滑精。夢遺者有情有火,有虛有溢,有因情動而夢者,有因精動而夢者,情動者當清其心,精動者當固其腎?;?,無非腎氣不守而然?!?/span> 遺精一證,主要由于腎失封藏而引起,臨證首當辨其虛實。 實證以濕熱下注擾動精室為多,治以清泄為主。 虛證以夢遺為主癥者,多為陰虛火旺,治宜滋陰降火為主;以滑精為主癥者,為腎氣不固,治當補腎固精。 本例患者以滑精為主癥,兼有早泄、尿頻、尿后余瀝等癥,均為腎精虧損,腎氣不固之候。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故見頭暈耳鳴,神疲乏力,腰膝酸軟諸癥,舌淡苔白、脈沉細亦為腎虛之象。 治以補腎填精、固澀止遺之法,方以金鎖固精丸為主方,合五子衍宗丸(《證治準繩》)化裁,以收全功。 方中菟絲子、沙苑子均入肝腎二經,兩藥相須為用,平補肝腎,滋陰助陽,益精明目,固精止遺之力倍增。 五味子酸溫質潤,澀中寓補,滋補腎陰,納氣固精;覆盆子甘酸微溫,可補可斂,善補五臟之陰而益精氣,斂耗散之氣而生津液,且強身而無燥熱之偏,固精而無凝澀之害,為補腎填精之佳品。 二者相須為用,增強澀中寓補之力,共收滋陰補腎,固精止遺功效。 枸杞子長于益精血,補肝腎,養(yǎng)肝明目,平補陰陽,而滋陰之功勝于助陽;與菟絲子、五味子、覆盆子同用,共收補腎益精,固澀止遺之功; 車前子味甘氣寒,入肝走腎,具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入肝經能清肝熱,治目疾;入腎經能強陰益精,與菟絲子、五味子、覆盆子、枸杞子相合。 “五子”共成補腎填精,滋陰助陽,平補肝腎,固精止遺之效。 金櫻子味酸而澀,功專固斂,善斂腎氣,固精關,止遺滑;芡實味甘而澀,補中祛濕,補而不燥,利不傷陰,且藥性平和,長于固腎澀精,健脾除濕。 兩藥相須為用(《洪氏集驗方》水陸二仙丹),增強補腎澀精之力。 山藥為氣陰雙補之要藥,寓于諸藥之中,增強補腎固精功效。諸藥相合,標本兼治,補腎填精,固澀止遺之功顯著增強。 綜觀全案立法用藥,最大的特點在于以金鎖固精丸治標為主,輔以五子衍宗丸增強補腎益精固本之力,兩方相輔相成,共收標本并重之效,尤妙在車前子寓于諸藥相合,具有澀中有利,久服無弊之益。 蒺藜子有兩種:一為沙苑蒺藜(沙苑子),專補肝腎,固精縮尿;一為刺蒺藜(白蒺藜),功能疏肝平肝,祛風明目。 二者一補一散,差異很大,切不可混。二藥雖同治目疾,但功效不同,主治有別。 沙苑蒺藜功似菟絲子,長于補肝腎而明目,故適宜于肝腎不足的目暗不明; 刺蒺藜善于疏散風熱,故宜于風熱所致的目赤多淚,而無補益作用,宜加區(qū)別。 常用傳統(tǒng)配伍: 沙苑子、菟絲子、山茱萸、枸杞子伍用,見于《嵩崖尊生書》蒺藜膏,用于肝腎不足所致的遺精、早泄、遺尿、目昏者; 沙苑子、覆盆子、龍骨伍用,見于《千金方》,用治夢遺失精; 沙苑子、杜仲伍用,見于《補益藥治病與健身》,用于腎虛腰膝酸痛者。 現(xiàn)代名醫(yī)配伍經驗: 一、施今墨先生經驗(《施今墨對藥》呂景山著) “刺蒺藜色白有刺,性升而散,入走肝經,為疏散風熱,疏理肝氣之藥;沙苑子色紫無刺,性沉而降,偏走腎經,為補腎陰封填精髓之品。 刺蒺藜以升為主,沙蒺藜以降為要。二藥伍用,一升一降,一入肝,一走腎,肝腎同治,升降調和,理氣散郁,平補肝腎,益腎固精,養(yǎng)肝明目,收縮瞳神之功增強。 主治肝腎不足以致頭昏、目眩、視物不清等癥;腎虛腰酸、腰痛,遺精早泄,小便頻數(shù)等癥;婦女帶下諸癥?!?/span> 二、焦樹德先生經驗(《焦樹德臨床經驗輯要》焦樹德著) “菟絲子……主要用為補肝腎藥。……配潼蒺藜(沙苑子)、淫羊藿、枸杞子、巴戟天等,用于陽痿?!?/span> 三、謝海洲先生經驗(《簡明中藥手冊》》謝海洲、謝蘭編著) “……沙苑子為平補肝腎之品,明目功效較佳?!?/span> 補腎固精:用于腎虛不足,腰膝酸痛,遺精早泄,小便不禁。沙苑子10g,白蒺藜15g,芡實10g,山藥10g,烏藥15g,補骨脂15g,水煎服。主治腰膝酸痛,小便不禁。 養(yǎng)肝明目:用于肝腎陰虧,頭暈眼花,目睛不明。沙苑子10g,枸杞子15g,熟地20g,女貞子15g,水煎服。主治目昏翳障不明?!?/span> 金鎖固精丸常見兼證的治療: 本方主治腎虧精滑不固之證。 若兼見大便干燥者,酌加當歸、肉蓯蓉,以養(yǎng)血潤腸; 若兼見大便溏泄者,酌加補骨脂、菟絲子、金櫻子、炒山藥,以健脾固腎止瀉; 腰脊疼痛較甚者,酌加杜仲、巴戟天、川斷、狗脊,以補腎壯腰,通督達脊; 兼陽痿者,酌加仙茅、鎖陽、仙靈脾、鹿角膠,以補腎壯陽; 兼前列腺增生者,加“穿山甲、肉桂研末制散,比例為3:2,每次服10g,日服2~3次。主治前列腺增生(《謝海洲用藥心悟》謝海洲編著、楊增良整理)?!?/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