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廟 天水伏羲廟是目前中國規(guī)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紀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2001年被國務院批準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今盛行的“名人故里之爭”中,中華始祖之爭就熱鬧非凡。黃帝故里爭奪地:河南新鄭市、陜西黃陵縣。炎帝故里爭奪地:陜西寶雞、湖南會同、湖南株洲、湖北隨州、山西高平。女媧故里爭奪地:湖北、河北、甘肅、山西、河南。伏羲故里之爭奪地:陜西、河南、甘肅、山東。 作為異民族的元代統(tǒng)治者先期對中原文化并不認同,蒙元統(tǒng)治中原后36年不開科舉,并將其治民分為蒙元、色目、漢人、南人四等。蒙人打死漢人無需償命,罰一頭驢即可。他們又把人的尊卑分為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工、六農(nóng)、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把知識分子貶到娼妓不如的地步。然而這個武冠天下的民族卻對中原漢人的先祖伏羲、神農(nóng)、軒轅三皇十分認同,蒙元的第二位皇帝元成宗孛兒只斤鐵穆耳與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下詣,昭令全國各州、縣,務必修建三皇廟,自此對三皇的祭祀列入蒙元的國祭行為,天水的伏羲廟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修建的。 但是此廟到了明代初期已傾倒坍塌。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間(1483——1484年)重修,形成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群。但明代新建的廟宇不再繼承元代對三皇的祭祀,而是改稱伏羲廟,專祀伏羲。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第九次重修后,占地面積達到了13000平方米。1955年天水師范學校遷入伏羲廟,部分古建被拆,又在空地上修建教室等,破壞嚴重。1970年后伏羲廟劃歸部隊使用,直到2002年部隊撤出,伏羲廟正式退還地方。伏羲廟現(xiàn)存面積只剩了6600多平方米。 伏羲廟坐北朝南,臨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進院落。廟內(nèi)古建筑包括戲樓、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鐘樓、鼓樓、來鶴廳共10座。太極殿亦稱正殿,坐落在中院后部的中軸線上,是伏羲廟建筑群的主體建筑。保持了明成化十九年創(chuàng)建時的原貌,主要是重檐歇山式屋頂保持完整無損,正脊兩端的琉璃龍吻還是明代的原作,五脊六獸也都保存齊全,中央置寶瓶脊飾;脊身飾纏技牡丹。這套色彩迷人玲斑剔透的飾品構件堪稱明代藝術精品。 尤其是大殿的木雕門窗,圖案繁復而不凌亂,造型靈動而不失規(guī)矩。龍翔云外,鳳舞九天,喜鵲登枝,五蝠捧壽,蒼松翠柏,鶴鳴鸞聲??上У氖?,老夫看不懂這些木雕的材質(zhì),但那一定不是一般的“柴木”因為木雕不僅圖案奇美,而且在歲月的滄桑中,木雕表面形成了極為溫潤的“包漿”,使得木雕就像成熟的女人那樣,雖然無法和青澀少女的靚麗、俊俏、伶俐、陽光、朝氣相比,但她們更加優(yōu)雅、嫻靜、深沉、賢淑、潤澤與嬌艷。伏羲廟木雕依然,歲月使其更加溫香艷玉,雍容華貴,蘭質(zhì)蕙心風姿綽約,就憑這些,伏羲廟入選國保就名至實歸了。 玉泉觀僅僅從玉泉觀所處的環(huán)境看,我就深深的喜歡上了這個地方。進山門右拐就是一跨青磚拱橋,橋上是木結構卷棚頂長廊,廊兩旁擺放長凳,供游人香客休憩。橋下一股泉水叮咚流過,真正是神跡仙路,愜意靈驗之地。 玉泉觀,大概就是因此泉而得名吧。廊橋的橫梁上懸掛著“仙路飛橋”“陸海靈舟”“山不在高”等牌匾,更加讓廊橋增添了幾分“仙風道骨”??邕^廊橋進入二道山門,巨大的“天門”牌匾有泰山壓頂之勢,讓這洞天福地氣勢頓增,實感此等地界,非仙人誰可居之? 然而,移步異境,十步之遙便天地迥異,翠竹掩映的穿廊兼拜殿又以深邃幽雅示人,“兩河勝景”畫龍點睛,道出建筑師的匠心獨運——闖過這森嚴天門,內(nèi)里皆錦繡河山,云階月地是也! 越過穿廊拜殿,第三道山門高聳于臺地之上,非“高山仰止”努力攀援而不得登臨?!叭碎g天上”提醒你,拾階而上,高處乃是蓬萊瀛洲。 玉泉觀創(chuàng)建于元朝,現(xiàn)存建筑主要是明清古建,也有不少新建。玉泉觀的主要建筑包括玉皇閣、三清宮,以它們?yōu)橹行男纬梢?guī)模宏大的道教宮觀建筑群,倚山就勢層層遞進,氣勢恢宏錯落有致。這片古建群之所以沒有橫遭“大煉鋼鐵”“興修水利”“艱難探索”的荼毒,原因是49年后這里就被征用為軍營,如今,觀墻之外還保留著大面積的廢棄營房。要是全國的古建當年都被用作軍營該多好! 玉皇宮前,幾位道士在神侃閑聊,見到端著單反的我,立刻緊張起來,就仿佛逃課的學生遇上了班主任,各個表情驟變,轉(zhuǎn)身的轉(zhuǎn)身,“逃逸的逃逸”,一陣慌亂后,紛紛披掛上陣,擊鼓鳴鑼做起了功課。道樂悠揚婉轉(zhuǎn),空靈綿長,給人以安撫心靈的恬靜清幽感。道士們口中念念有辭,亦念以唱甚是動聽,但所念何經(jīng)我不甚了了。 道教與我無緣。近些年來我對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做過深入研究,但唯獨與道教失之交臂,何也? 道教沒有統(tǒng)一的至高無上的教典,像《金剛經(jīng)》《新舊約全書》和《古蘭經(jīng)》,本來道教創(chuàng)始人張道陵曾尊老子為宗師,道教甚至有 “老子化胡”說,意思是老子教化了西方的釋迦摩尼、耶穌和默罕默德,要是按年齡排輩分,也不無道理,幾位圣人中,老子最年長,而且史籍上有明確的“騎青牛西去,不知所終”的記載。 如果照此安排,老子為道教的最高神,而且有中國最具智慧的《道德經(jīng)》一書,張道陵再自封為老子的“使者”向民間傳達老子的“最高指示”,長期以往,必能讓道教深入民間。 像伊斯蘭教的默罕默德,就自稱是“安拉的使者”其使命就是向教民傳達安拉的“最高指示”的。但道教沒有按這個思路去發(fā)展,而是在老子之上又創(chuàng)造出幾大真人——上清真人、玉清真人、太清真人,也稱做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再加上,老百姓熟知的“老天爺”——玉皇大帝,誰領導誰,誰教化誰,誰在前,誰在后?神系混亂糾纏不清,老百姓進宮觀不知頭磕給誰,學者不知研究誰?剪不斷,理還亂?。≡谝恍m觀中,我甚至看到道教的神系中甚至將佛教的觀音、普賢、文殊菩薩都拉了進來,分別定為觀音真人、普賢真人、文殊真人,真是不嫌亂,不嫌多呀!而原始道教的宗祖老子卻沒了落腳處,創(chuàng)始人張道陵也不見了蹤影。 天主教繼承的是猶太教,神系定于一尊——耶和華,后來天主教逐漸違背唯尊一神的契約,將耶穌、圣母瑪利亞都尊為神圣,且開始違背圣約而搞起了“偶像崇拜”,因此才有了新教——基督教的分裂事件,基督教回歸基督教創(chuàng)始時的本源,宣稱“圣父、圣子、圣靈”一體,重歸不搞偶像崇拜的“原教旨”,從而形成了一個新的宗教團體,其影響力甚至超過了原本的母體——天主教。 伊斯蘭教的教義、圣人、圣尊無不脫胎于猶太教,他們更加嚴格尊崇“唯尊一神”——安拉的圣訓,嚴禁搞偶像崇拜,將《古蘭經(jīng)》作為唯一的圣訓經(jīng)典,因而這些宗教都得到了發(fā)揚光大。 佛教的發(fā)展略顯曲折復雜,開始就分裂為“南傳”“北傳”兩支,其實學者將其成為“上座部”與“大眾部”兩支,“上座部”為南傳支,是“原教旨”派,其傳承人就是寺廟中慣??吹降姆鹱嫦旅婀Я⒌腻热~、阿南二人,他們堅持一切都按佛祖在世時的教誨傳教、戒律行事,不得逾越、修正、篡改,不設偶像,獨尊佛祖; 而漢傳佛教則基本與南傳反其道而行之,但獨尊佛祖還是基本上遵守了。說基本遵守是因為后世又創(chuàng)造出四大菩薩等崇拜偶像,與南傳佛教更加漸行漸遠了。 道教缺乏一個重整神系的契機與靈魂人物,不然,以我的判斷,道教重新走上振興之路遙遙無期。 玉皇觀的核心建筑是正殿三清宮,也叫老君殿,里面供奉著道教主要神仙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的雕像,其制作藝術對于現(xiàn)代作品來說只能算“尚可”。 文圖 李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