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25日12:44 千年古槐。向家富 攝 昨天下午,由央視《中國古樹》攝制組在揚州拍攝的《“南柯一夢”古槐樹》專題紀錄片,在央視國際中文頻道首播。節(jié)目聚焦千年古槐的風采,講述了發(fā)生在古槐樹下的“南柯一夢”的故事。 只剩一層樹皮 千年古槐樹依然綠陰如蓋 “揚州老城一條小巷里,一棵歷經(jīng)滄桑的古槐樹默默佇立著,1000多年的時光,在這棵老樹身上印刻了歲月的痕跡……”伴隨著解說,鏡頭從文昌閣緩緩轉入駝嶺巷,隨后娓娓道出發(fā)生在古槐樹下“南柯一夢”的故事。 “南柯一夢”古槐樹就是揚州人常說的“唐槐”,至今已是1200歲高齡,它也是揚州400多棵古樹名木中唯一的一棵國槐。 原園林局高級工程師孫如竹說,“唐槐”歷史上曾遭遇過很多天災,樹干還曾被雷電擊中,后來樹干腐爛中空,只剩下薄薄的一層樹皮,還有一個破損的大洞,“但輸送營養(yǎng)水分的韌皮部還在,這也是它依舊長勢良好的關鍵。” 記者看到,“唐槐”依然綠陰如蓋,眼下還開著槐花。 “南柯一夢”典故 讓“唐槐”聲名遠揚 紀錄片中說,早在1000多年以前,一個人的一個夢,已經(jīng)讓這棵古樹聲名遠揚。市農(nóng)業(yè)委員會綠化委主任吳建華介紹,相傳“南柯一夢”的古樹就發(fā)生在“唐槐”下。 揚州文化學者韋明鏵介紹,“南柯一夢”的典故出自唐代著名的傳奇故事《南柯太守傳》,故事主人公是淮南節(jié)度使門下小官淳于棼,唐槐所在地方就是傳說中他的居所。相傳,淳于棼常與朋友在槐樹下飲酒。一天,他酒醉入夢,夢中的他被兩個使臣邀去,進入一個樹洞,里面晴天麗日,別有洞天,號稱“大槐安國”。淳于棼無意中被國王招為駙馬,不久又被派往南柯郡任太守,權勢越來越大,享盡榮華富貴,最終引起國王的猜疑,被遣而歸。萬般羞憤之時,淳于棼從夢中驚醒,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睡在槐樹下。所謂的“大槐安國”,不過是大槐樹下的一個螞蟻窩。經(jīng)歷此事后,淳于棼斷絕酒色,做了道士。后來明代戲曲家湯顯祖把這個故事改編成了著名的戲曲《南柯記》,使得這個典故廣為流傳。 樹是文化象征 “南柯一夢”為何在槐樹下? 紀錄片對“南柯一夢”為何發(fā)生在槐樹下作了詳細的解釋,認為“其中其實有著深層次的文化寓意”。 韋明鏵說,樹和花在古時候的文學作品中從來都不是一棵孤立的樹或一朵孤立的花,它們都有一定的文化象征。唐代的揚州有很多槐樹,古代人們在學宮里面都喜歡種植槐樹,因為槐樹象征著功名成就,象征著權威和權勢。 槐樹在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歷史上,三公之位稱為“槐位”,三公九卿統(tǒng)稱為“槐卿”,皇帝的宮殿稱為“槐宸”;自唐代有了科舉考試之后,槐又代指科考,考試的年頭稱“槐秋”,舉子赴考稱“踏槐”,考試的月份稱“槐黃”。所以,凡是有意功名的人家,都會在院中種上幾棵槐樹,企盼子孫后代登科入仕。正因如此,追求名利富貴最后卻看破紅塵的“南柯一夢”才會發(fā)生在槐樹下。(向家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