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極天空中,有一顆北極星,同時也有一座北斗七星,其位置總是永恒在北方,因此它就成為人們在夜間辨別方向的標(biāo)志。在南極當(dāng)然也有一座南斗六星,既然有北斗星、南斗星和北極星,那為什么沒有南極星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關(guān)于北斗星和南斗星 1、北斗七星的得名,首先是因為它永遠出現(xiàn)在北方,其次是因為七顆亮星組成了個“斗”形,形狀十分特別和醒目。但是要說的話,古代星宿其實都有個形狀,為啥只有北斗人人都知道呢?北斗七星非常重要,主要還是因為北極星的重要,北極星用于尋找方向上的“北”,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北斗七星則因為其不僅可以用來作為尋找北極星的依據(jù),而且在緯度不太低的地方一年四季皆可見:用天文學(xué)的說法,這叫位于北天極附近的“恒顯圈”。 2、北斗七星意味著只要在晴朗的夜晚,既沒指南針,更沒GPS的古中國人,只要簡單的抬頭看下天空就能輕松的識別東西南北。因為北斗七星一天二十四小時肉眼可見的繞著北極星旋轉(zhuǎn),因此中國文化發(fā)展出了很多相關(guān)的神話傳說,例如北斗是帝車,載著帝王在天地間飛奔、北極紫微大帝是道教至高神等等。當(dāng)然北半球的很多文明對于北斗七星能夠指示北極的特性其實都有所發(fā)現(xiàn),也不是都是跟中國一樣把北斗七星看成勺子,這些題主可以自己去搜搜,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3、南斗星得名也差不多,顧名思義也是因為剛好在南方(就中國的觀察者而言),而且形狀也像一個“斗”,一南一北與北斗相對,自然就叫做南斗了。南斗六星位于夏季銀河的東部,屬人馬座,形狀剛好形成一個倒扣的勺子,看起來很像“小北斗”,所以為了區(qū)別北斗,就叫南斗了。 4、因為南斗六星除了外形比較相似,并無其他諸如指示方向之類的重要意義,亮度也遠不如北斗七星(普遍亮度在2~3等,在現(xiàn)代的城市夜空中已經(jīng)很難看到),因此重要性遠不能和北斗七星相比,很多人不僅不知道南斗究竟在哪里,可能甚至不知道有“南斗六星”的概念。 5、中國人比較講究對稱,所以南斗在中國文化中還是有一定的地位,自古有北斗注生南斗注死的民間傳說。而如果你知道中國的“二十八宿”概念,那么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一宿“斗宿”,就是指的南斗。同理,在中國古代文章詩歌中提到“斗”,很多時候并不是指的北斗,而是南斗。 二、關(guān)于北極星和南極星 1、北極星是以功能而命名的星,而并不是說那顆星本身叫“北極”。簡單的說,就是將地球自轉(zhuǎn)軸向兩端無限延伸,北向正對著的那顆星就是“北極星”;當(dāng)然實際情況中,很難精確的剛好有一顆星不偏不倚的就在北天極點上,所以一般是找指最近的星。 2、現(xiàn)在的北極星是小熊座的“勾陳一”,但歷史上這顆星并非一直是“北極星”。其他答主已經(jīng)說了,地球自轉(zhuǎn)存在進動,簡單理解就是你去觀察一個開始變歪的旋轉(zhuǎn)陀螺,你會發(fā)現(xiàn)陀螺的頂部會畫一個小圓,而不是固定指一個點。地球也同理,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歪著自轉(zhuǎn)的,因此地球的自轉(zhuǎn)軸也會在宇宙背景上慢慢的劃出一個小圈,而人類會隨著這個圈,自動把附近最近的星稱為“北極星”。順便,這種現(xiàn)象在天文學(xué)上也叫“歲差”。 ![]() 3、地球的歲差時間非常長,是兩萬六千年,所以一個人一輩子都幾乎無法觀察到地球自轉(zhuǎn)軸的指向有什么明顯變化,這是一個伴隨一個文明發(fā)展而逐漸發(fā)現(xiàn)的事情。大概而三千年前,當(dāng)中華核心文化形成時,那時候地球的北極星是現(xiàn)在小熊座的“帝”星,也叫紫薇星(這也就是為什么是這顆星叫“帝”星,而并不是現(xiàn)在的北極星“勾陳一”的原因),而大概再過一萬多年后,織女星會成為新的北極星。 ![]() 4、根據(jù)“北極星”的定義,自然也可以定義南極星,就是位于地球自轉(zhuǎn)軸指向的南天極附近的亮星。但是,南極星存在這兩個問題: ①中國人住在地球北半球,所以就算有南極星,也不可能在北半球看到; ②南天極附近沒有肉眼易識別的亮星。 ![]() 5、在天文上基本上沒人提“南極星”這個概念。南半球人類用于尋找方向的普遍方法是利用南十字座,即十字架的長邊向南再延長四倍左右,指向的空白位置就是南天極。這也就是為什么南十字座在南半球地位極其重要,包括澳大利亞以及新西蘭等N個國家的國旗上都有南十字座,因為這是航行在赤道以及南半球的人用于在海上辨認(rèn)方向最重要的依據(j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