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中,你會發(fā)現(xiàn)總有些人:有事沒事就走過來湊近乎,可是言行里,總讓人感覺到不舒服。 對此,周國平曾說過: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這兩人之間,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沖突都起于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最好的境界就是: 有分寸,不疏遠冷落,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認知自己的位置,不過分干預他人的生活。 但生活中不知分寸的人,可真是不少。 ![]() 1 你的言行,不一定讓人舒服 朋友前陣子去了同學聚會,回來跟凈靜抱怨了很久。事情是這樣的: 朋友當年有個室友,剛畢業(yè)就回老家結婚生子,家里人也給她找了份事業(yè)單位的工作。 工作穩(wěn)定,小城市生活也安逸,莫名就有種人生贏家的生態(tài)。 見到還在大城市打拼的朋友,一開口就問:工資多少啦?買房了嗎?有對象沒有? 朋友覺得有點被冒犯,又不想破壞氣氛,只好含糊著說了幾句。 那人卻擺出一副“人生導師”的姿態(tài): 女人啊,在外打拼多厲害,最后還是得嫁人生子的。倒還不如像我一樣,早早結婚生子,找個安穩(wěn)的工作,舒舒服服過日子就好。 朋友覺得這些私事也不愿多聊,沒想對方馬上又有一套道理:都是老同學,好心好意關心你,這有什么不能說的? 整場聚會下來,朋友臉都氣得發(fā)青。還沒回到家,就把那人給拉黑。 這種“人生導師”,每個人身邊恐怕都不少見,冠上“為了你好”的大帽子,打探、質疑、干預你的生活。 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實際上呢,也不過是彰顯自己所謂的優(yōu)越感。 有個著名心理學家曾經(jīng)說過: 明確哪些事是自己的事,哪些事是別人的事,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讓界限感清晰起來,才是我們從現(xiàn)在應該開始做的事情。 有分寸感的人,都知道何時何地,該說什么,該做什么,用一種舒服的方式靠近對方,這是人生一種最高級的修養(yǎng)。 ![]() 2 人生,最怕就是不懂分寸 沒有分寸感的人,不僅得不到別人賞識,有時候甚至還會找來禍患。 《三國演義》中記載了這個故事: 有一年,那時兩軍對峙,曹軍的糧草也將要耗光。 曹操心想進軍,可戰(zhàn)局糜爛,不好收場;可若貿然收兵,又恐遭人恥笑。心中猶豫不決。 有天夜里,部將請示口令,曹操不知怎地,就說:“雞肋?!?/font> 楊修聽聞后,便告訴隨行軍士,各自收拾,準備歸程。 部將們紛紛問起,楊修回答說:“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丞相這是要班師回朝啊?!?/font> 曹操得知以后,大發(fā)雷霆。也不容楊修辯解,直接砍首示眾。 有時候,給別人留一點分寸,就是給自己留一點余地。 古代思想家葛洪曾經(jīng)說過: 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 不戳人痛處,不揭人短,這應該是做人的底線。 人活在世,誰都有順風順水的時候,也有不如意的時候。 今日學會對他人留下一些分寸,明日自己窘迫時才不會沒有一絲回轉的余地。 要不然,今日你有失分寸,在言行上給別人帶來傷害,以后很可能就有人還與顏色。 ![]() 3 有分寸,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yǎng) 古人云:“可與言而不與言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font> 作家賈平凹曾寫過一個故事: 朋友有口吃,說話慢。 有天路上遇到有人問路,偏偏這人竟也是口吃,朋友就一語不發(fā)。 過后我問他為什么不說,朋友答道:“人家也是口吃,我要回答了,那人以為我是在模仿戲弄。” 說話沒有分寸,口無遮攔,就如同往自己家的墻子上亂釘釘子,即便拔掉了,傷痕卻依然突兀地在那里,傷人傷己。 而說話有分寸,明白哪些可說,哪些不可說,就更容易讓人感覺親近,事半功倍。 周國平先生說: “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志,人際交往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font> 漢朝時,嚴子陵就很懂得保持距離感,即便作為朋友,他跟皇帝劉秀也守住了距離。 據(jù)說劉秀還沒發(fā)跡時,兩人就是十分好的朋友。 后來劉秀做了皇帝,便想請自己這個老同學出山為官。 哪知嚴子陵一聽到風聲趕緊躲了起來。 找了很長時間,兩個故友方得相見。兩人有的沒的聊了很久。 然而嚴子陵卻揣著明白裝糊涂,決口不提為官的事。 光武帝苦笑不已,無奈之下,只得由他去了。 有人說:“人生如尺,必須有度。感情如面,最忌越界。” 真正有分寸感的人,都是活得通透的人。懂得把握其中的分寸,在人生中肆意遨游。 ![]()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談論分寸,但到底什么才是分寸呢? 要么在言語,要么處事,細微之處,往往可以窺見一個人的分寸。 所謂分寸,就是說話間,看透而不說透,恰到好處; 所謂分寸,就是交往做事時,讓人舒服,不要過多干預別人的生活,使人難堪。 所謂分寸,就是歷經(jīng)世事之后,依然選擇寬容;邂逅過無數(shù)人之后,依然心懷溫暖善良。 人生,最怕的就是不懂分寸。 愿你我這一生,與人交往知進退,說話做事顧及體諒他人。 ![]() ![]() (2020/01/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