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冠花,因花朵酷似雄雞紅通通的雞冠而得名。是一種艷麗可愛的常見花卉。我國無論大江南北,全球無問東西,都有它的身影。 高30-80cm。全株無毛,粗壯。分枝少,綠色或帶紅色。 單葉互生,葉片先端漸尖或長尖,基部漸窄成柄。 雞冠狀的花,除了紅色、紫紅色,還有黃白色哦。為穗狀花序,扁平而肥厚,上緣寬,有皺褶,密生線狀鱗片,下端漸窄,常殘留扁平的莖。中部以下密生多數(shù)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質(zhì)。 所結(jié)的胞果卵形,熟時蓋裂,種子腎形,黑色,有光澤。 花和種子均可入藥,花性味甘、澀,涼。歸肝、大腸經(jīng)。有止血涼血,清風退熱等功效。明目、降壓??捎糜谇喙庋酆鸵姑ぐY的治療。 青光眼,與眼壓升高有關(guān),通常表現(xiàn)為視力下降,或是畏光流淚,甚至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 青光眼在中醫(yī)屬“五風內(nèi)障”范疇,是由于陰陽偏盛、氣機失調(diào)等諸種原因,導致氣血失和、經(jīng)脈不利,目中玄府閉塞,氣滯血瘀,神水瘀積而發(fā)病。 中醫(yī)藥治療青光眼目前主要以活血化瘀、益氣、健脾、利水、祛風、滋補肝腎等諸法為主。其中,活血化瘀和滋補肝腎,是辨證上用得比較多的方法,在此基礎(chǔ)上,輔以其他治法如益氣、利水等。 這個來自《福建中草藥》的青光眼方,正是以活血化瘀為主的方子。 干雞冠花、干艾根、干牡荊根各五錢。水煎服。 干牡荊根性味辛、微甘,性溫。入肺、肝、脾經(jīng)。祛風解表,除濕止痛。 艾根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可以取太陽真火,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活血化淤。 兩味藥與主藥干雞冠花相配,干雞冠花就像一條船上的舵手,先將明目降壓的方向定好,再輔以干牡荊祛風除濕,艾根活血化淤,共治青光眼病。 夜盲癥俗稱“雀蒙眼”,指在光線昏暗環(huán)境下或夜晚視物不清,甚至完全看不見東西、行動困難的癥狀。 治夜盲癥:將雞冠花2朵切細,鴨肝1副切片,粳米適量,共煮粥食,每日1次,連食數(shù)日。 鴨肝味甘、苦、性溫,歸肝經(jīng),肝開竅于目。又甘溫益氣,苦燥泄下,所以鴨肝除了是一味補肝、明目、養(yǎng)血,可治夜盲、目赤的良藥,還可治浮腫、腳氣等癥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