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一個愿意聽你說很多廢話的人 來自一起失眠 00:00 09:13 那天看到一句話,說人類正在變得越來越沉默,除去那些本身就不太有說話欲望的人,另外那些有表達欲的人,也會因為找不到聽眾而逐漸變得寡言。 想想覺得挺有道理的,疲憊、壓力、孤獨這些幾乎每一個人都要承擔的因素都在讓我們變得疲于表達,懶得傾聽。 而當我們說的話越來越少,就會發(fā)現(xiàn),遇見一個能陪你說很多話的人,有多重要。 有些時候排除背叛和生老病死,結束一段感情被用到最多的理由,可能就是性格不合。 什么是性格不合? 沒有共同話題,沒有共同愛好,交流少,即使生活在一個空間里,也像兩個被分割開的世界。 感情里,最怕的不是爭吵,而是不愿了解也無法溝通造成的“相敬如賓”。 之前看到有人說,從喜歡到不喜歡,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過程。 我看見一個有趣的東西,第一時間就想和你說,那是喜歡。 后來我看見很多有趣的東西,卻再也不想告訴你了,那時候我意識到,我已經(jīng)不喜歡你了。 而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這種轉(zhuǎn)變的呢? 大概是我發(fā)了很多條消息給你,你卻過了很久才回個“嗯”; 大概是我激動地和你說今天遇見的好玩事情,你卻不耐煩地轉(zhuǎn)過頭去; 大概是下班后滿心期待和你計劃即將到來的假期旅行,你卻冷淡地說別這么折騰,還不如在家打游戲。 后來每次給你發(fā)信息都要斟酌很久,最后選擇刪除編輯好的內(nèi)容退出對話框; 后來家里變成了最沉默的地方,兩個人可以對著各自的手機玩一整天,卻不會說上一句話; 后來慢慢就開始覺得,一個人可能要比兩個人更好。 人世間最冷的事情,大概就是從無話不說到無話可說,最后,你們之間最大的默契就是你不找他、他也不找你了。 所以當你想要和一個人從戀愛走到結婚時,一定要考慮清楚,對方是不是那個愿意陪你說話,也愿意聽你說話的人。 日劇《晝顏》里,有一句經(jīng)典臺詞:結婚就是用失去熱情來換取安穩(wěn),過了三年,丈夫只會把妻子當成冰箱一樣對待,打開了就有吃的,壞了也不去維修。 戀愛時的“只要你開心”,先是變成結婚初期的“你開心就好”,最后在日復一日的蹉跎下變成了“我開心就行”。 更多時候,無言的婚姻比沉默的戀愛更加可怕。 有人曾經(jīng)統(tǒng)計過,一個人每天說的話中,廢話占的比重越大越幸福,而那個能陪著你說廢話的人,一定是最懂你的人,他愿意和你一起消磨時光,也無比珍視和你一起度過的歲月。 找一個愛與你聊天的人結婚,當你年齡大了以后,就會發(fā)現(xiàn)喜歡聊天是一個人最大的優(yōu)點。 年輕時候的愛情,可以靠荷爾蒙維系。但一輩子的長久愛情,一定要找一個能好好說話的人,時間久了你就會明白,這有多么珍貴。 王小波曾經(jīng)寫過愛情最好的樣子:“我和你就像兩個孩子,圍著一個神秘的果醬罐,一點一點地品嘗它,看著里面有多少甜。” 愛情基于生活存在,而生活就像是那個果醬罐,能有一個愿意和你一起慢慢品嘗的人,真的很幸運。 聲\梁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