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抒情言志的韻文。當一個人的感情被觸動、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需要被釋放。 而這種釋放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說出來,與人溝通交流。高級一點的用文字寫下來,是為日記。更高級一點的寫作文章發(fā)表,通過面向更多讀者傾訴,打動更多的人,平衡自己的感情壓力,還捎帶著賺點稿費。再高級一點的就是寫詩了。用精煉的文字記錄、表達自己的感情,給文字附著上音樂的節(jié)奏感,讓表達出來的東西更加適合吟誦甚至歌唱。 總的來說,寫詩就是一種感情的表達,只是這種表達不僅僅需要心情,還需要有一定的詩家語言表達基礎(chǔ)。 詩所表達出來的感情,無一不是所有人都有過感觸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通過詩歌表達出來。大部分人止步于正常說話、寫字、做文章。 寫詩,就是不好好說話。 通過這種異于平常表達的方式,傳達更加強烈的感情觸動。 寫得好,能帶人入境,寫得遭,就不知所云。 當一個人在你面前不知所云的時候,十有八九會被你視為不正常。 所以,題主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這其實與讀者、欣賞者無關(guān)。 第一,現(xiàn)代社會有太多宣泄、抒發(fā)感情的方式。 唱歌、拳擊、跑步、看場電影、出去旅行都可以,并不一定要以文字為出口。所以對詩歌的認同僅限于文字愛好者一個陣營,這就無形中給了普羅大眾對詩歌這種最高級的文字感情輸出方式一種隔閡。 詩,早已不是現(xiàn)代生活的必需品。 其次,是寫詩的人水平太差。 詩不達意,云里霧里,不誤解你誤解誰? 假如他的作品都很好理解,那會不會給人不正常的感覺呢? 也會。 第三,異于常人的特質(zhì)。 因為現(xiàn)實生活和文藝表達之中有一個度,這個度的高低,在于這一群人的知識、素質(zhì)水平。當你和一群詩人一起聚會的時候,開口就是“之乎者也”,別人也許能夠接受。但是和普通朋友一起吃飯,你說話都用五言、七言,那你就是有些不正常。 凡事過度,即不正常。 如果一個人混淆了文藝性表達和日常生活表述,那他確實不正常。 說到底,給人不正常的錯覺,大都是詩人的問題。 要么是水平不夠,要么就是胡亂發(fā)散自己獨特的精神世界,簡言之就是個精神病。 當然,精神病總以為自己都正常,是你們都不懂他,是你們不正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