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氣污染帶來的傷害巨大!而減少污染帶來的健康獲益令人吃驚…… 清潔的空氣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必要物質基礎。一個成人平均每天要呼吸15 m3空氣,所以一旦呼吸了嚴重污染的空氣,對健康的傷害是不容小覷的。以往人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PM2.5與很多疾病的死亡率和住院率相關,它們包括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等。近期發(fā)表在《BRAIN》的研究也表明:生活在嚴重污染的環(huán)境中,記憶力下降更快,且會出現(xiàn)類似于阿爾茨海默癥的腦萎縮,再次證明空氣污染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同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圖片來源:https://pressroom./usc-study-shows-connection-between-air-pollution-alzheimers-like-brain-changes-and-worsening-memory/一項發(fā)表在《英國醫(yī)學雜志(BMJ)》的研究探究了PM2.5短期暴露與214種疾病住院風險的關系。這項研究由哈佛醫(yī)學院團隊和清華大學醫(yī)學院團隊共同參與完成。
研究納入了2000年至2012年95,277,169例65歲及以上人群的住院記錄,并將入院就診原因歸類為214種疾病。 根據(jù)統(tǒng)計結果,研究人員首次發(fā)現(xiàn)了不少常見的住院原因和短時間暴露于PM 2.5也有關,如敗血癥、體液和電解質紊亂、腎衰竭、尿路感染、皮膚和皮下組織感染等。由此可以看出,空氣污染對身體的傷害幾乎是全面性的!同時研究也再次證明了空氣污染與心衰、心梗、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帕金森病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糖尿病、靜脈血栓等疾病相關。9500萬人的數(shù)據(jù),這下空氣污染“傷心傷腦”怕是板上釘釘了。另外不用我多說,大家肯定也能猜到:隨著PM 2.5濃度的增加,相關疾病導致的住院風險也增加。- 短期暴露的PM 2.5濃度每增加1 μg/m3,相關疾病的住院每年增加5692例,住院天數(shù)增加32,314天,住院醫(yī)療費用增加1億美金,造成經(jīng)濟損失65億美金。
不過,更加令人意外的是,研究表明即便在PM 2.5水平低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空氣質量標準(25 μg/m3)的時候,這種關聯(lián)仍然是存在。所以研究人員也提出應該對空氣質量標準進行審核和更新,因為空氣污染對于健康的危害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一份題為《減少空氣污染帶來的健康益處》的報告發(fā)表在《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上,詳細回顧了多種干預措施帶來的健康獲益。該報告的主要作者Dean Schraufnagel博士表示:“雖然我們知道污染的控制會帶來好處,但是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規(guī)模和相對較短的時間還是令人相當吃驚。因為我們發(fā)現(xiàn),減少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幾乎是立即產(chǎn)生的?!?/span>1970年,出于對于空氣污染的擔憂,美國發(fā)布了《清潔空氣法》,并在1977年和1990年進行了修訂,被譽為美國有史以來最有效的公共衛(wèi)生政策之一。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從1990-2015年之間,美國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了73%,包括了顆粒物(PM)、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揮發(fā)性的有機化合物等等。同時,減少了每年23萬例死亡,20萬例急性心肌梗塞,以及避免了240萬次哮喘急性加重和6.6萬例由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導致的住院。1990年,在都柏林禁止銷售煤炭后,黑煙濃度下降70%,年呼吸道疾病死亡率下降17%。同年,香港對發(fā)電廠和機動車輛所用燃油的硫含量進行了限制。而僅僅是這一舉措,就使得環(huán)境中二氧化硫濃度下降45%,年全因死亡率下降2.1%,呼吸道死亡率下降3.9%,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2.0%,男性和女性預期壽命分別提高41天和20天。二手煙也是空氣污染的一種形式。據(jù)統(tǒng)計,在2017年由二手煙導致的相關死亡達到了120萬例。所以在公共場所禁煙可以降低心腦血管、呼吸系統(tǒng)等與吸煙相關的疾病死亡率。舉個例子:2004年,從愛爾蘭禁止吸煙的第一周開始,全因死亡率減少13%,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減少26%,中風死亡率減少3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率減少38%。可以看出,禁煙帶來的健康獲益幾乎就是瞬間發(fā)生的。并且最有趣的是,最大的獲益者是那些不吸煙的人。關閉工廠對于空氣質量的改善幾乎也是立即產(chǎn)生的。美國猶他州一家鋼廠營業(yè)時,冬季空氣中PM 10的含量是關閉后的兩倍。而在它關閉的13個月里,肺炎、胸膜炎、支氣管炎和哮喘的住院率減少了一半,并且PM 10每減少100 μg/ m3,學校的缺勤率就降低40%,每日的死亡率也降低16%。甚至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工廠關閉期間懷孕婦女早產(chǎn)的可能性也更小。在1996年奧運會期間,亞特蘭大實施了一項為期17天的“交通運輸方案”,包括開放24小時公共交通,限制私人汽車等等。這一方案不僅幫助運動員和觀眾按時地參加了比賽,還大大減少了空氣污染。隨后的四周發(fā)現(xiàn),兒童因哮喘而就診的次數(shù)下降40%以上,急診次數(shù)下降11%,住院次數(shù)下降19%。同樣,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期,政府也對工廠的排放和人們的出行進行了限制,這一舉措使得期間污染物濃度降低62%,與空氣污染相關的疾病發(fā)生率及死亡率都有明顯下降。除了全市范圍的政策,減少室內空氣污染也有益于健康。在尼日利亞,在懷孕9個月期間使用清潔爐灶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的家庭,嬰兒出生時體重更高,分娩時的胎齡更大,而圍產(chǎn)期死亡率更低。另外在家中使用空氣凈化器降低室內過敏原等,也與哮喘相關的發(fā)病率降低有關。一項納入了25名哮喘患兒的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顯示,空氣凈化器可以改善患兒的呼吸癥狀。另外,過濾式口罩已經(jīng)成為防止空氣污染危害的手段。一項研究對比了專業(yè)口罩對心臟疾病患者的保護作用,結果表明在北京(指定路線)行走2小時后,佩戴口罩的人群血壓和心率控制得更為理想。鑒于這些發(fā)現(xiàn),Schraufnagel博士說到:“空氣污染影響著所有人,也傷害著所有人,但幸運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可以避免的風險。城市化發(fā)展,工業(yè)化發(fā)展,全球變暖以及對空氣污染危害的新認識都提高了控制污染的緊迫性,并告誡我們如果不這樣做會帶來嚴重的后果。”“我們也已經(jīng)看到,減少空氣污染帶來的健康獲益是迅速,而且實實在在的。國家層面的政策可以在幾周內降低全因死亡率,而區(qū)域性限制交通也可以迅速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參考資料:
1.https://www./releases/2019/12/191206173634.htm 2.http://dx./10.1513/AnnalsATS.201907-538CME 3.https://www./pub_releases/2019-11/htcs-apl112519.php 4.https://www./ 5.https://pressroom./usc-study-shows-connection-between-air-pollution-alzheimers-like-brain-changes-and-worsening-mem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