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是在想,到底是什么在決定我們的命運、我們的想法、我們的言談舉止,是知識?是智商?還是情商?而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真正決定我們命運的是我們的獨特的思維方式。因為每個人的格局和高度的不同,從而造就了不同的思維模式,導致了不同的行為模式,形成了每個人不同的人生。 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思維方式就像是一段程序,我們怎么編寫,它就怎么運行。所以如果想要改變命運,改變自己,就需要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 清晨伴隨著鈴聲一覺醒來,打開手機,各種訂閱號和資訊APP向我們推送的都是“90后一年賺100萬,我行你也行”之類屌絲逆襲的文章。 工作之余,翻翻朋友圈,曾經的同學朋友都在曬著自己多么努力地工作,以及瀟灑自如的生活。 想想自己,還有幾個五年、十年....還是一無所有,下個月的房租都快交不起了,頓時濃濃的挫敗感和焦慮感如同大海上的熱浪般奔襲而來。 在當今信息高度發(fā)達的移動互聯(lián)時代,我們很容易窺見他人的成長和成功,同事也為自己的普通而焦慮。 害怕一輩子庸庸碌碌,白活一場。想要改變,卻不知道如何突圍。深知肯定的是,呢些比我們更優(yōu)秀的人,他們之所以優(yōu)秀,并非僅僅是因為所謂的幸運。 世界著名實業(yè)家、哲學家稻盛和夫曾提出一個公式:人生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他說:“若你選擇好的思維方式,乘積結果就會變大,表示人生成功美滿。” 這個“能力”和“努力”分別可以從0分到100分打分,兩者相乘。這樣的話,與自以為能力強、驕傲自滿、不肯努力的人相比,認為自己能力平平,但比誰都努力,有燃燒般熱情的人能夠取得更為出色的事業(yè)成果。 在這之上,在乘上“思維方式”。 所謂思維方式就是人生態(tài)度。從-100分到+100分打分。因為是相乘關系,稍稍負面的“思維方式”,就會帶來負的人生結果。 所以,在“人生·工作的方程式”中,能力和努力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具備作為人應該有的正確的思維方式。 所謂正確的思維方式就是思考“作為人,何謂正確?!?/span> 哲學的根本就在于“作為人,何謂正確”這一句話。 “要正直”“不可撒謊”“不可騙人”“要信守承諾”“要關愛他人”,等等,這是孩童時代,父母和老師教給我們的最樸實的道德觀。 大家會覺得:“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但實際上,恐怕沒有人百分之百地實踐了這些道德觀吧。 不斷地用“作為人,何謂正確”來捫心自問,拿出勇氣,把正確的事情貫徹到底。這一點非常重要。 導致人類成功的是一顆好心,這顆好心用“愛”“真誠”及“和諧”這些詞匯來表達。 我們人類在靈魂深處本來就擁有這樣的好心。 所謂愛之心,就是把別人的歡樂視為自己的歡樂; 所謂真誠之心,就是總想著為社會、為別人做些什么; 所謂和諧之心,就是不僅希望自己,同時也希望身邊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幸福。 從愛、真誠及和諧之心中產生的思想,就是引導人們走向成功的基礎。 想法決定做法,做法決定活法。人生與人生的不同,說白了還是取決于思維和認知的不同。 真正優(yōu)秀的人,很少是急功近利的,他們擅于透過事物的表象看到背后的本質,選擇更具長遠意義的事情做。 著名的作家舒爾茨在《像成功者一樣思考》中說:“你比那些優(yōu)秀的人,差的其實就是思維。” 同樣是半杯水,有的人會消極的說:“唉!怎么只剩半杯水了呀?!岸械娜藭酚^的說:”呀!還剩半杯水呢?!?br> 同樣排隊買東西,有的人埋怨排隊浪費時間,而有的人積極尋找生意火爆背后的商業(yè)規(guī)律; 同樣做一件工作,有的人習慣按部就班,而有的人卻努力思考如何以最低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 自媒體時代,很多人滿足于每天閱讀各種各樣的文章,而有些人卻將自己的思考和經驗下筆成文,轉而成為了撰稿人; ........ 第二種人也被因此稱為”“具備生產者思維的人。” 最大的競爭差異在于認知。只要能突破思維障礙和思維邊界,就能夠變成不一樣的人。一個人只有擁有了正確的思維,才有可能找到正確的方向,然后持續(xù)做正確的事情。最終收獲的將是一個全新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