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介 隨著純電動汽車的使用越來越廣,充電需求越來越多,市場對車輛的充電安全性和便利性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便利、安全且快速的充電是市場對車輛的一致需求。 本文主要介紹純電動汽車的充電系統(tǒng)的組成、電氣原理和控制策略。純電動汽車的充電系統(tǒng)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交流充電方式,即為慢充,二是直流充電方式,即為快充,兩種充電方式的組成、電氣原理和控制方式各不相同。 2 交流充電系統(tǒng) 2.1 交流充電的組成 交流充電指電網輸入給車輛的電壓為交流電,可以是220V AC單向電或380V AC三相電。交流電通過標準充電插頭和充電插座,進入車載充電機,車載充電機再把交流電轉化為直流電,給動力電池充電,完成基本的交流充電。 交流充電的部件主要有車載充電機、交流充電插座(交流充電插座線束)、充電線、交流充電樁或220V交流電源和車輛控制器(VCU、BMS)等組成,如圖1為各部件示圖。 圖1 交流充電的組成 其中交流充電插座和車載充電機固定在車輛上,充電線隨車配送,交流充電樁固定在停車場,各部件的作用如下: (1)車載充電機是交流充電系統(tǒng)的關鍵部件,其根據(jù)控制指令把交流電轉化為直流電給電池充電。 (2)交流充電插座是國家標準件,是車輛連接外部電網的接口,其接口有2個信號回路,1個接地回路,1個零線回路和3個火線回路,共7個接口,根據(jù)輸入的電壓是220V AC或380V AC,應用相應的火線接口。 (3)車輛控制器是實施監(jiān)控車輛的狀態(tài),并發(fā)出控制指令給車載充電機,使其工作或停止工作,控制其工作電流和電壓等,是車輛充電的控制大腦。 (4)模式2充電線是連接外部電網和車輛的充電線,直接給車載充電機提供220V AC電源。其線纜上的功能盒可檢測車輛和電網狀態(tài),連接或斷開給車輛的供電,具有一定的保護功能。根據(jù)標準要求其輸入的充電電流限制在13A以內,輸入電壓為220V AC,所以采用模式2的充電線充電時,車載充電機的輸入最大功率為2860W,即充電時間會延長。 (5)交流充電樁也是車輛連接外部電網的部件,直接給車載充電機提供220V AC或380V AC電源。其也具有檢測車輛和電網狀態(tài),連接或斷開給車輛供電的功能。充電樁的供電電壓有220V AC和380V AC,根據(jù)充電樁的輸出功率而定。根據(jù)標準要求,如交流充電樁的輸出電流大于32A時,供電電壓必須采用380V AC。因此采用交流充電樁充電時,充電功率較大,即充電時間會縮短。 2.2 交流充電的電氣原理 交流充電方式總共有三種充電模式,分別為模式1、模式2和模式3。根據(jù)國家標準要求和充電安全,其中模式1嚴禁使用,模式3一般采用連接方式C的模式,其模式2和模式3連接方式C的交流充電工作原理電氣圖如圖2和圖3所示。 圖2 模式2充電的電氣原理圖 交流充電是國家標準的充電方式,其電氣原理圖、檢測和控制要滿足標準GB/T 18487.1-2015《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tǒng)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要求,如圖2和圖3所示。除了滿足國家標準要求外,不同汽車廠會根據(jù)項目需求,增加充電提示或顯示的功能,方便客戶的查看充電狀態(tài)。 根據(jù)標準要求,CC信號是充電插頭和充電插座是否連接的判斷信號,同時車輛根據(jù)CC的信號值,判斷RC阻值,確定線束的容量。CP信號是判斷供電設備的供電能力,通過PWM值確定。電氣原理圖中的各電阻值和PWM值都必須滿足標準要求,且控制器必須按照標準進行判斷,以滿足車輛在市場上的充電需求。 圖3 模式3充電的電氣原理圖 2.3 交流充電的控制策略 根據(jù)圖2和圖3所示,無論是模式2還是模式3,原理圖基本相同,只是電網的交流供電方式不同。以某項目的為例,簡述其控制策略,其電氣原理圖、檢測和控制即滿足標準要求,同時為了便于客戶使用,交流充電的控制策略和順序如下: ①車載充電機檢測CC和CP信號,車載充電機可根據(jù)CC信號判斷充電線的容量,根據(jù)CP信號,判斷供電設備的供電能力。 ②車輛處于休眠或停車狀態(tài)時,當充電插頭插上充電插座時,車載充電機檢測到CC或CP,自身喚醒。 ③車載充電機自喚醒后,喚醒VCU和BMS。 ④VCU和BMS被喚醒后,開始進入交流充電模式,并檢測車輛狀態(tài),即車輛是否有故障,電池是否滿電。 ⑤車載充電機反饋充電線束狀態(tài)和供電設備信息給BMS。 ⑥BMS根據(jù)車載充電機反饋的信息和車輛的狀態(tài),發(fā)送開始充電或停止充電指令給車載充電機。 ⑦充電線或交流充電樁的供電控制裝置,通過CP信號判斷車輛狀態(tài),連接或斷開K1和K2,即連接或斷開交流電的輸入。 ⑧車載充電機根據(jù)接收到的指令,開始或停止工作,給車輛充電或停止充電進入休眠。 以上是充電過程的控制簡述,而在整個充電的伊始,車輛和交流充電樁(或充電線)都會先判斷充電接口是否連接完好,車輛才會判斷是否啟動充電,所以客戶必須插搶到位,此也是為了保證充電安全。在使用上,客戶只需插搶,無需執(zhí)行其他操作,車輛隨即進入充電模式,開始充電,提高了客戶使用的便利性。在實際使用中,如果車輛在充電過程,當電網沒有電時,車輛會自動進入休眠,減少自身的能耗;當又來電時,車輛也會自動喚醒,并檢測車輛狀態(tài),如車輛未滿電時會繼續(xù)充電,如已滿電,會停止充電并進入休眠,減少能量消耗。例如模式3充電方式,其充電過程的電壓變化如圖4所示。 圖4 交流充電過程視圖 3 直流充電系統(tǒng) 3.1 直流充電的組成 直流充電是指外部電網輸入給車輛的電壓為直流電,即直流充電樁把380V AC三相電轉化為直流電,通過標準直流充電插頭和充電插座輸送給車輛,直接給動力電池充電,完成基本的直流充電。 直流充電的部件主要有直流充電插座(直流充電插座線束)、車輛控制器(VCU、BMS)和直流充電樁等,如圖5所示。 圖5 直流充電的組成 其中直流充電插座固定在車輛上,直接連接動力電池,直流充電樁固定在停車場,各部件的作用如下: (1)直流充電插座是國家標準件,是車輛連接外部電網的接口,其有1路CAN通訊回路(2個接口),1路低壓輔助供電回路(2個接口),2個信號回路,1個接地回路和1正1負的2個高壓回路,共9個接口。 (2)車輛控制器是實時監(jiān)控車輛狀態(tài),并根據(jù)國家標準GB/T 27930-2015《電動汽車非車載傳導式充電機與電池管理系統(tǒng)之間的通信協(xié)議》協(xié)議格式和內容,發(fā)出控制指令給直流充電樁,使其工作或停止工作,控制其輸出電流和電壓等,是車輛充電的控制大腦。 (3)直流充電樁是一個大功率的非車載充電機,其把380V AC交流電轉化為直流電后,通過標準充電插頭和充電插座連接,直接給動力電池充電。其工作功率一般都較大,因此大大縮短充電時間。 3.2 直流充電的電氣原理 直流充電方式只有一種模式,即為國標所述的充電模式4,其電氣原理圖如圖6所示。 圖6 模式4直流充電的電氣原理圖 直流充電是國家標準的充電方式,其電氣原理圖、檢測和控制要滿足標準GB/T 18487.1-2015《電動汽車傳導充電系統(tǒng) 第1部分:通用要求》的要求,如圖6所示。 根據(jù)標準要求,CC1信號是直流充電樁判斷充電插頭和充電插座是否連接的信號;CC2是車輛判斷充電插頭和插座是否連接的信號;S+和S-是CAN信號通道;A+和A-是輔助電源,以乘用車為例是12V,以大巴車為例是24V。直流充電樁可通過A+和A-提供輔助電源,但在標準里并未強調一定要使用此輔助電源,車輛可根據(jù)實際需求應用。電氣原理圖中的各電阻值都必須滿足標準要求,且控制器必須按照標準進行判斷,以滿足車輛在市場上的充電需求。 3.3 直流充電的控制策略 直流充電的電氣原理圖不僅要滿足標準要求,且與車輛的控制器的通訊協(xié)議也必須符合國標格式和內容,車輛才可實現(xiàn)在市場上充電。以某個項目為例,充電是給動力電池充電,為了便于執(zhí)行控制,直接使用動力電池的BMS與直流充電樁進行信息交互和檢測,VCU只作為輔助判斷,其控制策略和順序如下: ①車輛未使用A+和A-輔助電源,因為此電源為車輛外部電壓,其可靠性不穩(wěn)定,因此未使用。 ②BMS檢測CC2信號和通過S+和S-與直流充電樁進行信息交互。 ③車輛在休眠或停車狀態(tài)時,當直流充電插頭和直流充電插座插合時,BMS檢測到CC2信號,自喚醒。 ④BMS自喚醒后喚醒VCU,車輛進入直流充電模式。 ⑤直流充電樁通過檢測到CC1信號,判斷充電插座和插頭是否連接完全。 ⑥BMS和直流充電樁進行信息交互。 ⑦BMS根據(jù)直流充電樁反饋的信息和車輛狀態(tài)進行判斷,發(fā)送開始充電或停止充電給直流充電樁。 ⑧直流充電樁根據(jù)CC1信號和BMS反饋信息,執(zhí)行充電或停止充電。 ⑨當充電完成或停止充電后,整車進入休眠,減少能量的消耗。 以上是簡單的控制過程,在使用和操作要求上與交流充電相似。但直流充電過程,當停止充電后,需重新拔槍再插搶,才可進行第二次充電,此方式區(qū)別于交流充電,也是為了保證充電安全。其充電過程的電壓變化如圖7所示。 圖7 直流充電過程視圖 4 總結 無論是純電動汽車或可充電混合動力汽車的充電系統(tǒng),基本都按照標準要求執(zhí)行,才能滿足車輛在市場上的充電需求。 交流充電電流相對較小,有利于電池的使用壽命,且不易過熱和發(fā)生故障。直流充電雖然能更快的完成充電,但對車輛的電池損傷較大,也易發(fā)生過熱,從而起火,因此建議車輛多采用交流充電模式,可有效延長電池壽命和減少事故發(fā)生。 除了標準要求外,車輛控制器需實時監(jiān)控車輛的狀態(tài),例如電池是否過熱、過壓、過充、過流、絕緣阻值是否下降等,是整車廠需要完善的控制策略,以保證充電安全。 |
|
來自: 宋洋sy > 《08-總裝工藝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