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印觀璽 2019-12-14 09:40:00 蔣杰行草《登岱詩冊》,裱為冊頁,紙本,二十頁,每頁高31CM,寬20CM,為石門居士萬歷1620年春日游泰山后所作。此作品,在民國年間由徐恕收藏,內(nèi)有”徐恕審定“藏印。 此冊書法筆意隨著詩意起伏,時而剛,時而柔。時而迅捷,時而遲緩。時而飄逸,時而沉穩(wěn)。時行時草,中鋒與側(cè)鋒并用。書韻縱逸與詩情灑脫而相映成趣,作者的書法顯露了情性,情性又融會于書法之中。 其書法與黃道周、董其昌、米萬鐘當(dāng)時有名的四大書法家,筆力矯健,晚年更顯蒼勁。著名書法家董其昌曾寫詩為他祝壽?!肚娂o(jì)略》錄其詩一首。 王士楨在《皇華紀(jì)聞》中稱其“喜游,足跡幾半天下,所歷輒有詩。喜琴、喜歌、喜禪、喜弈,多與高僧游處,崇禎間,自楚歸,卒于家”,董其昌在“寄壽參知(即副使)蔣象巖年丈,時避地荊州”詩中譽(yù)其“四朝人物勝儀型”,著有《十七史摘要》、《普安續(xù)志》等。 蔣杰,明朝普安衛(wèi)(今貴州盤州)人,字美若,號象巖,明代書法家。曾任廣東副使,文采風(fēng)流,雅有時譽(yù),是當(dāng)時有名的四大書法家之一。他罷歸時,正值貴州有安邦彥叛亂,便流寓荊州,以琴書自誤。 他縱情山水,足跡幾半天下,所到之處,多有題詠,詩文清麗,與姑蘇王遵考、天臺蔡稚含、新安洪平叔、荊溪張以登結(jié)清言社,諸君子詩酒往還,即景賦詩,悠閑自得。 蔣杰行草《登岱詩冊》 ![]() ![]() ![]() ![]() ![]() ![]() ![]() 下期預(yù)告·魏碑《周黑女墓志銘》。敬請關(guān)注! 附錄(釋文): 《登岱作》 千盤鳥道轉(zhuǎn)高峰,玉輦曾經(jīng)過六龍。 松葉未收秦日雨,云光常護(hù)漢時封。 天門曉掛嵐煙合,日觀晴搖海色重。 寂寞獨(dú)憐千載后,翠華何處問遺蹤。 《再登岱歌》 我昔游泰山,巖層奔走不得閑。我今游山若云鳥,閑云野鳥無拘攣。 初冬寒景正憭慄,儕輩凜凜愁躋攀。剛風(fēng)為我吹宿霧,白日照耀開青蓮。 乘風(fēng)凌霄上千盤,飄飄振袂登云巔。足躡天根弄銀漢,手扣星斗嬉紫煙。 橫絕四海天地窄,俯瞰溟渤波濤翻。丈人峰頭揖群巒,琇擻玉宇紛星纏。 七十二家不可數(shù),秦碑無字空巋然。晨興扳蘿跳扶桑,赤毬跳躍生紅鮮。 是時從游二三子,拍手大叫驚風(fēng)旋。 嶺南之生劉公幹,含霞吐馥才高騫,喦搜洞索不停足,片語半偈皆瑯玕。 亦有臨緇吳季重,高談史墨該禪玄。比丘況是釋圖澄,杖錫導(dǎo)我升青天。 觀者如墻爭識面,嘯傲雜遝如群仙。倚杖還憇大夫松。濯纓臥聽水簾泉, 石徑古文半剝落。谷冷跡絕凄風(fēng)寒,別來才復(fù)二十年。巖苔蝕空漫漫。 人生榮悴豈足料,對此慘愴凋心顏。勸君置此勿復(fù)道,放歌聊紀(jì)游山篇。 時同游者為敬伯劉子貞,石吳子通巧上人,書似敬伯。萬歷庚申春日石門居士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