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全家對所有燉煮類的湯品粥品和蒸制類的菜品都格外有好感,尤其是包子,我家一年四季吃包子最多的季節(jié)就是冬天,小小每到周末的時候就會買點菜和肉,回家蒸兩鍋包子,然后分裝到冰箱,這樣能解決好幾天的早餐,想想也是開心,畢竟家庭“廚師長”的職責就是喂飽每一個家庭成員。 最近家人都常常念叨小小做的醬肉包,說起醬肉包,小小第一次吃到時候就徹底愛上了,它不同于傳統(tǒng)的咸香的肉餡包子,而是口感偏咸甜味,肉餡醬香濃郁,咬上一口滿嘴流油但又不覺油膩,真是好吃極了!之后小小就安利了這款包子,回來嘗試了幾個版本,最終做出了最好吃的一款,今天就分享給大家。 做醬肉包的時候,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困擾,醬肉包中的“醬”到底是什么醬呢?小小用的是甜面醬與黃豆醬這兩種,一味偏甜一味偏咸,再加入適量的白糖和生抽調(diào)味,做出來的醬肉包沒有不成功的!不過醬肉包在南北方的做法不同,每個人的口味也不同,所以小小的這個版本應(yīng)該是最接近傳統(tǒng)醬肉包的口感,咸甜且醬濃,看上去濃油赤醬,解饞又頂飽,個個噴香! 【私房醬肉包】特點——醬香濃郁,咸甜味美,個個噴香 [食材]:面粉450克,清水240克,豬肉末500克,香菇6朵,大蔥1根,生姜1塊。 [調(diào)料]:白糖8克,酵母粉4克,生抽15克,老抽5克,黃豆醬10克,甜面醬10克。 [制作流程]: 第一步:和面。 將450克面粉,3克白糖和4克酵母粉放入盆中,少量多次地加入240克清水和面,先用筷子攪拌成面絮,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團。揉好后將面團用保鮮膜蓋住,放到暖氣上醒發(fā)至原來的2倍大。 第二步:調(diào)餡。 將大蔥,生姜和香菇剁碎備用。 鍋中倒入適量油,油熱后放入肉末煸炒至變色后放入姜末,翻炒均勻。(姜末可以去掉豬肉的腥味,如果沒有可以用料酒代替) 依次加入15克生抽,5克老抽和白糖,翻拌均勻。 再放入甜面醬和黃豆醬各10克翻拌均勻。 最后加入蔥末和香菇丁,翻拌均勻。將肉餡取出,晾涼備用。 第三步:包包子。 當面團用手指按壓后不會彈就說明醒發(fā)完成了,將其從面盆中取出。 ![]() 先揉搓面團讓其徹底排氣,然后搓成長條,分成12個大小均等的面劑。(一個大概50克左右) ![]() 將面劑用搟面杖搟成中間厚四周薄的面皮,然后將調(diào)好的肉餡放入包子皮中。 ![]() 用包包子的手法將餡料包裹住,這里特別提醒大家,因為肉餡中有油,所以封口處要特別注意封嚴,不然在蒸制的過程中很容易開口。 ![]() 第四步:蒸包子。 將包好的包子放入蒸屜,二次醒發(fā)10分鐘。 ![]() 時間到后開火,蒸屜上汽后蒸制10-15分鐘即可。 ![]() 【技術(shù)小Tips總結(jié)】—— 1、面粉中加入白糖可以加大酵母的活性,利于更快的醒發(fā)面團。 2、黃豆醬和甜面醬的比例是1:1,如果有咸甜口味的偏好,可調(diào)整這個比例,同時醬中含有足夠的鹽分,所以不建議在添加食鹽。 3、包子蒸好后不要打開鍋蓋,再燜制5分鐘左右,否則包子突然遇冷后容易表皮塌陷。 ![]() 小小有話說—— 這道【私房醬肉包】回回做都頂不到第二天,因為實在是太好吃了!4歲的孩子每次能吃2個,看他吃包子的樣子真是又想哭又想笑。醬肉包是所有肉餡包子中我最愛的一款,其他的肉餡包子只喜歡吃包子皮,那種被肉汁浸泡后咸香咸香的包子皮真是太好吃了,但這款醬肉包,比起吃包子皮,我更愛吃餡,因為實在太香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