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首載于《雷公炮炙論》,為植物延胡索的塊莖。延胡、玄胡、元胡均為其簡稱。以個大、飽滿、質(zhì)地堅實、斷面色黃者為佳。生用或醋炙用,醋制可增強止痛作用。 性能特點 味苦,其性溫,善入血分而歸肝經(jīng)為主。 功效應(yīng)用 《雷公炮灸論》記載“心痛欲死,速覓延胡”,首先提出延胡索的止痛作用,《本草綱目》稱其“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專治一身上下諸痛”。其后,延胡索廣泛用于多種疼痛的治療,現(xiàn)在一般認(rèn)為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氣、止痛之功,用于血瘀氣滯諸痛癥。 治療胸痹心痛,常與丹參、瓜蔞、薤白等同用;用治胃痛,偏寒者,配伍干姜、高良姜等以溫中止痛;偏熱者,常與川楝子配伍;屬氣滯者,配伍香附、木香以行氣止痛;偏血淤者,配伍丹參、五靈脂等以化瘀止痛;寒熱錯雜者,以半夏瀉心湯配伍本品;用于肝郁氣滯之脅肋脹痛,常與柴胡、郁金、白芍等同用;用治婦女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滯腹痛,常與當(dāng)歸、紅花、香附等同用;用治寒疝腹痛,常與小茴香、吳茱萸等同用;用治跌打損傷,常與乳香、沒藥等同用;用治風(fēng)濕痹通,可與獨活、秦艽、桂枝等同用。 其他作用,可以治療失眠。 用法用量 煎服,3~30克;研末吞服,每次1.5~3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