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柑橘、柚子、桃樹等果樹上會普遍發(fā)生蚧殼蟲,雖然蚧殼蟲不會像其他咀嚼式口器害蟲,如夜蛾、象甲、天牛等可快速對作物造成危害,但是它們卻可以刺吸植株葉片汁液引起樹勢衰弱,同時排出的蜜露會引發(fā)煤煙病,對果樹造成巨大的危害。目前很多農(nóng)戶都反饋說蚧殼蟲越來越難打了,這是為什么呢?一起來看看。 一、農(nóng)戶為何覺得蚧殼蟲越來越難打了?1、蚧殼蟲本身的特性 蚧殼蟲的繁殖能力很強,一年可以發(fā)生很多代數(shù),所以有時候會看到卵、幼蟲、成蟲同時存在于果樹枝干上的情況;而且在卵孵化出幼蟲后,幼蟲體表慢慢生成蠟絲和蠟粉,最后形成一層我們常說的蠟質層。這層蠟質層有很強的抗藥能力,一般的藥劑無法直接穿透、溶解掉,打上去就像水過鴨背,所以很多藥劑都對蚧殼蟲沒有效果,導致蚧殼蟲可以大量繁殖危害。 2、能用的有效藥劑少,有些已經(jīng)被禁用或抗藥性大 對于蚧殼蟲的防治,因為其體表有蠟質層保護著,所以很多藥劑都對蚧殼蟲沒有效果;以前對蚧殼蟲效果比較好的藥劑就殺撲磷,但是殺撲磷毒性高,使用后在作物上殘留比較多也比較久,所以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禁用了。之后就使用毒死蜱來替代殺撲磷了,但是目前毒死蜱使用太多,在果樹上蚧殼蟲對毒死蜱的抗性也越來越大了,效果變得越來越差,所以農(nóng)戶才會覺得越來越難打。 3、缺乏主動防治意識,錯過最佳防治時期 對于蚧殼蟲的防治,很多農(nóng)戶都缺乏主動防治的意識,都是通過肉眼看的很多蟲子危害了才開始進行用藥防治,這就錯過了蚧殼蟲的最佳防治時期,因為這時候蚧殼蟲的體表已經(jīng)完全覆蓋了蠟絲和蠟粉,這時候再打藥,藥效會減半,會增加防治的難度。所以如果不能掌握蚧殼蟲的發(fā)生規(guī)律,不在最佳防治時期用藥,即幼蟲孵化盛期,那么就會覺得蚧殼蟲很難打。 總之,農(nóng)戶覺得蚧殼蟲難打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在蚧殼蟲本身特性無法改變、老藥劑抗性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想要在蚧殼蟲防治上有所突破,那就是得使用新型的化學藥劑來輪換使用,減緩抗性,如螺蟲乙酯就是一種目前對蚧殼蟲效果較好的化學藥劑。 二、什么是螺蟲乙酯呢?螺蟲乙酯在我國的應用時間不算長,近幾年才開始廣泛應用于果樹蚧殼蟲、茄果蔬菜上白粉虱、薊馬、蚜蟲等害蟲的防治,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在作物的體內進行上下傳導,然后廣泛分別在植株各個部位,起到全面保護的作用。 作用機理:螺蟲乙酯藥液在接觸害蟲之后,會轉化為螺蟲乙脂烯酮,然后作用于害蟲體內的羧化酶,然后抑制幼蟲脂肪的合成,阻斷害蟲正常的能量代謝,最終導致害蟲死亡。簡單來說就是雌成蟲不能完全蛻皮始終處于幼蟲期導致最終死亡,雖不能直接殺卵,但對雌成蟲產(chǎn)卵和生殖力有強抑制作用,起到'計劃生育'的效果。 螺蟲乙酯主要有以下特點:
三、螺蟲乙酯對蚧殼蟲的效果如何?一起來看看試驗對象:第五年的南豐蜜桔 試驗材料:某品牌22.4%螺蟲乙酯懸浮劑、48%毒死蜱乳油 試驗過程:尋找蚧殼蟲發(fā)生嚴重的果園,選取2棵長勢差不多的柑橘樹作為試驗對象樹,然后標記觀察點;接著使用22.4%螺蟲乙酯懸浮劑兌水稀釋3000倍、48%毒死蜱乳油兌水稀釋1000倍分別對柑橘樹進行噴霧,于7天后觀察效果。 試驗結果: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藥后7天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可以看到使用過螺蟲乙酯噴霧的柑橘樹,蚧殼蟲的雌成蟲體表蠟絲已經(jīng)被破壞,有蠟粉保護卵塊也崩裂、壞死變干枯,用手觸摸會看到蟲體脫落;而使用毒死蜱乳油噴霧的柑橘樹,雌成蟲體表依舊有臘絲覆蓋、卵塊有臘粉保護,大多數(shù)都還是活的。15天后觀察,使用螺蟲乙酯的柑橘樹無蚧殼蟲危害,對照樹則已發(fā)生蚧殼蟲。 試驗結果表明,在老藥劑抗藥性重的情況下,螺蟲乙酯對蚧殼蟲效果優(yōu)異,同時也對天敵安全,持效期長。 四、螺蟲乙酯的使用技巧1、螺蟲乙酯除了可以打蚧殼蟲之外,對梨木虱效果也優(yōu)異,推薦一年使用兩次,第一次在謝花后第二次在套袋前,使用螺蟲乙酯稀釋2000倍均勻噴霧; 2、在防治桃蚜推薦使用兩次:花后一次、六月初一次,稀釋2000倍均勻噴霧; 3、對于害蟲的防治以預防為主,在蟲害發(fā)生前期或者蟲口密度較小時開始用藥防治,如果蟲口基數(shù)過大,建議加大用量或者加入速效性快的藥劑一起使用; 4、螺蟲乙酯必須滲入植物組織內才能起作用,所以需打勻打透,在生長旺盛的葉片使用效果優(yōu)于在老葉上使用; 5、初次使用螺蟲乙酯的果園,建議連續(xù)使用3次,第一次開通路打基礎,第二次重在治療,降低蟲口基數(shù),第三次鞏固果園整體保護。 五、總結在果樹蚧殼蟲防治挑戰(zhàn)嚴峻的情況下,即老藥劑被禁用或者抗性大,常規(guī)藥劑無效果,螺蟲乙酯是防治蚧殼蟲的最佳藥劑,其不僅對天敵安全,持效期還很長,所以一次施藥可以管很長時間,但同時也要注重藥劑的輪換使用,才能減緩抗性的產(chǎn)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