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是韓國貴族,他對劉邦的建議比較集中于外交、大戰(zhàn)略,人事制度,繼承人制度等傳統(tǒng)貴族學問方面,對于細節(jié)不如他人。以學院為例子相當于名牌海龜擔任院長助理,主管申報重大項目,決定高精尖項目的取舍,手眼通天而清貴,擅長頂層設計。 但是繼續(xù)往上提升,建立一個新型社會體系,就需要張良這樣能夠認清貴族制度一去不復返的職業(yè)革命家。 韓信是作戰(zhàn)能力強但是沒有能力完全建立自己的班底,即使成功兼并他人留下的也會是一個糟糕的帝國。 陳平之智屬于有用,但是有他不多,缺他不少,高質量螺絲釘類型。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漢族,漢初潁川父城人(今河南寶豐)張良是秦末漢初謀士、大臣,與韓信、蕭何并列為“漢初三杰”。 張良的祖父、父親等先輩在韓國的首都陽翟任過五代韓王之相。秦國滅亡了韓國,張良圖謀恢復韓國,從事抗暴活動,結交刺客,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未成。后更姓換名,亡匿下邳(今江蘇睢寧北),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韜略,足智多謀。秦末農民戰(zhàn)爭中,聚眾歸劉邦,為其主要“智囊”。灞上分封時“為漢王請漢中地”。后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復歸劉邦,為其重要謀士。 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并疏通項羽叔父項伯,使劉邦得以脫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謀,協(xié)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zhàn)爭中最終奪得天下,被封為留侯。 他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晚年據(jù)說跟隨赤松子云游。張良去世后,謚為文成侯?!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穼iT記載了張良的生平。漢初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北憩F(xiàn)出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qū))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杰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并列為漢初三杰,與彭越、英布并稱為漢初三大名將。蕭何(前257年-前193年),漢族,沛豐邑人,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zhàn)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漢戰(zhàn)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后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zhàn),對劉邦戰(zhàn)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蕭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漢十一年(前196年)又協(xié)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后,他輔佐漢惠帝?;莸鄱辏ㄇ?93年)卒,謚號“文終侯”。 在楚漢戰(zhàn)爭中,韓信發(fā)揮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平定了魏國,又背水一戰(zhàn)擊敗代、趙。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國。漢四年,韓信被拜為相國,率兵擊齊,攻下臨淄,并在濰水全殲龍且率領援齊的二十萬楚軍。于是,劉邦立韓信為齊王,次年十月,又命韓信會師垓下,圍殲楚軍,迫使項羽自刎。 漢朝建立后解除兵權,徙為楚王。被人告發(fā)謀反,貶為淮陰侯。后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于鐘室,夷其三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