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貴州一位名叫謝朝海的老人站了出來,表示自己有一套失傳2000多年的古書,名為《連山易》,此話一出,全國各地專家都激動了,他們紛紛趕來謝朝海老人家,然而當(dāng)他們看到書上的字,瞬間摸不著頭腦——因為一個字也不認(rèn)得。 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連山易》,古時候它被稱為《連山》,屬于《易經(jīng)》,根據(jù)《周禮》記載,它們是天皇氏所創(chuàng),“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三曰周易。”一般而言,《易經(jīng)》里的3本書足以對國家大事、軍事戰(zhàn)爭、祭祀活動進行預(yù)測。 然而可惜的是,除了我們很熟悉的《周易》,夏朝的《連山易》和商代的《歸藏易》早在漢魏時期就已失傳,直到謝朝海老人的出現(xiàn),專家們自然是激動的。 根據(jù)老人介紹,這套書一共有5冊,由他們每一代的傳人親自手抄下來,抄完以后上一套書就要燒掉祭祖,傳到謝朝海,已經(jīng)是第7代了,他手中的《連山易》是自己60多年前抄的,至于書是從哪兒來的,已無法考證。 正當(dāng)專家們激動地打開《連山易》時,卻還是犯了難,只見上面書寫著密密麻麻的“字”,他們根本看不懂,原來,這些“字”叫“水書”,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全國僅僅1000人能破解的文字。 水書,水族的文字,它來自夏商時期,形狀方面類似甲骨文和金文,由“水書先生”代代相傳,時至今日,水族群眾遇到結(jié)婚等重要事情,都會按照水書記載的“水歷”進行推算。 這水書可不得了,當(dāng)年困擾了我國考古界40多年的夏代陶片上有24個符號,無人能破解,不過多虧了河南省有關(guān)部門的某個工作人員想起了水書的報道,立馬聯(lián)系到了貴州省檔案局,從水書里找到了10多個可以對應(yīng)的符號,這就證明,水書早在夏代就開始運用了。2006年,水書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為了證明謝朝海老人手中的《連山易》是真的,專家們請來了幾位水書先生,先生們一看到《連山易》連連點頭,確實可以用水書破譯它,他們對《連山易》里的符號進行打卦,發(fā)現(xiàn)這個卦象與《易經(jīng)》中的八卦圖完全一致。 接著他們發(fā)現(xiàn)《連山易》簡直就是一本上古時代的“百科全書”!里面囊括了天文地理各方面的知識,無論婚喪嫁娶、行軍打仗、養(yǎng)殖種植、甚至 “鳥鳴春、雷鳴夏、蟲鳴秋、風(fēng)鳴冬”,這種四季的變化均有記載,這些對古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代表我國古人超前的智慧。 其實,老謝家有一本《連山易》的事情很多人早就知道了,甚至還有商客跑來表示自己愿意以20萬的高價收購它,但老謝統(tǒng)統(tǒng)拒絕了,這是他祖祖輩輩留下來的東西,怎么能用金錢衡量。 后來,謝朝海老人決定把祖?zhèn)鞯摹哆B山易》無償捐給祖國,貴州省民族文化宮的吳蘇民主任無比激動,他說:“這本書今后就是我們圖書館的鎮(zhèn)館之寶了!它的價值完全可以與《周易》相提并論!”不久,《連山易》被出版。 目前,貴州省境內(nèi)約有水書2萬多冊,其中1萬冊散落民間,許多來自日本、韓國的某些專家源源不斷來到這里高價收購水書,加上“水書先生”的斷層,愿意學(xué)習(xí)水書的水族人越來越少了,截止到2007年,三都縣尚有500多位水書先生,后來陸陸續(xù)續(xù)又有200多位先生離世,水書的未來真是令人擔(dān)憂! 對于我國越來越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消失,你們怎么看? |
|
來自: 人在囧途9 > 《道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