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破山寺后禪院作者: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唯聞鐘磬音。 【作者簡介】常建(708?~765?), 唐代邢州籍的詩人,《唐才子傳》說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天寶中為盱眙尉,后隱居鄂渚。一生仕宦不得意。其詩以寫山水田園為主,善于運用凝練簡潔的筆觸,表達出清寂幽邃的意境。用語精妙,境界超遠,藝術(shù)上有獨特造詣?,F(xiàn)存詩57首。 【注釋】①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省常熟縣虞山北的破頭山。后禪院:指僧人居住的地方。 ②清晨:指日出前后的一段時光。 ③初日:早上初升的太陽。 ④曲徑:彎曲的小路。幽處:幽靜的住所。 ⑤禪(chán)房:僧人的住房?;旧睿褐付U房深藏在花木叢中。 ⑥山光:指初日照射下山上美麗的景色。悅:娛樂。 ⑦潭影:指山光和天色倒映在潭里的清澈淡秀的影子。人心:指塵心,俗念。 ⑧萬籟(lài):各種聲響。 ⑨唯聞:只聽見。唯:同 '惟',只。另一版本作“但馀”。 ⑩鐘磬(qìng):寺院中誦經(jīng)和齋戒時用以敲擊發(fā)出信號,鐘響開始,磬響停止。磬,,和尚念經(jīng)時敲的樂器。 【譯詩】清晨我漫步走到這座古寺,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高高的叢林。一條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靜的遠方,那里是被花木濃蔭覆蓋著的禪房。山光明凈,鳥兒歡悅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覺得心境的空靈,萬物一片沉寂,只聽到鐘磬聲在空中回蕩。 【賞析】《題破山寺后禪院》是一首題壁詩。也是一首即興寫景、詠佛抒懷的佳作。 首聯(lián)“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總起全詩,點明了時間、環(huán)境和人物的去向,勾勒出清晨時分后禪房四周的環(huán)境。語言樸素、平易,畫面清新、優(yōu)美,詩句極易引發(fā)人們的聯(lián)想。 “清晨入古寺”一句,一是點明時間,二是點出此寺是古寺。第二句“初日照高林”寫入寺所見,作者沒有寫古寺佛殿的宏偉與莊嚴,而是去寫那初升的太陽和聳立的高林,這不僅能給人以清新明麗之感,同時還有一種幽靜之意,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上極具以小景傳大景之神。 在結(jié)構(gòu)上,這兩句詩渾然一體。 “初日”上承“清晨”,“高林”照應(yīng)“古寺”。一個“入”字,寫出了古寺美景之幽遠,一個“照”字又將旭日東升時的勃勃生機給刻寫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詩人欣喜昂揚的情緒。 “高林”一詞語義雙關(guān),一指勁健挺拔的茂林修竹,二是佛家稱僧徒聚集的處所為“叢林”,此處“高林”兼有稱頌禪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顯露著禮贊佛宇之情。 頷聯(liá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