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央美術 2019-12-05 14:22:47 胡安格里斯( Juan Gris,1887-1927)19歲從馬德里來到巴黎時,塞尚的回顧展已于1904年的秋季沙龍舉辦過。比格里斯年長6歲又早6年來到巴黎的畢加素,已先一步認識塞尚,于1906年的冬天到1907年的冬天畫出受塞尚影響的《亞維儂少女》。1908年,來自勒阿弗爾的畫家勃拉克以及較后其他法國畫家如德蘭、梅占琪( Metzinger)、格列茲( Gleize)、德洛內和勒澤,也開始悄悄自塞尚晚期的油畫與水彩畫借鑒,繪出他們早期的畫作。他們于1909年開始參加秋季沙龍與獨立沙龍,引起注意,這是“立體主義”繪畫的開始。 立體主義首次聚合與具體的展出是1911年的獨立沙龍,畢加索與勃拉克沒有參加,自1908年起擁護畢加索與勃拉克繪畫路線的德蘭也沒有參加,而格列茲、梅占琪、德洛內、勒澤等人則推出重要作品參展。晚到巴黎幾年的格里斯則要等到1912年才參與第二次立體主義在獨立沙龍的團體展出。 格里斯與立體主義 “立體主義”( Cubisme)這個辭語,有如“野獸主義”,可以說是藝評家路易·烏塞爾( Louis vauxcelles)給出的名稱。1908年他談到勃拉克的繪畫時,說那是由一些“小立方體”組構的。次年,他再論勃拉克的繪畫時又用了“立方體的奇怪東西”來形容。而較后馬蒂斯在談到勃拉克的畫時,也說那是由一些“小立方體”組成。“立體主義”則是1911年詩人居庸姆·阿波里奈爾第一次在刊物上提出,從此這個辭語成立。 阿波里奈爾在1912年寫有《立體主義之始》,1913年又寫出《立體主義畫家:美的沉思》:而在1912年詩人安德烈·撒爾蒙( Andre Salmon)寫《法國年輕繪畫》一書,其中一篇評論了立體主義;1912年畫家格列茲、梅占琪合寫了《論立體主義》,這些都是最初談論立體主義的文章。除此,他們都曾在重要報刊,如《不妥協(xié)》、《時報》《日報》、《巴黎夜會》等評介立體主義的繪畫,并且定期召集畫家批評家、作家聚會,談論立體主義繪畫與詩、科學、幾何學、空間等的關系問題。立體主義運動逐漸壯大。 立體主義前后也招募到新兵,如勒·弗弓尼爾( Le fauconnier)拉·弗雷斯內( Roger de la Fresnaye)、馬庫西斯( Louis Marcoussis) 杜尚三兄弟:杰克·威庸( Jaques villon)、雷蒙·杜尚·威庸( RaymondDuchamp Villon)及馬塞爾·杜尚( Marcel Duchamp)、洛特( Lhote)畢卡比亞( Picabia)及庫普卡( Kupka),這些人中的大部分后來加入“黃金分割”團體,且成為“碧托"派的成員,與在“洗濯船"( BateauLavoir)的文藝人士形成對立。 格里斯來巴黎后不久住進“洗濯船”畫室,受到畢加索的熏陶,但他到1909年才正式作畫,卻在極短的時間內成為重要的立體主義畫家。較后,畢加索放棄所創(chuàng)的立體主義,勒澤轉向機械審美的追求,德洛內走回旋形同時性繪畫,畢卡比亞向達達及隨后的時潮躍進,格列茲和洛特因畫得流暢而失去立體主義繪畫的精神。 只有格里斯在一生17年的創(chuàng)作中承接了立體主義的基本風貌,雖然最后在畫面上也漸離立體主義,但他自認他的立體主義精神已融入繪畫之中。今天,當人們談到立體主義的主要畫家,繼畢加索、物拉克之后,必然要論到的便是胡安·格里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