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2日 15:39 “安徽的‘徽’字上下是山水,左右是人文。這里是好山好水的生態(tài)勝地,左右逢源的通衢要地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造的養(yǎng)人福地”安徽省委書記、安徽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錦斌介紹說。 鳳凰網(wǎng)安徽特別策劃 帶你走進安徽的山水人文之“山” 提到安徽的名山,大多數(shù)人想到的都是黃山! 其實咱們大安徽山水毓秀,人杰地靈,這些關于山的故事,你知道嗎? 黃山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素稱黃山“五絕” 黃山82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布局錯落有致,天然巧成,以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三大主峰為中心向三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 泰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 衡岳之煙云,匡廬之飛瀑 峨眉之清涼,雁蕩之巧石 黃山都兼而有之 黃山是中國古老山水的杰出典范,也是中國文人心目中最理想的世外桃源。 九華山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 九華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因有九峰形似蓮花而得名。 山間秀溪縈環(huán),銀瀑飛流,景色迷人,植被繁茂,山峰如臺似柱,聳入云霄,又有芙蓉出水之姿,神工鬼斧。 日出、晚霞、云海、霧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觀令人贊嘆不已,流連忘返。 天柱山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 天柱山有“江淮第一山”、“古南岳”之稱,因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景區(qū)內(nèi)“峰雄、石奇、洞幽、水秀”兼有豐富的人文景觀,集北山之雄、南山之秀于一身。 圖/陳智 層巒迭嶂,峰林競秀,怪石羅列以致形成了峰雄、石奇、洞幽、水秀的特點。這里還是“中國第一長詩”《孔雀東南飛》的故事發(fā)生地,是三國美女大喬、小喬梳妝的故鄉(xiāng)。 圖/儲小心 潛山 潛山春秋時屬皖國,山稱皖山,水稱皖水,城稱皖城,安徽省簡稱“皖”即源于此,素有“皖國古都、二喬故里、安徽之源、禪宗之地、京劇之祖、黃梅之鄉(xiāng)”的美譽。 碭山 碭山縣位于安徽的最北端,縣境內(nèi)沒有一座山,一馬平川,綠滿大地。 那因何又稱碭山呢?隋朝時設碭山縣,原碭城在芒碭山的西麓,芒碭山景色秀麗,神秘如幻,碭山便因此而得名。 1952年,芒碭山劃歸河南永城縣管轄,而碭山縣隸屬安徽宿縣地區(qū)管轄,所以碭山境內(nèi)便再無山。 馬鞍山 相傳楚漢戰(zhàn)爭時,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敗退至和縣烏江。請漁人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后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亡。 烏騅馬思念主人,翻滾自戕 馬鞍落地化為一山 馬鞍山由此而得名 在馬鞍山市現(xiàn)有的地方史料中,最早有馬鞍山山名記載的是明代《太平府志·輿地志》:“馬鞍山在府城西北慈湖港口舊有神祠,赤烏二年所建”,所以又有一種說法,因為有馬鞍山這座山,所以城市因山命名為馬鞍山市。 瑯琊山 傳說歐陽修被貶滁州特別喜愛瑯琊山的靈秀 公務之余常到山上玩賞 和黎民百姓同樂同游 孩童喜聽他講的故事 山民愛向他傾訴憂愁 和尚常邀他彈琴下棋 學子常向他請教平仄對偶 一天他同智仙和尚對弈,棋盤是一塊巨大的石頭,觀戰(zhàn)的人圍了石頭一圈,突然間都被大雨淋了個濕透。樵夫老舌快言快語,建議在此建個亭閣,智仙籌資快速建成。可惜一時名稱沒有,這天歐公在此應酬,自稱“醉翁”顫顫悠悠,吩咐隨從拿來“四寶”,“醉翁亭”匾一揮而就。 敬亭山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敬亭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山系宣城文化魂之所 敬亭山雖不高但處于丘陵地帶,遠看滿目青翠,云霧彌漫似在仙境中,近聽泉水淙淙,飛鳥鳴空又格外靈秀。 據(jù)說,李白一生中七次造訪敬亭山,甚至曾在山中“結廬而居”。歷代吟頌敬亭山的詩、文、詞、畫數(shù)不勝數(shù),敬亭山遂被稱為“江南詩山”,享譽海內(nèi)外。 天門山 天門山由兩座山合成,由于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的門戶,天門由此得名。 李白第一次到天門山是在開元十三年,當時他24歲,抱著“安社稷,濟蒼生”的雄心壯志乘船離開四川,出三峽沿著浩瀚長江,到達當涂飽覽了天門山的風光。 李白曾為天門山寫下好幾首詩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薄鲎岳畎住锻扉T山》 “進帆天門山,回首牛渚沒。川長信風來,日出宿霧歇。故人在咫尺,新賞成胡越。寄君青蘭花,惠好庶不絕?!背鲎岳畎住蹲越鹆晁萘鬟^白璧山玩月達天門寄句容王主簿》 “迥出江上山,雙峰自相對。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參差遠天際,縹緲晴霞外。落日舟去遙,回首沉青靄。”——出自李白《姑孰十詠之天門山》 圖/胡家茂 以上的這些山,你都去過嗎? [責任編輯:袁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