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拙政園 中國“四大名園”之首,江南古典園林杰出代表,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chǎn),占地近八十畝。始建于明代,明正德四年,王獻臣拓建,取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也”意,定名拙政園。明四家之一文徵明曾依園景繪圖三十一幅。清代學者俞樾曾以“吳中名園惟拙政”、“名園拙政冠三吳”贊譽拙政園。位于蘇州古城東北街178號。 2.留園 中國“四大名園”之一,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齊名。明萬歷年間徐泰時所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chǎn)。著名的冠云峰、楠木殿、魚化石,人稱“留園三絕”。留園曲折幽深的過道,重重無常的漏窗,移步換景的效果,處處絕佳。留園位于蘇州閶門外留園路338號。 3.網(wǎng)師園 世界文化遺產(chǎn)。蘇州典型的府宅園林,占地僅八畝,始建于南宋淳熙年,是我國江南中小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陳從周先生稱其為“小園極則”。蘇州四大名園之一。1980年,中國園林第一次出口美國,就是以網(wǎng)師園一角“殿春簃”為藍本,取名“明軒”。網(wǎng)師園位于蘇州帶城橋路闊家頭巷11號。 4.滄浪亭 世界文化遺產(chǎn),始建于五代,北宋慶歷年,蘇舜欽傍水造亭,因感于“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題名“滄浪亭”。滄浪亭位于蘇州人民路三元坊。 5.藝圃 明代古建筑,世界文化遺產(chǎn)。全園以約占五分之一的池水為中心建造,原為明文震孟(文徵明曾孫)的藥圃,清初改現(xiàn)名,又稱敬亭山房。地處金門、閶門間的文衙弄,小巷深處。 6.獅子林 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元至正元年,唯則禪師來到蘇州,第二年,弟子們?yōu)槠湫藿ǖ亩U林,因園內(nèi)“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易名為獅子林。傳統(tǒng)造園手法與佛教思想相互融合。近代,貝氏家族把西洋造園手法和家祠引入園中,使其成為融禪宗之理、園林之樂于一體的園林。位于蘇州園林路。 7.藕園 正宅居中,有東、西兩個花園,故稱藕園;兩人耕種稱為“耦”,其園含寓含“夫婦歸田隱居”之意,向人們展示了奇妙的東方式的“羅曼蒂克”。藕園以黃石假山著稱,有置身于“城市山林”之趣。位于蘇州小新橋巷。 8.環(huán)繡山莊 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園內(nèi)湖石假山為中國之最,峭壁、峰巒、洞壑、澗谷、平臺、磴道等山中之物,應有盡有,極富變化。位于蘇州城中景德路262號,蘇州刺繡博物館也在其內(nèi)。 9.退思園 建于清光緒年間,晚清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是全國唯一一處貼水園建筑,占地僅九畝,小巧精致,清淡雅宜。以《左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句取園名。位于吳江同里鎮(zhèn)東溪街。 10.怡園 建于清同治、光緒年間,浙江寧紹臺道顧文彬在明尚書吳寬舊宅遺址上,歷時七年建成。園名“怡”取“兄弟怡怡”之意。在蘇州園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博采諸園之長,形成其集錦式的特點。位于市區(qū)人民路1265號。 原作者:葉正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