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這是一條經典登山路線。 可能是杭州群山之中最美的登山路線,我能說沒有之一嗎? 若你在杭州工作生活多年,竟然還沒爬過此路線,老鄭覺得你稍微有點宅。 最后的秋光,時不我待!掀起被窩,走出門,去登山吧。 圖多文少,建議先收藏了。完整閱讀,需要約10分鐘。 路線思路選擇從上天竺上山,而不是從云棲竹徑上山,可以少爬山。 原因很簡單,因為上天竺公交站的海拔,已經是129米了,而云棲竹徑公交站海拔才25米。 少爬升近100米哦,同志們! 上山后途徑十里瑯珰、萬林北山; 下山后,免門票游覽云棲竹徑; 最后,坐103路公交車到上天竺; 一個完美閉環(huán),優(yōu)雅完成。 沿途景點上天竺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南來北往的登山者,往往選擇在這里休息中轉。 何況這里的齋飯,5元管飽,不吃一碗,對不起嘴巴和錢包。 老鄭是騎電動車的,就停在寺廟門前。 如果坐公交車,那么坐到上天竺站下車,公交車有103、121、324等。 如果開車來的,附近車位也有。 總之一萬個方便。 所以,讓我們從上天竺開始出發(fā),朝著南方走。 就沿著這條丈八寬的水泥路前行。穿過橋洞,繼續(xù)一直前行。 這張圖,請允許我說明一下。 朋友們假如從市區(qū)坐公交車來,坐到這里——上天竺公交站,也可以如箭頭所指,下車穿過馬路,直接上山。 這一路是上坡,沒有臺階,汽車也能開。 穿過一座莫名其妙的天外第一橋,這里算是一個農家樂式的賓館吧。 偏僻的地方,的確有置身于天外的感覺。 我們繼續(xù)前行,臺階出現(xiàn)了! 路遇三岔路,選擇去仰峰嶺方向。 這一段山道臺階綿長,請咬緊牙關,完成攀登。 幾經周轉,梵音亭就在前面,勝利在望! 雖有點小累,但比起從云棲竹徑爬五云山,要輕松多了。 梵音亭是一座現(xiàn)代亭,并無品賞價值,更多的是供游人休息。 此處海拔260米。 至此,最累人的登山路段,基本完成了,接下來大部分是緩坡路和平路。 我們休息一下,然后歡快地走下面的山路吧。 十里瑯珰,到底是哪段山路才是真正的十里瑯珰,我自己都搞糊涂了。 沒必要去較真了,風景美就是王道。 反正我們今天走的路線,一定是十里瑯珰中的一段,而且是精華路段! 所以,請允許我把梵音亭到瞭望亭這一段,叫做十里瑯珰。 雖然,這一段,頂多只有3里路。 我們向著五云山的方向走,也就是說繼續(xù)朝著南方走。 杭州的山,即便是秋天,也是綠色打底,偶爾一棵黃樹,非常的醒目。 走在這樣的小路上,想唱歌的心都有。 路的一側是龍井村,龍井村海拔100米,處于“鍋底”。 老外喜歡從龍井村爬上瑯珰嶺,老鄭在夏天也曾經爬過。 雖然很累,但風景絕佳。 而秋天就更美了。 茶園是規(guī)整的,茶間的樹,卻是三三兩兩隨意的,高高的立著,像是茶園的守護者。 即便是滿頭華發(fā),依然不忘初心。 小塊石頭鋪裝的古道,依山而行,有一種樸素美。 沿路遇上好幾條支線接通瑯珰嶺,好在瑯珰嶺景區(qū)的的指路系統(tǒng)非常完善,你完全不用擔心會迷路。 我們只要記住,朝著五云山方向走。 峰巒疊秀,視野開闊,澄靜明秀。 上圖所示的是三叉口,右手邊的水泥路是到梅家塢村。 從梅家塢到龍井村,連接這兩大著名的產茶村的,就是剛才我們走過的瑯珰嶺。 一直覺得,杭州的茶農很幸福。 這一段路,是我覺得,不僅僅是我覺得,還有很多小伙伴們都覺得: 這是十里瑯珰最美的一段路。 原諒我沒法拍出最美的神韻。 還請諸君掀開被窩,移駕起身,親自來走一趟。 繼續(xù)前行一段,我們會遇見一座風格奇特的亭子——瞭望亭。 亭子的底座其實是一個小房子,給巡山員歇腳的地方。 之所以把瞭望亭建在這里,我猜想可能是此處視野開闊,容易及時發(fā)現(xiàn)火警。 我們上去休息一下,接下來要走的是一段叫“萬林背山”的古道。 為什么叫萬林背山? 漢字真的精妙,簡單四個字,形象地概況了這一段路的特點: 走在山的背面,一路林木雜草,遮蔽著這條背山古道。 山的背面,屬陰,常有泉水從裂縫滲出。 夏天走這一段,幾乎不用戴草帽,且涼快! 不過這個秋季,杭州的群山,還是蠻干燥的,兩個蓄水池里,居然沒一滴水。 雖然一路被萬林遮蔽,但走到這里,居然撕開一個豁口。 極目遠望,峰巒疊秀,瞬間心胸開闊不少。 距離市中心不遠的地方,也能看到如此自然的風光,生活在杭州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萬林背山其實是一條緩上坡的路,畢竟五云山是我們這次登山的最高點,海拔大約351米。 300多米高的地方,居然竹林還這么茂盛。 可見山下的云溪竹徑的竹子生命力有多旺盛,能一直延伸到五云山頂。 這里就是真際寺遺址了,銀杏葉飄落一地,沒人清掃,更顯悲秋畫扇之美。 銀杏樹是我比較喜歡的一種,颯爽英姿,盡帶黃金甲,凜然有威風。 葉子形狀也別致美觀,結的果子對身體有好處。 此處有1400年古銀杏一株,大可數(shù)圍,干不復全,樹中生樹,自成一叢。 夏天的真際寺,乏善可言; 秋天就不一樣了,秋天賞銀杏本是風雅之事,這可是杭城最古老的銀杏樹了。 你看這一圈的紅布條,杭州人把這樹當神樹供奉呢。 好了,我們要下山了。 在這棵千年神樹的正前方,有一條青石板路,直通云棲竹徑。 這一帶的竹林,像是提前跑來歡迎你似的,齊刷刷的列隊夾道,行注目禮。 這么平整的青石板路,走得快一點,會于心不安。 可惜,夕陽落山不等人,我得加快步伐,如狼似虎的沖下山。 上山是心累,下山是膝累。 沖到這個無名涼亭,老鄭休息了一下。 回望剛才的來路,雙腿酸軟,慶幸自己沒有從這一頭上山。 剛才那個涼亭只是半山亭,接下來是蛇形迂回下山。 這一段下山路,真是磨人磨膝啊。 終于地勢平緩些了,貌似到了塢底。 修篁挺立,幾棵雞爪槭在夕陽的加持下,張揚的很。 這顯然是攝影的好時刻!我的步伐一下子變得舒緩。 以下幾張便是當下的云棲竹徑美景。 誰說云棲竹徑的景色,只適合春夏來欣賞? 云棲竹徑的深秋,色彩更豐富,更溫暖,自帶光環(huán)。 竹子,古亭,楓葉,風雅卻不失儒雅,深深打動每一位路過的游人。 走出售票處,再繼續(xù)往前走百米,路口就是公交站,云棲竹徑站。 不必到馬路對面,就在這里,等待103路或121路,坐車到上天竺站。 從云棲竹徑站到上天竺站,一共有7站。 假如你時間充足,精力充沛。 那就先往上天竺的方向,沿著梅靈南路走幾步。 反正隨時可以坐上車,103路最晚到20點30分。 比如說,云棲竹徑公交站對面,就是聞名全國的網紅樹。 不進去拍兩張,誰知道你有沒有真的來過杭州? 再比如說,這一排柏樹,高且直,也是紅的很,最近這一帶也成了網紅。 梅靈南路是真的漂亮,以后老鄭多來走走。 這次沒帶航拍,不然的話,空中鳥瞰,不要太美哦。 假如你坐上公交車了,也不用擔心坐過頭,穿過隧道,就到上天竺站。 這一路順暢,車程20分鐘即到。 你會感嘆,山上100分鐘,山下10分鐘。 不管怎么說,我們完成了一個閉環(huán)。 如果此刻肚子餓了,可以去上天竺吃一頓晚飯先。 完美不? 總結老鄭于 2019-12-08 12:30 出發(fā),歷時 3 小時23 分鐘,全程 12公里 累計上升:402米,累計下降:476米 (詳細) 海拔最低:25米,最高:351米, 最高速度:6.7公里每小時
聲明每一條登山路線,我都是親歷去爬,親自拍攝。目前已收集整理15條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