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唐代: 杜甫《絕句》 杜甫的這首《絕句》,就像一首題畫的詩,像是在觀看一幅圖畫,以觀賞者的姿態(tài),面對這幅畫,觀覽整個圖景。此正是游于物外之人,江山入于胸次,神游其間。橫看豎看,近觀遠(yuǎn)觀,由細(xì)微到壯大,沒有窮極,沒有邊際。閑坐靜觀,萬物與我相得,如擁有著整個世界。此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之法門。 這首詩所描繪之境,亦是有我之境。詩中雖不著我之痕跡,但是一“門”、一“窗”,則暴露了我的位置。一切景物都是從我眼中看去,并由之聯(lián)想開來。黃鸝、翠柳,白鷺、青天,色彩分明,充滿生機活力,是近景,是樂景,點明節(jié)氣之好,景物之美。西嶺有千年不融之雪,東吳泊連綿萬里之船,極目所見,遠(yuǎn)且大之景致。一則天然,一則人為,雖可見不可盡,雖可觀而不可親,嘆其壯觀而已。遠(yuǎn)景被當(dāng)作背景,注于情感的則是眼前的近景。相輔相成,主次分明,共同構(gòu)造一個美麗的世界。人生活在一個這樣美麗的世界里,是極快樂的事情。 觀賞風(fēng)景并從中獲得喜悅的人,必然是一個閑適的人。從一“門”、一“窗”中觀去,得到無邊的美麗景色,則是閑居的人,居住在一個美麗的地方。杜甫此詩,大概是在蜀中草堂閑居時所作。無所憂慮,無所用心,恬淡自安,悠游自在。在美麗的時節(jié),開心地觀賞風(fēng)景,并寫一首詩,人生之樂事,無過于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