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熱搜頻繁提到一個名字,李子柒。 她是一名網(wǎng)紅,叫短視頻產(chǎn)出博主更準確。 經(jīng)常以側臉出鏡▼ 正臉是這樣的▼ 產(chǎn)出內(nèi)容是自己在農(nóng)村勞作的視頻,多為中國美食和傳統(tǒng)手藝。 畫風是比較返璞歸真的田園生活▼ 在國內(nèi)粉絲基數(shù)挺大。 微博粉絲數(shù)2110萬,全網(wǎng)視頻累積播放量30億。 并在2017年獲得“第一網(wǎng)紅”的稱號。 在國外也很火。 系列視頻在海外社交平臺上訂閱者有741萬。 作為參照,美國主流媒體CNN在上面訂閱量是794萬。 她的視頻下幾乎一片好評▼ 央視專門發(fā)了篇文章分析她為何能火遍全球,是這么說的。 “沒有一個字夸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strong> 然后這篇文章閱讀1141萬+,點贊88萬。 這數(shù)據(jù)是很多明星都達不到的關注度。 有這么厲害嗎?看看再說。 首先李子柒的視頻都有一個特點,基本上不說話只有字幕。 BGM悠揚緩慢,還會穿插藍天鄉(xiāng)間日出等美麗的空鏡,短的五六分鐘、長的十多分鐘。 很多人以為會看不下去,但結果是連倍速都沒開。 早期以做飯為主,但她跟咱們平時看的美食博主不同, 真實還原從種植原材料到成品出爐。 家里有個特別大的田園,堪比花果蔬菜大棚集合體。 就連熱帶水果她都種,只長葉不結果。 光是番茄就種了六七種,紅的、黃的、紫的、綠的、黑的等等。 完全不需要出去買。 她視頻中一道美食的產(chǎn)生時間比較久。 因為做蛋黃醬,她從養(yǎng)鴨子開始。 做手工醬油,她從種黃豆開始。 光是種豆收成、曬干制曲、醬胚成熟,就花費了半年多的時間。 幾乎都是這樣細致的流程。 再后來,她的視頻不僅限于美食, 還會展示帶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手藝活。 給奶奶做蠶絲被,從養(yǎng)蠶、剝蠶、抽絲再到成被。 做手工布鞋▼ 還會把吃剩的葡萄皮熬成染色汁,白布染成紫色。 然后經(jīng)過剪裁縫紉做出了一件紫紗裙。 以鮮花為原料,做出古時的口紅唇紙和胭脂。 比我想象中要上色。 還會自己做家具,被遺棄的老木頭制作洗手臺。 綠竹子做成一套桌椅,修橋搭秋千也是說來就來。 別說外國人覺得驚艷了,橘邊刷視頻都邊感嘆,“怎么連這也會???” 對了,還有一些東方非遺傳承。 比如蜀繡▼ 從夏天做到冬天,出去參加活動時,穿的也是自己刺繡的衣服。 活字印刷▼ 文房四寶▼ 筆墨紙硯,每一樣都是從原始材料做起。 推薦去看這期視頻才能感受極其復雜的過程,以及迷人的中國韻味。 當時還被邀請到馬來西亞去做交流▼ 這姐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動手能力,是絕的! 但視頻里一氣呵成的步驟,實際上都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的準備工作和拍攝。 為了做松鼠魚,在雪山上守了十個小時。 秋千那期的成片只有五分鐘,但拍攝素材2000余條。 活字印刷術那期,光是跟師傅學習就花了小半年的時間。 文房四寶更是費時兩年。 凌晨三點起來去山上拍日出、拍空鏡這事,經(jīng)常發(fā)生。 大家吐槽李子柒有強迫癥,一個鏡頭有時候來回拍好多遍。 蘭州牛肉面那期,光是面粉就用掉了20斤。 又是種植超大的田園、又是花這么長時間做東西, 起初便有網(wǎng)友問她,“你怎么收入?是富二代嗎?” 李子柒無奈地笑了一下,“你看我像嗎?” 實際上恰恰相反。 李子柒,四川綿陽人,今年29歲。 很小父母就離開了,6歲被繼母拽著頭發(fā)往水溝里按,爺爺奶奶知道之后接走了她。 爺爺去世之后,李子柒便輟學去城市打工維持家里生計,那時14歲。 一開始是當服務員,一個月只有300塊錢。 但拿到手可能也就200多,因為不小心打爛盤子或被子都要賠。 去掉給奶奶寄的錢,其實沒剩多少。 所以她睡過公園椅子,也連續(xù)啃過兩個月饅頭。 還做過電音DJ,很多人覺得挺反差。 06年開始學的,07年到13年都在酒吧工作。 關于這份工作也上了熱搜,大家頗有爭議。 有人把它劃分為李子柒的黑歷史? 《即刻電音》了解一下。 當然那個時候的DJ就是單純打碟,沒有現(xiàn)在的形式這么豐富。 但也有人覺得好酷。 李子柒不這么認為,當時學這個都是為了能生存下去,并不是喜歡音樂。 “你眼中的這些生活技能,或許只是別人的求生本能。” 在酒吧工作五六年之后,李子柒就不再去了覺得太吵。 時不時會接一些派對的活,其他時間在鄉(xiāng)下陪奶奶。 因為奶奶身子不好,李子柒才放棄城市生活回到農(nóng)村。 回去后擺過地攤、開過淘寶店,但都沒有成功。 2015年為了給網(wǎng)店引流,她開始自導自演古風美食視頻。 因為那個時候原創(chuàng)短視頻蠻火的,papi醬也是在2015年開始做這個。 李子柒被關注是因為2016年4月發(fā)的釀櫻桃酒那期,被推薦到某平臺首頁,點贊破萬。 當時她還發(fā)了朋友圈慶祝▼ 真正火其實應該是蘭州牛肉拉面那期,劉燁還點贊了。 從那之后,李子柒才算真正在短視頻領域有了一席之地。 每個月差不多能出三到四個視頻。 有人好奇她如何收入,最早是廣告。 光是海外視頻的收入就非??捎^。 國外網(wǎng)站數(shù)據(jù)顯示,李子柒單月廣告聯(lián)盟收入465萬。 同時也是大中華區(qū)“單個視頻合作費用”最高的博主,價格達68萬元。 2018年7月,她選擇流量變現(xiàn)在天貓開設了旗艦店。 上線6天、店鋪銷售量破15萬、銷售額破千萬。 有業(yè)內(nèi)人士表示,靠電商再加上視頻播放收益, 李子柒一年凈收入保守估計在5000萬元以上。 從月薪300到年薪5000萬,行...... 掙了錢之后李子柒也有在做公益助學。 因為窮,小時候她經(jīng)常上當?shù)氐膱蠹?,好心的城里人看到后便資助她上學。 所以她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我的人生也曾被別人照亮過。” 人美心善有能力,要不然能成為“第一網(wǎng)紅”。 但爆紅的同時,接踵而至的更多質(zhì)疑。 看了看網(wǎng)上的輿論,無非就是以下幾點▼ 一、“產(chǎn)品性價比低,懷疑不是李子柒本人做的。” 開店賣貨,很容易被反噬。 李子柒店鋪被吐槽最多的是分量少、價格貴。 比如兩小瓶辣椒醬53元、6塊月餅298元。 以及發(fā)貨地不是四川。 螺螄粉被扒和柳州人家是同一個廣西生產(chǎn)商,但后者實惠。 網(wǎng)店本身水就很深,目前來看是冠了李子柒的名字而已。 所以我只是看看從來不買。 二、“這不是真正的農(nóng)村,哪有這么仙的生活!擺拍啊?!?/p> 這種質(zhì)疑,從她的視頻小火了之后就一直有。 關于這個,李子柒也解釋過。 “農(nóng)村一定要窮苦嗎?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都多少年了?!?/strong> 確實,排排的單棟小洋樓在農(nóng)村并不罕見了。 “臟亂差”的印象,大家真的應該摒棄了。 (cr網(wǎng)絡) 但關于擺拍啊,李子柒也同意網(wǎng)友的吐槽。 精心做好給大家看的視頻,都有擺拍的成分。 而視頻外,李子柒也沒有大家描述的那么仙。 被網(wǎng)友爆料大吃麥當勞▼ (但目前全網(wǎng)已經(jīng)搜不到了) 還有點邋里邋遢。 自我調(diào)侃是“土地仙”,讓大家看她的拖鞋。 而且性格比較大大咧咧,有點男孩子氣。 瞧這坐姿,是在家寫稿的我本人沒錯了。 因為從小就干活,所以力氣也不小。 挑水扛沙發(fā)、砌墻接水管▼ 上樹也是分分鐘的事▼ 被采訪提到喜歡中國傳統(tǒng)文化時, 還會問記者我是不是太官方了? 了解之后會發(fā)現(xiàn),仙女這個人設還真是不符合她。 三、“有團隊在幫她,絕對不是她一人能完成的。” 還有人質(zhì)疑她只是露個臉,其實真正的活是替身做。 團隊確實有,但李子柒說沒外界傳的那么龐大。 視頻團隊加上自己總共三個人,一個攝影師和一個助理。 還有一個負責推廣營銷以及公關的團隊。 拍攝由他們來負責,后期自己來。 但攝像師會把素材排好,她只需要調(diào)色和加字幕。 “這些為什么不讓攝像師做呢?” 不是他們不優(yōu)秀,他們很專業(yè)。 只是這些東西李子柒會更熟一點,知道在哪里把哪個細節(jié)放大。 但早期拍攝和后期剪輯都是由李子柒一個人完成的。 把相機立那兒,有時候還會掛在樹上,按了開拍鍵再過去。 還會看《舌尖上的中國》學習拍攝角度。 有次砍竹子不小心把手上的皮砍掉了,但為了減少相機磨損就沒管繼續(xù)錄。 處理音頻和視頻的功底,也都是做DJ的時候積累的。 這些視頻李子柒都曬出來澄清過...... 但有人說她賣慘,之后就再也不解釋了。 其實,看李子柒的手就知道不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人。 視頻里展示的每一步驟,也確實是她親力親為做的。 只是關于團隊幾人這個問題,一直爭議不斷。 畢竟地方這么大,種植采摘不是三個人就能完成的。 其實不是很懂糾結這個問題有何意義,做到這種程度沒團隊才奇怪吧。 四、“你這是在過度包裝自己,宣揚女德?!?/p> 只因很多評論在說“娶妻就該娶李子柒這樣的”,是錯誤引導。 單從這句評論來說確實不對。 她本人也直面過這個爭議,覺得很無奈。 不是想樹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形象,也不希望女生來模仿她。 只是想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美食的迷人。 確實,女德這頂帽子扣在李子柒頭上未免也太大。 她明明有更多獨立閃光的點,有自給自足的能力、孝順長輩、做公益回饋社會等等... 但有人就是會選擇性看不見。 還不如外網(wǎng)的一條評論▼ 所以就目前她的影響來看,也是不太理解為啥一直黑她。 或許,李子柒是在打造一個自給自足的世外桃源生活,其中有不規(guī)范的地方、不真實的成分。 但她所呈現(xiàn)的東西以及傳播的效果,都是很正能量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本以為她的視頻在外網(wǎng)火了會配字幕,并沒有,和微博上的一模一樣。 但外國人依舊看得很開心,并紛紛說想來中國體驗和學習。 還有比這更快捷更透徹的讓外國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方式嗎? 至少,目前沒有了。 所以,與其糾結團隊幾人、是否營銷擺拍,不如多鼓勵這種文化傳播行為的出現(xiàn)。 承認別人優(yōu)秀沒你想的這么難,如果萬事都抱著找茬的態(tài)度去看,你永遠看不到人的閃光點,也無法提升自己。 以己度人,所見不過井中一隅,以人度己,所覽卻有萬里長空。 最后一句 你的優(yōu)秀從承認別人優(yōu)秀開始。 |
|
來自: zhenyou588 > 《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