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年前,我們養(yǎng)魚還不知道水里有什么。而現在,“硝化細菌”這個詞對大家來說已經不再陌生。20多年間,關于觀賞魚飼養(yǎng)技術在理論上最大的突破是什么,如果只能選一件來說,那我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有了硝化細菌的概念”。90年代中后期,聞所未聞的硝化細菌產品開始問世,至今十余年間,任何高科技的產品,任何華麗裝飾的開發(fā),任何稀有的野生魚類,都沒有一件是如同“硝化細菌”那樣徹底顛覆所有養(yǎng)魚人的觀念的。如今不論是草缸、水晶蝦缸、大型魚缸還是異型埃及等,沒人會忽視“硝化細菌”的問題。可是聽了十余年,談論了十余年,購買了十余年,添加了十余年,硝化細菌產品到底有沒有起到我們想象中的作用?添加與不添加的差別究竟有多大?沒有一個人能給出正確答案。很多人也是“添加硝化細菌無用論”的堅定支持者。不久前,為了檢驗硝化細菌的功效,本站評測小組做了一次硝化細菌的對比試驗, “硝化細菌”到底是騾子是馬,咱們就拉出來溜溜。說實話,這個測評讓我們也有些激動,因為這是我們,也包括廣大魚友一直很想知道的答案。 試驗過程 先介紹一下設計這個試驗的構思。毒害觀賞魚的幾個主要因素分別是氨/銨(NH3/NH4+我們暫且統(tǒng)稱為阿摩尼亞)和亞硝酸根離子(NO2-),這兩個元素是我們水族箱中最大的殺手,而最終產物NO3-則為微毒。這是我們如今已經認知并接受的情況,所以試驗主要是檢驗硝化細菌對水中氨和亞硝酸的去除能力,并結合水中硝酸鹽、PH的變化作為參考。測試劑為 美國“魚博士”水質測試包,其中檢測項目包含了:阿摩尼亞、亞硝酸、硝酸鹽和不定期的檢測PH值4項。試驗的思路是模擬實際水族箱的污染源,并力求做到簡單、易再現,這樣對于試驗結果,也方便大家監(jiān)督,如有興趣也可仿造本次試驗再現試驗結果。file:///c:/users/xiaoxi/appdata/roaming/360se6/USERDA~1/Temp/201208~1.JPG為保證測試條件的一致,我們用了6個完全相同的礦泉水桶,剪開一個口作為試驗容器,每個桶內放置一個氣動水妖精,由外置氣泵帶動,通過調節(jié)盡量保證給氣量的平均。每個容器添加2500ML(2.5L)自來水。為保證測試條件的一致,我們用了6個完全相同的礦泉水桶,剪開一個口作為試驗容器,每個桶內放置一個氣動水妖精,由外置氣泵帶動,通過調節(jié)盡量保證給氣量的平均。每個容器添加2500ML(2.5L)自來水。 試驗開始前的水質處理:按照圖中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編號,代號分別為“ABCDEF”六個桶,各在2.5L自來水加0.3ml某品牌水質穩(wěn)定劑用于去除氯氣,氣泵出氣量調到肉眼觀察幾乎相同大小,曝氣三小時。水溫為自然溫度。 作為模擬水族箱污染源,我們精心挑選了一些可憐的河蝦,腐爛的死蝦比較貼近水族箱內的污染物,將河蝦放置在一個汽水瓶中,加入約1/3的自來水,等待蝦的自然死亡和腐敗。在高溫缺氧情況下,河蝦很快死亡。幾天后,這些可憐的河蝦就成了惡臭無比的污染源。搖勻后在每個桶里各加入了5ML此污染液。3個小時后,我們在未作任何處理的情況下測試了第一次水質狀況:第一天(未加入硝化細菌前)讀數:(6.13日17:45分)水溫(自然溫度)25攝氏度六個桶水質測試結果:阿摩尼亞全部為 4.0PPM ,亞硝酸根離子全部為 2..0ppm ,NO3全部為 10ppm。 然后我們開始依次添加硝化菌,我們從市面上常見的硝化菌產品中選了5種硝化菌制劑產品作為試驗對象,每種產品的均按各自說明書中用量標準使用。 A桶 對照組,不添加任何硝化細菌。除水質穩(wěn)定劑外,不添加其它任何硝化細菌,作為對照組,與添加硝化細菌的進行對比,也可以觀察自然情況下硝化系統(tǒng)的建立。 B桶 添加法國 “科迪”液態(tài)硝化菌 C 桶 添加“美國”品牌“百因美”硝化菌膠囊 D 桶 添加香港 “FIN(帆牌)”硝化菌干粉膠囊 E 桶 添加香港 “FIN(帆牌)”液態(tài)硝化菌 F桶 德國“德彩”硝化菌 第2天(加入硝化菌21小時后,水溫26攝氏度) 先看了下水色方面的比較。F桶最為混濁,水面泛泡;C桶有些混濁,底部紅色沉淀物也不少,其他桶較為清澈。 需要說明的是,水色與硝化系統(tǒng)的建立沒有必然聯系。我們這里只是提供水色的狀況,作為參考。硝化細菌是否發(fā)揮作用,還需要看各項檢測指標: 阿摩尼亞:ABC桶都上升到4-8之間,D、E仍然維持在4左右,F雖然水色非常難看,阿摩尼亞卻降到2。 No2: ACDE 沒有變化,仍然是2.0ppm;B在對比下略微高一點點;F的亞硝酸也迅速降為1.0ppm; No3:ABCDE 均維持在10ppm左右沒有變化, F要低于其它組,在5-10ppm之間。 通過第二天的測試結果發(fā)現,其他組因有機物的分解造成氨上升,其他指標沒有明顯變化;而F組的三項指標在1天之內全部下降。 第3天 (放入硝化菌48小時后,水溫26攝氏度) 水色方面,F依然渾濁不堪,B也變得渾濁,而CDE顯得比較清清澈。 阿摩尼亞:A、B、C、D、E都是4.0ppm F是0.25ppm,仍然最低。 No2: A、B、C、E仍然是2.0ppm D略有下降,為1.5ppm F進一步下降為0.5ppm No3: 均略有上升 A、B、C、D都是20ppm E為30ppm F為10ppm PH 值數ACD均為8.2 B和F為8.0 E為7.6 第4天(放入硝化菌68小時后,水溫25.5攝氏度) 水色方面F一改前2日的渾濁不堪的情況,清澈了不少,A也清澈了不少,只有B依舊渾濁。PH A、B、C、D都是8.2 E是7.6 F是8.0 阿摩尼亞: A和C維持4.0ppm,B和E下降到了3.0ppm左右,D下降到2.0ppm左右,F依舊0.25ppm No2:A和B 維持2.0ppm,C上升到5.0ppm ,D下降的1.0ppm,E下降到1.5ppm,F依舊0.5ppm No3:A、B、C、D都是20ppm ,E是30ppm,F是10ppm 第5天(放入硝化菌96小時后水溫25攝氏度) 水色方面只有B還略顯渾濁,但比前2天好了很多。C的底部沉淀非常多。PH值ABF 同為8.1 C 8.0 D 8.2 E 7.6 阿摩尼亞:A維持4.0ppm B和E繼續(xù)下降到2.0ppm C和D下降到1.0ppm F反彈上升到0.5ppm No2:A和B維持2.0ppm,C比讀書卡上最高的5ppm顏色還要深,D和E都在1.5ppm左右,F有所反彈 0.5-1.0ppm之間 No3:A和B 為20ppm,C和F為 5ppm,D為10ppm,E為30ppm 第6天(6.18 02.00)加入硝化菌116小時,水溫24攝氏度) 水色上除了B略微 渾濁外 其它都已經很清澈了。PH A、C和D為8.1, B和F為8.0 E則為7.4 阿摩尼亞:A 4.0ppm,B和E 2.0ppm,C 0.5ppm,D 0.25ppm,F 組繼續(xù)上升,在1-2.0ppm之間。 NO2:A和B 在2.0-5.0ppm之間,C 依舊比讀書卡上最高的5ppm顏色還要深,D和E 在1.5ppm左右,F緩慢回升至1.0ppm左右。 NO3 :A、B、D 為20ppm,C 為0ppm,E 在30-40ppm之間 ,F 5ppm 以上是試驗前6天的情況詳述。整個測評試驗共持續(xù)了31天,最后在進行了40余天后才徹底結束。期間對各試驗桶進行了一些操作: 補水:由于自然蒸發(fā)和每日測試時的水養(yǎng)抽取,桶內的水位已經有了明顯的下降。為了模擬水族箱的換水補水,分別在第11天、23天的完成測試后給每個桶內補充了500ml經過暴曬的自來水。 加投有機物:(加入硝化菌407小時后),由于連續(xù)數日數據都比較穩(wěn)定,在第19天在每個桶內加入0.5克相同的飼料(市場上常見的血鸚鵡飼料),用來模擬水族箱內的殘餌,并作為持續(xù)的污染源以判斷是否建立了穩(wěn)定的硝化系統(tǒng)。由于時間跨度較長,數據繁多,為了精簡篇幅,我們將這些數據匯總了一下并制作了簡單的圖表供應大家對照參考。 1、阿摩尼亞(Nh3/Nh4)濃度變化情況對比 A組(自來水)的阿摩尼亞濃度一直保持在4.0ppm,從第10天開始有所下降,到第20天有大幅下降。但由于在第19天加投了有機物,從第21天開始大幅升高,并在第25天再次下降。說明自第20天(約3周)起,已在未添加任何硝化細菌的情況下,自然建立了初步的硝化系統(tǒng),并發(fā)揮了一定作用(亞硝化),但仍不穩(wěn)定,添加有機物后波動劇烈,直到第31天仍沒有達到最佳效果。結合31天以后的數據(本圖略),基本驗證了相關文獻中自然開缸硝化系統(tǒng)完全建立需要4-6周的研究結果。其他各組,C(百因美)、D(FIN干粉)、E(FIN液態(tài))的阿摩尼亞均在第4天左右開始大幅下降,并從第5天開始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即使中途添加有機物后波動也不大,說明這3組在第5天左右即已建立了穩(wěn)定的硝化系統(tǒng)并能夠持續(xù)發(fā)揮作用。B組(科迪)自第4天開始下降,但下降比較緩慢,而且從第14天開始發(fā)生了反彈,之后一直在很高的濃度上波動。F組(德彩)從第2天開始即大幅下降,到第3天開始就降為很低的水平,但之后開始反彈,然后從第10天開始繼續(xù)緩慢下降;在中途添加有機后波動劇烈,但之后仍能降低阿摩尼亞到很低的水平。 2、NO2(亞硝酸鹽)濃度變化情況對比 A組(自來水)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直到第23天才降到2.0以下(說明此時自然產生的硝化系統(tǒng)已初步發(fā)揮硝化作用)C、D、E仍能將NO2控制在較低的水平,并保持穩(wěn)定。但C組(百因美)在第4-7天有一個強烈反彈。B組對于NO2基本沒有消除能力,甚至NO2的濃度還高于自來水。自20天以后,濃度曲線與對照組(自來水)重合。F組在第2天開始NO2濃度即降為較低水平,但自第5天開始開始反彈,并緩慢上升,自第15天開始濃度曲線與對照組(自來水)基本重合。 3、NO3(硝酸鹽)濃度變化情況對比 A(自來水)、B(科迪)、F(德彩)曲線較為接近,NO3一直處于較低水平,說明試驗期間沒有更多的NO2被轉變?yōu)镹O3。C、D、E的NO3一直呈現緩慢上升的趨勢,C組(百因美)NO3生成水平較高。 結論 1、通過這個測試,人工添加硝化細菌是否有用的疑問已經有了答案。我們看到A組(自來水)在不人工添加任何硝化細菌的情況下,在第20天才有了初步的硝化系統(tǒng)功能,并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直到第31天仍未完全建立。而C、D、E組在第5天開始硝化系統(tǒng)即完全發(fā)揮了作用,并一直較為穩(wěn)定,即使中途添加有機物也未造成任何波動。因此,本次評測試驗證明了人工添加硝化細菌,確實能夠起到提前建立穩(wěn)定硝化系統(tǒng)的作用。之所會以給大家造成“硝化細菌無用”、“硝化細菌是忽悠人的”的印象,主要原因是市場上硝化細菌產品良莠不齊,部分產品根本沒有效果,甚至會對水質產生不好的影響。 2、 C(百因美膠囊)、D(FIN帆牌膠囊)、E(FIN帆牌液態(tài)菌)在本次試驗中均表現了較好的穩(wěn)定性,試驗表明這幾種硝化菌制劑經過一定時間的活化(5天左右),硝化系統(tǒng)已可以穩(wěn)定運行。但有幾個現象仍值得關注,一個是液態(tài)菌并未象宣傳的那樣入水即生效,而是仍然需要幾天以后才開始發(fā)揮作用;二是C組(百因美)添加后2天左右會有一個大的波動,造成氨、No2 濃度的大幅升高,原因尚待討論。 3、 F組(德彩)在添加后,無論氨、NO2,在第2天開始即大幅度下降到很低的濃度,但幾天以后開始反彈,并緩慢上升,直到20多天后才與自來水一樣開始下降。我們經過認真討論和分析,認為德彩“硝化菌”的主要成份應為化學除氨劑,其NH4、No2濃度變化曲線符合化學降氨、亞硝酸的特征;結合NO3濃度一直很低的特點,我們認為其“干粉”中不含活體硝化細菌。但德彩在氨的控制上,自20天以后建立了比自來水要更穩(wěn)定的硝化系統(tǒng),因此其成份中可能還含有某種促進硝化系統(tǒng)建立的物質。這種配方適合水質急劇惡化,需要快速改善水質的應急場景,但不會長期穩(wěn)定發(fā)揮作用。 4、 B組法國“科迪”,除測試初期氨有小幅度下降外,其余指標均與自來水區(qū)別不大。對此我們無法評論,只能說除了自來水外,該組是表現最差的一個。 后記 本次試驗,早在6月即進行(其實之前還有一次不太成熟的試驗,未正式公布,但兩次試驗的結果基本相同)。同類試驗并不是沒有人做過,觀賞魚之家的亦飛版主也曾經做過類似的試驗,但因某些方面的考慮,未公布試驗品牌,不免有些遺憾。其實我們也一直在猶豫,是否公布這些測試產品的品牌,因為某些較為知名產品的評測結果與我們的之前期望相比,可以說是顛覆性的,這也是我們遲遲沒有發(fā)布結果的原因。但最后我們決定公開,不公布品牌則此評測結果對大家毫無意義,第二是我們認這次測試雖然還有很多不成熟的方面,但我們最大程度保證了試驗的公平性、公開性,可再現性,并詳細公布了試驗方法步驟和數據,也歡迎大家監(jiān)督指正,如有興趣也可重復同類試驗探討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