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古尋珍」帶你身臨其境,感受古代藝術(shù)品的魅力 撥開收藏迷霧,去偽存真 請置頂本公眾號,以免錯過精彩內(nèi)容 常年拍賣征集,鑒定,售賣古董珍玩 接下來一起欣賞一下這件刷屏朋友圈的剔紅盒 上手實拍 中國古代漆器技藝,早在新石器年代就已出現(xiàn),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有朱漆木碗,是現(xiàn)存最早的漆器,距今已有7000多年前史。夏代的木胎漆器不僅用于平常生活,也用于祭祀。殷商年代已有“石器雕琢,觴酌刻鏤”的漆藝。戰(zhàn)國時漆器生產(chǎn)規(guī)模很大,生產(chǎn)工序復(fù)雜,漆器品種繁多,不僅用于家具,器皿,文具和藝術(shù)品,而且還應(yīng)用于樂器,喪葬用具,兵器等。光亮潔凈、易洗,體輕、隔熱、耐腐、嵌飾彩繪五光十色的漆器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青銅器。這一時期,漆器一般髹朱飾黑,或髹黑飾朱,以優(yōu)美的圖案在器物表面構(gòu)成一個綺麗的彩色世界。 明朝是雕漆史上的黃金時代,多位皇帝對漆器都是偏愛有加。這之中,尤以永樂皇帝最甚。永樂皇帝對漆器的喜好,使得漆器像瓷器一樣成了當時皇室重點發(fā)展的門類,并在北京靈境胡同設(shè)置了果園廠,專門制作宮廷漆器。其中,尤以剔紅數(shù)量最多,也最精致。 據(jù) 《明會典》記載,輪班到京服 役的油漆匠每次多達5000余 人,分工細作,漆器佳品,尤其 是雕漆制品層出不窮。永樂帝 三次將剔紅雕漆作為貴重禮品 贈賜日本國王。明代文獻記載 永樂五年(1407年)的賜物記有 “花銀一千兩計四十錠,錦緞 十匹……”其中包括“剔紅尺盤二十個,剔紅香盒三十個……” 可見明朝御用漆器作坊具有相 當?shù)囊?guī)模,也反映了剔紅在雕漆 中的重要地位。明代永樂剔紅器 也深受乾隆帝的喜愛,北京故宮 博物院藏有剔紅觀瀑圖圓盒刻 銘乾隆題詩一首,稱頌永樂剔紅 器之美。漆器以紅為貴,《宋史》 153卷記載國 家祭祀、 賞賜進奉、 宮廷日用多以 朱髹,而且朝廷 有明確的禁朱漆 法令。明代張應(yīng)文 《清秘藏》論雕刻 條評:“宋人 雕 紅漆 器,宮中所用者多以金銀為胎, 妙在刀法圓熟,藏峰不露,用朱 極鮮,漆極堅厚而無敲裂,所刻 山水樓閣人物,皆儼若圖畫為佳 絕耳?!庇罉?、宣德時期的雕漆 承襲元末張成、楊茂制品風(fēng)格, 刀法圓熟光潤,藏鋒清晰,多以 花卉、龍鳳、山水人物等為飾, 花紋肥厚圓潤,飽滿豐碩。永樂宮廷漆作產(chǎn)品以雕漆 為主,數(shù)量最多的是剔紅。 “賞古尋珍”一年就做兩件事找古董,找客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