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清朝的貪官和珅,尤其是王剛老師主演的和珅,他演技精湛,將這個清朝貪官演繹的栩栩如生。 清朝著名的商人,就是日后被評為世界首富的伍秉鑒,曾經(jīng)評價乾隆時期的大臣和珅:“和相為人窮奢極侈,以珠佐食,家中又以黃金為器。吾日進萬兩,仍不能望其項背?!?/p> 和珅十分精明能干,又擅長斂財,所以深得乾隆皇帝的寵幸。在乾隆當政的時候,和珅可謂是權勢滔天,人人懼怕。 乾隆寵幸和珅到什么地步呢?他將自己的小女兒十公主嫁給了和珅的長子。并且當和珅經(jīng)營各種工商業(yè)的時候,乾隆皇帝竟然十分支持,這樣一位皇親國戚,又擔任了清王朝政府的數(shù)十種關鍵職務(包括內(nèi)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步軍統(tǒng)領等等),他的地位以及風光在當時無人能比。 ![]() 后來乾隆年歲已高,禪位給嘉慶皇帝,而此時的嘉慶皇帝并沒有獲得實權,真正的權力仍然掌握在已經(jīng)成為太上皇的乾隆手中。 此時的乾隆已經(jīng)步入垂暮之年,說話言語不清,上朝時命令和珅站在他和嘉慶的旁邊,因為只有和珅才聽明白乾隆在說什么。當時上朝的時候,文武百官叩首,此時的和珅相當于攝政,百官上奏什么 ,“聽取”乾隆說話,自己下判斷,把持朝政,因此被當時很多人稱為“二皇帝”。 嘉慶雖然厭惡和珅,但根本沒有辦法拿他怎么樣。嘉慶四年,乾隆駕崩,和珅徹底的失去了靠山。嘉慶皇帝在獲得實權后,開始著手整治和珅及其親信黨羽,并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要知道,乾隆年間清朝每年的稅收,也不過才七千萬兩。 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慶帝便賜和珅在獄中自盡,和珅死時年僅四十九歲! 在《清仁宗睿皇帝實錄》里記載,和珅犯下二十條罪狀,罪已至死。在自裁前曾經(jīng)寫了一首詩:“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留取香煙是后身。” ![]() 為何嘉慶皇帝非要殺死和珅呢? 首先,由于和珅的權勢太大,而嘉慶剛剛成為皇帝,位置還沒有坐穩(wěn),和珅便咄咄逼人,這讓他成為嘉慶皇帝眼里最大的威脅。而且和珅的種種行為,在嘉慶眼里看來都是他要挑戰(zhàn)皇帝的權威,因此和珅對于嘉慶帝來說,不得不殺。 我相信,如果當時的太上皇乾隆沒有掌握著大權,而是交給嘉慶帝,那和珅估計早被賜死了。所以乾隆死后,嘉慶皇帝才動手,主要是因為已經(jīng)掌權了。 其次,由于和珅喜歡奢侈的生活,而嘉慶皇帝喜歡節(jié)儉,崇尚簡單的生活。對于和珅紙醉金迷的日常生活,他十分看不慣。 再加上嘉慶皇帝最討厭的便是貪贓枉法,并且嘉慶皇帝還十分討厭大臣虛偽的討好他,而和珅曾經(jīng)對乾隆皇帝的溜須拍馬屁,讓嘉慶皇帝十分反感。這也就是嘉慶皇帝為何在乾隆皇帝死后十五天,便要殺死和珅的原因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和珅統(tǒng)管著軍機處!軍機處在雍正時期,只是相當于如今的企業(yè)總經(jīng)辦這個部門一樣,軍機大臣也不過是傳旨辦事,對制定政策起的作用不大。 但到了乾隆執(zhí)政時期,其職責幾乎無所不包,軍機處所承擔的職權,已使它超出內(nèi)閣之上,而成為全國政事的中樞。尤其還是和珅統(tǒng)管軍機處的時候,它打破了制衡的框架,要求“凡有奏折令具副本關會軍機處”。 這相當于說,此時的軍機處不僅僅參與了決策,還實際掌控了各方信息的渠道,增加了皇帝被操縱的風險,作為皇帝,誰能安心?這也就是為什么和珅死后,嘉慶皇帝立即廢除了這條規(guī)定。 ![]() 雖然后來嘉慶皇帝在打壓軍機處,但他也是在基于和珅統(tǒng)管時期的撥亂反正,他本人還是非常肯定軍機處的作用,所以在嘉慶執(zhí)政時期,軍機處甚至被提高到了“平章軍國重事”的宰輔地位,成為皇帝統(tǒng)治的一只有力的臂膀。 傳聞和珅家產(chǎn)被查辦的時候,據(jù)統(tǒng)計房屋有三千余座,田地八千頃,當鋪七十五家、銀鋪四十二處,赤金就有六萬兩等等,而將這些家產(chǎn)統(tǒng)計出來,居然數(shù)量高達十一億兩白銀,甚至相當于清王朝十五年國庫的收入。 和珅被嘉慶扳倒后,他的財產(chǎn),通通被收入了國庫,這也就是為什么民間流傳出“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諺語。 參考資料:《清史列傳·卷三十五·和珅傳》《清史稿·卷三百十九·列傳一百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