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史記·天官書》曰:天乙星在紫宮門外右星,南天帝之神,交戰(zhàn)斗,知人吉也。天一常背天門,向地戸。凡天官十有二年,天一常以甲戊庚日旦治大吉,暮治小吉;乙巳日旦治神后,暮理傳送;丙丁日旦治登明,暮治從魁;壬癸日旦理太乙,暮理太沖;六辛之日旦理勝光,暮理功曹。 《太乙經(jīng)》曰:天一所在,甲戊庚旦大吉,夕小吉;乙己晝神后,夜傳送;丙丁旦登明,暮從魁;六辛晝勝光,夜功曹;壬癸晝太一,夜太沖。 《三歷會同》曰:貴人分治晝夜者,甲戊庚旦丑暮未,乙己者旦子暮申,丙丁旦亥暮酉,壬癸旦巳暮卯,六辛旦午暮寅。 郭璞《元經(jīng)》曰:甲戊庚年求丑未,乙己子申二遁分,丙丁陽亥陰居右,六辛先午后臨寅,壬癸巳陽陰處卯,不逢魁罡是貴人。 古歌云:甲戊庚牛羊,乙己鼠猴鄉(xiāng),丙丁豬雞位,壬癸蛇兔藏,六辛逢馬虎,此是貴人方。 此是古法晝夜陰陽貴人的起法,依歌訣前一字為陽貴,后一字為陰貴,簡單明了,不難理解。 李虛中有在《李虛中命書·真假邪正》一文中闡其奧旨,始為完備。 其闡述主要以下幾點: 虛中命書曰:“子為天正,歲時始于一陽,寅為地首,陽備人興于甲?!?/span> 其意為:太陽法天左行,月建法地右行,其運行軌跡分為十二等分,以子丑寅卯十二地支代替。子一陽生,天從子位開始左行,則是子亥戌酉申未午巳辰卯寅丑。寅為地首,正月三陽開泰,一年正月開始,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而右行。甲為十干之首,正月陽氣備,歲時興,寅時太陽將出,人們也開始起床準備一天的工作了。日月運行交會圖表明如下:
虛中命書又曰:“天左中而左吉,地右半而坤鄉(xiāng)?!?/span> 此為天乙貴人從天之中左行,天之中之吉為大吉,即丑為,即在丑為天之中,左行,那就是丑子亥戌酉未申午巳辰卯寅。 而天乙貴人在地之中,中分也就是一半,所以說地之半,未在八卦屬坤地,所以地支中為未,那就是天乙貴人在未是右行,即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天乙貴人在天運行圖左行:
天乙貴人在地運行圖右行: 天為陽,地為陰,天地又半分,左為陽,右為陰,其十二地支所分陰陽如下圖; 其紅色為陽,白色為陰,即亥子丑,巳午為陽,未申酉寅卯為陰。 虛中命書曰:“先天后地,宮土其中,人中貴神,丑土己土,正體大吉,形體小吉?!?/span> 此段文章就是說先從天開始后從地開始,即先從丑開始,后從未開始,為什么是從丑未開始呢,因為天左旋從子開始,地右轉(zhuǎn)從寅開始,天從子左行五位到未,地從寅位右行五位到未剛好交會合,過了未分道揚鑣,再行五位又會于丑,如此循環(huán)反復,日月交會于丑未,此是天乙貴人出入之所,除丑未二字皆不會,所以經(jīng)曰“丑未為天乙貴人出入之所?!熬褪沁@個道理。 先天后地,就是先從丑開始,后從未開始,丑為天,未為地,宮土是戊土,戊土為陽土在中央,隨甲而行,丑為大吉,未為小吉。 虛中命書又說:“戌亥為天之成,辰巳為地之旺,故貴神逢天則左,遇地則右?!?/span> 從前面述說我們知道了,天地交會與丑未,丑為天之中,未為地支中,如果交會于天,那天乙貴人是逢天左行,那就是甲在丑,乙在子,丙在亥…… 如果天地交會于未,那就是遇地則右,則甲在未,乙在申,丙在酉…… 虛中命書右曰:“天乙不守魁罡,庚辛陰陽合異?!?/span> 天乙貴人從丑開始配,如果交會于天,那天乙貴人是逢天左行,那就是甲在丑,乙在子,丙在亥,丁在酉,戊為中宮土從甲,則己在申,庚在未,辛在午,壬在巳,辰為魁罡,貴人不臨,癸跳辰在卯,則十干盡。 如果天地交會于未,那就是遇地則右行,則甲在未,乙在申,丙在酉,戌為魁罡,天乙不臨,則丁在亥,戊為宮土與甲同,則己在子,庚在丑,辛在午,壬在卯,辰為魁罡,天乙不臨,則癸在巳。 如此,則天乙貴人為甲戊庚配牛羊,乙己配鼠猴,丙丁配豬雞,壬癸配蛇兔,辛配馬 ,其陰陽是以亥子丑巳午為陽,未申酉寅卯為陰,其陰陽晝夜之分是以天地中分而定,予又有何疑? 《三命通會》引用《通玄經(jīng)》以為陽貴起于先天之坤順行,陰貴起于后天之坤逆行,先后天八卦也真奇妙,竟也能通,但其陰陽貴人已經(jīng)與貴人迥異,而以為冬至用陽貴,夏至用陰貴,非晝夜之說。殊不知,先后天八卦起于邵雍,邵雍之前無先天卦之說,而天乙貴人漢之前已有,豈有先后天卦起之理。 《通玄經(jīng)》今不得而見,觀《晉書》有王長文撰《通玄經(jīng)》四卷,可用卜筮,長文少以才學知名,放蕩不羈,比之楊雄《太玄》,但從先后天卦來看,此通玄非彼通玄。《宋史》有文義方《通玄經(jīng)》十卷,不知是否與《三命通會》所說的《通玄經(jīng)》有關。 神煞之說宋明之后大亂,即是欽天監(jiān)的《選擇通書》也有很多附會不經(jīng)之文,康熙皇帝為了破世俗不經(jīng)之說,而令李光地等編撰了《星歷考原》一書,其“天乙貴人”一文歌訣曰“甲戊庚牛羊,乙己鼠猴鄉(xiāng),丙丁豬雞位,壬癸兔蛇藏,六辛逢馬虎,此是貴人方。”后人都引用此訣,又引元代曹震圭觀點認為陽貴起丑逆行,陰貴起未順行。 又引用《選擇通書》認為郭景純陽貴出于先天之坤而順,陰貴出于后天之坤而逆,與《通玄經(jīng)》同,而郭景純?yōu)闀x人,那時尚無先后天之說,管《郭氏元經(jīng)》貴人法與《史記》天官書同,其弟子趙載也飛宮弔替貴人都是用的古法,可見《選擇通書》作者沒有讀過郭璞及其弟子的書,而是假借郭璞之名而偽撰而已。 《四庫全書》作者不察,更作歌訣曰:“庚戊見牛甲在羊,乙猴巳鼠丙雞方,丁豬癸蛇壬是兔,六辛逢虎貴為陽。又曰:甲貴陰牛庚戊羊,乙貴在鼠巳猴鄉(xiāng),丙豬丁雞辛遇馬,壬蛇癸兔屬陰方?!焙髞戆l(fā)現(xiàn)《星歷考原》也有很多錯誤,又召集篡官編撰了《欽定協(xié)紀辨方書》里面又引用了《蠡海集》的陽貴起于子而順,陰貴起于申而逆,十干不合則用合起,以甲加子而用己分陰陽貴人而愈發(fā)混亂,讓人無所適從。 由于《四庫全書》為官方之書,其編輯目的是為了畫一,給后人立規(guī)矩,居有相當權威性,故清之后術數(shù)方面的書大多引用四庫觀點,以至天乙貴人出于先后天之坤成了板上釘釘?shù)氖虑?,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span> 很多人認為貴人只是加減吉兇而已,無所謂。其實這正如識字,人如果不識此字,則加一點也無所謂,去一點也無所知,一旦識的此字,則加減不得?!对?jīng)》曰“陰貴若臨陽位時,自然暗與禍相期,陰貴若臨陽位上,變兇為吉吉相依?!标庩柌坏?,吉兇可得相反。不聞先賢之奧旨,無法解得心頭疑。
|
|
來自: 無無名nnkurot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