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二十五軍戰(zhàn)史》中,記載了一位布衣英雄,他曾經(jīng)帶領(lǐng)紅軍脫險,救下3000名紅軍,為紅軍長征立下大功。 故事要從1934年說起,這一年的12月,當時正值寒冬,但大街上仍然有很多為生計奔波的勞苦百姓。紅二十五軍長征行至山西盧氏縣叫河鎮(zhèn),此時的紅軍陷入了敵人的“鐵桶陣”包圍圈,如果被敵人發(fā)現(xiàn),將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軍長程子華本是山西晉城人,他深知要想走出敵軍的重重包圍,必須找到一條鮮為人知的偏僻小道。為了突破困境,程子華決定找一名熟悉當?shù)氐匦蔚霓r(nóng)民帶路。 程子華 就在這時,一個挑著扁擔的貨郎正在路上叫賣,程子華便上前問路。一番交談之后,程子華了解到貨郎名叫陳廷賢,和自己是老鄉(xiāng),他從小家境貧寒,父母雙亡,為了生存,他曾做過苦工,受過壓迫,成家后以賣糕點為生。 貨郎 程子華看著面前這個年輕人凍裂的雙手,不禁流下了眼淚,動情地說道:“老鄉(xiāng),你受苦了?!倍愅①t早就聽說紅軍的隊伍是專為窮人斗爭的隊伍,當?shù)弥t軍需要一個帶路人時,他不顧自身安危,主動攬下了這個重任。 陳廷賢 緊接著,陳廷賢帶領(lǐng)紅軍進入了一條鮮少人涉足的入陜小道,這條小道剛好繞過了朱陽關(guān)、五里川兩個危險的隘口。他們走過一條“七十二道水峪河、二十五里腳不干”的高山險谷,翻過懸崖峭壁,趟過山澗小溪,整整三天三夜,最終陳廷賢成功將紅軍帶出了重圍,也為紅軍前行開辟了一條勝利的道路。 紅二十五軍沿水峪河進入盧氏縣城 要知道,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作為帶路人的陳廷賢隨時有喪命的可能。所以成功脫險的紅軍對這位貨郎是萬分感激,他們拿出200元大洋作為酬謝送給陳廷賢,但樸實善良的陳廷賢拒絕了。程子華見狀,拍著他的肩膀說:“老鄉(xiāng),以后你就是我們共產(chǎn)黨的人?!辈⒔唤o陳廷賢一張帶有紅印的紙條,以此證明他為紅軍帶路的功績。 陳廷賢帶路 此后,陳廷賢一直以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副食品公司上班時兢兢業(yè)業(yè),主動包攬臟活累活,被評為省級勞模。但唯一證明他的紙條在日軍的炮火中被毀壞,所以他的黨員身份一直沒有被認同。當他主動交黨費時,受到了周圍人的嘲笑,更有人說他“編造歷史”。從那以后,陳廷賢就寒了心,也很少提及此事。 其實紅二十五軍并沒有忘記陳廷賢的救命之恩,在新中國成立后,軍長程子華就想方設(shè)法尋找他。但由于記載軍史的工作人員將陳廷賢的名字誤寫成了陳廷獻,所以一直尋找未果。因為這一字之差,直到1984年,政府才找到這位當年幫助紅軍脫險的貨郎,時隔50年,陳廷賢終于被正名。 可惜的是,政府找到他時,陳廷賢已經(jīng)去世了。據(jù)他的后人回憶,在陳廷賢臨終前曾留下遺言,死后必須將他葬在縣委黨校旁邊,生前未能入黨,死后要頭枕黨校,永遠聽黨課。政府對陳廷賢的事情高度重視,為他的墳?zāi)沽⒈⒖躺纤t軍脫險的感人事跡。 陳廷賢墓 陳廷賢生前被誣陷為“假黨員”,冠上莫須有的罪名,在他死后,不能讓他的后代寒心。于是,政府對陳廷賢的家屬給予了特殊照顧,為他的子女安排工作,更優(yōu)待他的老伴吉桂枝,保障她的晚年生活。 如今,陳廷賢的感人事跡被拍成了紀錄片《北上先鋒》,他為人民做出的貢獻不亞于上戰(zhàn)場拼搏的戰(zhàn)士,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軍史布衣第一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