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在這個世界上,除了死亡和稅負,沒有什么可以說是確定的。”-本杰明·富蘭克林 沒人喜歡稅負。東方到西方,中國古人有“苛政猛于虎”,西方說“除了死亡和稅負,沒有什么是確定的”。當然稅負也是文明的對價。 在不良資產處置時,轉讓不良債權到處置資產交易時必定會涉及稅負,對于越來越精細的不良行業(yè),稅甚至能決定投資是否盈利。因此對不良資產處置時涉及的稅負起文,拋磚引玉。 因為涉及到具體資產(房地產、股權等)稅負相對來說比較復雜一些,所以關于不良資產涉及稅負分兩篇來講。上篇講關于不良資產(不良債權)轉讓時買方和賣方各自涉及的稅負;下篇寫關于不良資產(指房地產、股權等具體資產)交易時買房和賣方各自涉及的稅負。以下是上篇正文,首先講不良債權轉讓的整個流程,接下來講各個流程中買方和賣方各自涉及的稅負。 注:非特別說明的話,“上篇”中的不良資產指不良債權,非指房地產、股權等具體資產。關于不良資產定義見《資產管理公司如何處置不良資產》。 一、轉讓路徑 在《資產管理公司如何處置不良資產》文中講過,不良資產分兩種,一是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二是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各轉讓路徑如下圖: 圖1.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轉讓路徑 圖2.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轉讓路徑 按照功能和地位,我國金融機構是四類,第一、三類金融機構也有很多不良,i比如匯達資產托管有限責任公司對接第一類金融機構不良,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對接證券公司的不良,而通常市面上流轉的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主要為第二類金融機構不良,在《資產管理公司如何處置不良》文章里只提到了對接第二類金融機構不良的資產管理公司,這里補全。 二、各路徑涉及的稅收 (一)涉及的稅種 法定的企業(yè)有三種形式:個人獨資企業(yè),合伙企業(yè),公司。關于稅收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的制定,目前,中國有權制定稅收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的國家機關主要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等?,F(xiàn)所制定的稅收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中,對這三種形式企業(yè)和個人有不同的稅收政策。 根據我國現(xiàn)在的稅收制度,稅種架構為:流轉稅制(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企業(yè)所得稅制(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制(包括資源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財產稅制(包括房產稅、車船使用稅、船舶噸稅)、行為稅制(包括購置稅、印花稅、契稅、環(huán)境保護稅)、特定目的(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增值稅)、農業(yè)稅(包括煙草稅、耕地占用稅)。 上述稅收制定中并沒有其他明確的規(guī)定不良資產轉讓需要繳納哪種稅。在關于不良資產轉讓交易中,可能涉及的流轉稅制中的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制中的企業(yè)和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征收范圍并不包括不良資產轉讓;所得稅為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即轉讓過程中如果產生收益則需要繳納所得稅。 可見: 在上述轉讓路徑中,對于受讓方并不需要承擔稅負,除非產生收益時有所得稅。 在上述的轉讓路徑中,對于出讓方中,分為金融機構、持牌AMC和非持牌資管。(1)對于金融機構來說不良資產是損失,并不會承擔任何稅負,根據國家稅務局出的《企業(yè)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2011年第25號公告,僅考慮損失稅前扣除;(2)對于持牌AMC來說,針對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四大)出過財稅[2013]56號、財稅[2016]39號,不管產不產生收益均免征稅,而目前地方AMC不享受此待遇,轉讓時產生收益時要繳納所得稅;(3)針對外資出過國發(fā)[1994]第10號,國內民營資管產生收益時要繳納所得稅。 (二)稅種稅率 1、企業(yè)所得稅 目前對于所得稅稅率規(guī)定如下:企業(yè)所得稅的納稅人分為兩類,居民企業(yè)和非居民企業(yè)。其中居民企業(yè),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qū))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yè)。非居民企業(yè),是指依照外國(地區(qū))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yè)。從2008年1月1日起至今,現(xiàn)行稅制中的企業(yè)所得稅基本稅率為25%;非居民企業(yè)適用稅率20%;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yè)適用稅率20%;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yè)適用稅率15%。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非居民企業(yè)是適用20%的稅率。計算公式為: 企業(yè)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抵扣項目-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的虧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x 適用稅率 - 減免稅額 - 抵免稅額 2、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月收入-五險一金-起征點-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專項附加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注:新個稅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新個稅法規(guī)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lián)Q算后計算繳納稅款,并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很是喜歡開頭音樂專輯的封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