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家忠 我寫過俺爹俺娘,再寫寫我自己。我姓王,名家忠,1961年10月6日生于濰坊市濰城區(qū)軍埠口鎮(zhèn)大崖頭村一個祖輩以農耕為業(yè)的貧苦家庭。爹娘生育我們姐弟四人,我行小。身高勉強一米六,相貌不夠英俊,也算不上丑陋。名是長輩起的,家是家字輩,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忠是忠誠的忠,也是忠于的忠。名字寄托著爹娘的希望,也成了我一生的信約。生逢饑荒之年,雖未挨餓,但沒少吃苦,又遇十年“文革”,學業(yè)荒廢。高中畢業(yè),后務農半年,選為民師。學不足,教知困。好在年輕氣盛,血氣方剛,加之思想純真,工作專注,邊教邊學,教學相長,幾年之后小有成績,各種榮譽紛至沓來,上級破格優(yōu)先轉正。1978年從教于家鄉(xiāng),2013年調入濰城永安路小學,教齡已近四十年。1985年結婚,育有兩女,均已嫁人。25歲時爹走了,55歲時娘沒了?,F(xiàn)內退在家看孩子。 草木半生,一晃即逝。年近耳順,昨日工作的喜憂與感悟已覆水東流,今天生活的體驗還在繼續(xù),現(xiàn)在把當下我的所做所思曬給諸位,以求方家開悟。 人在職時工作總想有一必爭、逢冠必奪,只想埋頭苦干拼業(yè)績,根本無暇考慮人生的意義是什么。年齡漸大工作退出,在崗時體味不透徹的人情世故、世態(tài)炎涼等現(xiàn)實問題自然就思考多些。人是有慣性的,總在高強度工作中也就習慣了,往往一旦放松下來,才會感到工作壓力之大。我雖算不上什么官,但一想到在其位謀其政,責任重于泰山,就有力不從心之感。當我第一時間聽到從一把手位置退下時即感心情愉悅,無官一身輕的感受至深。我一直秉承凡事不干則已、干必干好的宗旨,工作上我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在校長崗位十年,學校評估連續(xù)六年全區(qū)街辦第一名,待到評先樹優(yōu)時,深知能力不足的我總是把成績和榮譽歸于同事。我總是想一個好漢三個幫,何況我不是好漢,因此也從未把自己當什么領導,當了十年校長,幾乎天天見面的娘卻渾然不知。我退居在家感到自自然然,沒什么遺憾和不適應。我常想人要在其位謀其政,退其位放得下,有人請我吃飯時滿懷歡喜,沒人邀我消遣時同樣自在,我就有更多的時間做我想做的事。我一不喝酒,二不廣交,喜歡清靜處讀讀書、寫寫字,或與好友喝茶聊天,什么職稱待遇等一切名利皆拋九霄云外,因此人走茶涼的感受對我而言是不存在的。 我娘去世前一年半,正逢我內退賦閑在家,每天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娘面前拉拉呱,在娘面前“撒撒嬌”、“耍耍賴”,逗娘開開心,給娘洗洗澡梳梳頭,洗洗腳剪剪指甲, 捏捏肩膀捶捶背。我曾連續(xù)寫過《母親講堂》,聽娘講那過去的事情,每當想起這段時光,就覺得那是我最幸福的時刻。娘去世時我沒掉一滴眼淚,一年后的今天,當我看到動畫片《熊出沒》中熊大熊二想媽媽的情景,我的眼眶濕潤了。我想念娘,時常夢見娘,孝道未盡,遺憾終身,只有夢中彌補。 我生性愚笨反應遲鈍,處事不果敢,遇事猶豫三思而行慢三拍。但無論做什么一旦認準就專心不二絕不回頭,一以貫之直到滿意為止。有時也不免會有些固執(zhí),一根筋,犟勁一上來,家人便說真是沒屬錯,犟煞牛!我家大門外緊靠公路邊有塊由垃圾墊平的空地多年荒蕪,我連續(xù)兩年忙里偷閑,開春時節(jié)每年用近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早晨五點至七點兩個小時雷打不動,用镢頭一點一點刨除石塊和垃圾,光揀出的石塊就有幾小拖拉機,就這樣硬是把一塊不毛之地變成了一個一百多平米的園地。當然這期間也沒少挨妻子罵,她一是心疼我怕累壞,二是怕讓路人看見笑話。每逢她發(fā)脾氣我就會安慰她,我愿意干就不覺得累,我生長在農村,是農民的兒子,現(xiàn)已不再是校長,開荒種地有什么丟人的?其實我也是在用開荒的精神教育孩子們,做事要持之以恒有始有終。每年種出的蔬菜自家吃不了就送人,當看到自己的勞動果實分享給親戚朋友,成就感便油然而生,這不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嗎? 然而,我深知自己的先天不足,我若不笨鳥先飛,沒有了勤奮和牛勁,缺少了做事的恒心,將一事無成。我雖笨拙無能,但我又很幸運,我一生貴人相助。實在敦厚的爹娘為我立起了做人的基石,和藹可親的三個姐姐關心疼愛倍加呵護,賢惠善良、持家有方的妻子為我生養(yǎng)了一雙健康活潑、聰明懂事的女兒;從小一塊光腚長大的同村兩個同齡長輩是我莫逆之交,不是兄弟勝兄弟,急難險重互幫襯,近四十年來,從小友到老友初心不改,每年春節(jié)必聚餐,近年家屬又一并參與,深深的友情和濃濃的親情交織在一起,那一溫馨時刻讓人難舍難離;昔日工作中不僅遇到了處事公道、知人善任的領導,還遇到了鼎力相助的同仁,同甘共苦,攻堅破難,戮力同心創(chuàng)輝煌;多年的同事從相識相知到成為相親的摯友,在我彷徨的時候,為我指點迷津,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六年前我被武際成會長推薦參加了讀書會,我深知自己學識淺素養(yǎng)差,誠惶誠恐加緊讀書,我堅持記讀書會活動筆記,寫讀書會活動紀實20余篇,直到黔驢技窮才放手他人,每逢讀書會活動我必向每位會員贈書一本,六年中二十幾次活動,我只因女兒婚事缺過一次,這是我做人做事的作風,也是對武會長提攜之恩的報答。參加讀書會如沫浴春風蕩滌心靈,讓人充滿無限正能量,從這個意義來說,又怎能一個回報了得。 在位時無論是雙休日還是節(jié)假日我很少休息,但我不是工作狂,我是干一行愛一行并且盡量專一行而已。退位在家說是閑居其實不得閑,陪老人、看孩子、做家務,做飯炒菜、刷鍋洗碗、洗衣服都要邊學邊干。在家一段時間讓我真真切切體驗到了女人的不易,我想以前沒學現(xiàn)在就要補上,人生這一課不能落下。家是避風的港灣,是喜怒哀樂隨意釋放的地方,我現(xiàn)在越來越覺得家庭是人修行最好的場所,無論家人心情好壞,說話順耳逆耳,用平靜的心態(tài)歡喜地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這應該是做家務和為人處世的境界。譬如看孩子就是最磨性子練耐性的活,就像伺候皇上,不僅要陪她哭陪她笑,吃喝拉撒睡玩要樣樣細心照料。外甥滿月后,我便和女兒一塊伴她成長,現(xiàn)已兩歲零四個月了,能說簡單的句子,能背六七首古詩和唱十幾首兒歌,能背十幾句三字經(jīng),能認識二十幾個漢字和認識0-5數(shù)字以及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三角形、菱形等多種圖形,還能劈叉和倒立。平日我會抓住一切機會讓外甥在親朋面前展示,每逢此刻全家人其樂融融,共享這千金難買的天倫之樂。在教孩子的過程中,我也背過了八十多首兒歌,為了陪孩子睡覺,光《搖籃曲》我學會了四首。外甥與我時間長了,只要我在家就半步不離,有時女兒有工作晚上帶孩子不便,外甥就跟我聽著故事或兒歌慢慢入睡??春⒆悠陂g讀書寫字時間要硬擠,大都在孩子睡覺之后?,F(xiàn)在我的首要任務是看孩子,當然最大幸福也是看孩子。 賦閑在家后有一段時間學校又要求上班,我接到通知便欣然接受。我覺得在家很好,上班也不錯,凡事干一不干二,反正別閑著。那期間學校沒安排工作,我便將早年背誦過的古文和詩詞整理后集中抄錄一大本以便查誦。我吃在學校餐廳,住在辦公室,有時候飯后與幾位同事談談教育、論論人生,感到很舒心。上下班我騎自行車,往返近五十里需近兩個小時,在別人眼里可能苦累,我卻感到很快樂。來回路上我一邊鍛煉身體,一邊背誦詩文,車在徐徐地行,人在靜靜地思,每天將背誦的一百五十多首詩詞、四千余字的《論語》、近千字的《道德經(jīng)》及十余篇古文在腦中過一遍。想想那段時光還是很留戀的。 我這個人沒什么能耐,只要別人需要我一定愉快接受。我能寫幾個毛筆字,過年寫春聯(lián),鄉(xiāng)里鄉(xiāng)親蓋屋結婚寫對子,為人處世經(jīng)典語句裝裱張掛,需要者無論何人,童叟同待,有求必應,我別無所求,只要別人受益,達到弘揚真善美的目的足矣。有人需要理發(fā)我二話不說,提起工具包騎上自行車上門服務。俺娘在世時常說人有三難——上天難、老來難、用人難,我謹記娘的話,當別人需要我時,盡量不讓別人受難為。我這樣想也正在努力這樣做。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古往今來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各執(zhí)一詞眾說紛紜,像我這樣的愚魯之人是無能思考這些問題的。但我深信一切身外物皆不是真我,就連自身這個臭皮囊也終要化為灰土,只有靈魂才是真我,才會永恒。正如詩人所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教育家陶行知則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真”是事物的本質,人的本質便是靈魂,是真人方有大愛。真人不僅需要學更需要修。有時閑來無事我也想,我的靈魂在哪里?我尚未找到,尋求真我需要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唐玄奘歷經(jīng)八十一難方得真經(jīng)。人皆想成佛成仙,而成佛成仙必先成人,我將在世間路上竭力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積善成德成好人。 我寫《我》如同“自畫像”,我不知道為自己畫的這張像如何,但我只知道是用心畫出來的,我沒有往臉上擦脂涂粉,當然也肯定不會故意抹黑自己,我自認為是無妄念妄語、心無旁騖、客觀真實地寫照。假若了解我的人覺得畫像失真或線不夠清晰,那也只能是我的丑陋處還沒自我意識和“繪畫”水平差所致。 我想成為一棵大樹,但一生碌碌無為,最終還是成了一棵小草,然而小草也有它的價值。陶淵明詩云:“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我就是我,我要以平靜的心態(tài),甘愿在人生的征程上默默地做一棵無人知曉的小草。 2017年3月6 日 ——本文刊載于2017年《北海道》春季刊 |
|
來自: 濰坊北海道 > 《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