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說南京太繁華, 沒有讓心靈安放的地方! 總說南京太浮躁, 沒有讓靈魂修行的地方! 總說南京太壓抑, 沒有讓身體釋放的地方... 那是因為南京的這些角落, 你還沒有遇見! 01 世凹桃園 在牛首山頂上俯首一瞥,如果你發(fā)現(xiàn)了山霧掩映中驀然多出的一片白墻黑瓦,仿佛邂逅了徽派村莊; 又想觸摸了一片溫柔的田園,那不是山里神仙變來迷惑取經(jīng)僧的溫柔鄉(xiāng),也不是亂花迷了人眼的武陵源,而是可以實實在在地下山入村,俯拾桃源的“世凹”。住宿記錄查詢查開房我?guī)湍?/a> 翠綠的山林下一片白墻灰瓦,成為牛首山下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村內(nèi)青磚巷道,木柵院門,大紅燈籠,恍如隔世;石刻、牌樓、亭臺、景觀長廊配以春桃、夏荷、秋桂、冬梅,成就了“四季有花開、步步有風(fēng)景”的“牛首第一村”。 02 白鷺洲水街 白鷺洲水街是很容易被人忽視的一個地方,在這里人能真切的體驗到什么叫小橋流水人家; 而且還有著我國比較有代表性的徽派建筑,裝修精致的飯店和茶室上因為平常人不多,所以整個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幽靜。 夜晚的時候大船小船都點上了燈,坐在畫舫里穿過兩岸燈籠輝映。青磚、粉墻、琉璃瓦,小橋、流水、輕畫舫,我愿沉醉在這夢里! 03 中山植物園銀杏大道 作為中國四大植物園之一,中國最早的國立植物園,一進(jìn)門的銀杏道也是中山植物園的一道風(fēng)景線。 秋色浸染金陵城,最美不過是濃秋。秋天銀杏葉飄落墜地,惹得滿地金黃。漫步在秋意漸濃的銀杏路上,心情也不由得明朗。 中山植物園內(nèi)的這條銀杏大道視野開闊,毫不遜色!一進(jìn)大門便能看到夾道排列的兩排金燦燦的銀杏樹。銀杏落葉鋪地,景色真的美如畫。 04 甘熙宅第 甘熙宅第又稱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始建于清嘉慶年間,俗稱“九十九間半”,是中國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與明孝陵、明城墻并稱為南京明清三大景觀。 明清兩代,南京的私家藏書之風(fēng)頗盛,尤以甘熙宅第中的“津逮樓”為最,這座南京歷史上最大的私人藏書樓,為金陵藏書史留下濃墨一筆。 甘熙故居并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蘇式建筑,而是和南京高淳、六合等地一樣,有著南京自己的建筑風(fēng)格,整個建筑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紳階層的文化品位和倫理觀念。 05 紫金山騎行綠道 不用上班的清晨,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南京的“綠肺”中,吸著新鮮空氣,在斑駁的陽光下,落一地金黃。 綠道蜿蜒于鐘山的山水濕地之間,依山而建,沒有大彎、陡坡,非常適合騎行。穿梭其中,整個人都被綠樹花草包圍著,空氣清爽得可以讓人忘掉一切煩惱。 紫金山綠道沿線植被豐富、景點眾多,其中既有大家非常熟悉的琵琶湖、明城墻、美齡宮、體育運動公園等,也有以前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民國郵政博物館、南京地震科學(xué)館、南京十朝歷史文化園等。 06 石塘 石塘,素有南京”小九寨溝“之稱,因“石塘竹?!焙汀笆寥思摇倍劽?。這里青山環(huán)抱,3萬畝翠竹林海連綿起伏,村內(nèi)建筑群清一色是青磚小瓦馬頭墻。 初冬的清晨,這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云霧繚繞的景象,陽光穿過濃密的“白紗”,公雞打鳴小狗歡跳,就像在飄渺的仙境中一樣歡快。 綿綿的青山,清幽的竹海,明凈的湖面,樸實的田園。。。尋夢不需要很遠(yuǎn)。 07 1912街區(qū) “1912'是民國元年,這個名字從600多個征集方案中脫穎而出,一下子打動了所有人的心。民國曾是南京歷史上最繁華最鼎盛的時期,是南京城美麗又辛酸的一段綺夢。 感受南京的夜生活,1912是必須去的,民國的建筑,時尚的酒吧,城市的客廳,1912街就像北京三里屯酒吧街一樣著名。是由19幢民國風(fēng)格建筑及共和、博愛、新世紀(jì)、太平洋4個街心廣場組成的時尚商業(yè)休閑街區(qū)。 白天的1912出奇的安靜,到了夜晚卻成為了小資的集中地,我不是小資,但我卻愛極了這個地方,不為別的,只為了那份民國的追憶。 08 先鋒書店 先鋒書店是當(dāng)?shù)睾芏辔乃嚺笥讯急容^中意的地方,它其實是由一個地下倉庫改造而成,整個面積很大,先鋒書店曾被美國《國家地理》評為全球十佳書店。 店里書的種類特別多,完全不用談選書的問題,感覺能想到的這里都有,還有一個半價書區(qū)值得挑選,南京大學(xué)的學(xué)生稱這里是“南大的另一個圖書館”。 行走在書架前,手指劃過一本本書,然后遇到一本喜歡的,一看就是一下午,忘記時間,沉浸在書香中,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走的時候不要忘記買幾張明信片或者文創(chuàng)作品,在店內(nèi)咖啡館喝一杯咖啡,證明自己來過,也能帶走南京的記憶。 09 老門東 南京有個地方,帶著整個城市的記憶畫出南京的歷史符號,歷史印記和現(xiàn)代設(shè)計在這里碰撞,古老平和中透露出新鮮活力,這里就是老門東。 在這里,你能在街頭偶遇不少雕像。舊時的黃包車夫腿腳勤快,飛奔在這里的街頭巷陌,老郵差背著軍綠色的大包挨家挨戶傳遞信件,學(xué)齡的孩子懵懵懂懂地背起書包跨入私塾的門檻…… 老門東在新時代的進(jìn)程中似乎一直都保持著十足的低調(diào)感,但只要去過的朋友對其的評價都是相當(dāng)不錯的,街道內(nèi)很多的創(chuàng)意式小店在裝修上給人的感覺很是細(xì)膩精致,很適合文藝青年的心。 10 七橋甕濕地公園 七橋甕濕地公園,是以園區(qū)的七橋甕橋命名的,該橋是建于明朝永樂年間,兩側(cè)是運糧河和外秦淮河。 這里是東南方向進(jìn)入南京城要關(guān)卡,歷史上每次與南京相關(guān)戰(zhàn)爭都在此發(fā)生戰(zhàn)斗,是兵家必爭之地。目前此橋也是南京保護(hù)最好的古橋了。 除了七橋甕橋,這里的大片蘆葦和蘭花大概是最醉人的風(fēng)景吧。再配上江南獨有的亭臺廊道、溫婉美景,畫面感瞬間也升華了。 每個人的心里, 都藏著一個小小的角落, 收藏著不一樣的喜怒哀樂。 城市,同樣如此, 在南京, 不一樣的角落, 要享受不一樣的生活! |
|
來自: 昵稱6609915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