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1900-1992),別名沙文若,早年從馮君木學古典詩文,從吳昌碩習書法、篆刻。后又與著名學者朱疆村、況蕙風、章太炎、馬一浮等交往,受益良多。曾就讀于慈溪錦堂學校,畢業(yè)于浙東第四師范學校。曾為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1963年起在浙江美術學院兼課,1979年起為書法、篆刻專業(yè)研究生導師。 沙孟海先生在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與其他藝術大師的成功既有相同之處,亦有不同之處。相同處如同是注重學問修養(yǎng)、講究傳統(tǒng)法度、從師從友交游、請業(yè)問教等。先生的幼秉庭訓、少年得志以及轉益多師等方面則是有些同輩或先輩大師所不具備的的。沙先生時近一個世紀的人生經歷;時代的滄桑巨變、人間的悲歡離合等等都在先生的內心深處烙上了深深的印記。沙先生一生的書法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蘊含著無數次心靈的裂變與觀念的重塑。因此,對沙先生書法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各個階段不同的探索與努力,風格的走向、特征進行劃分和把握,對我們更進一步認識與估價沙先生在當代書壇的地位及其對中國書壇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是很有必要的。









來自: 雨林修養(yǎng)館 > 《近代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