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玩友,提到一個詞:“裝相” 什么是“裝相”? 個人理解,就是葫蘆裝配好的,相貌模樣 葫蘆無論是本長,還是范制 裝配的口框協(xié)調(diào)美觀,實(shí)用耐看 尤為重要! 先說說什么是口框? “口框”其實(shí)就是,咱們常說的“口蓋” 葫蘆配口框的目的 就是給鳴蟲提供一個美觀、穩(wěn)固的出入口 左側(cè)為蟈蟈葫蘆,右側(cè)為黑白蟲葫蘆 忘了在哪,聽來那么一句 無葫蘆不“虧翻” 似乎意味著只要是鳴蟲葫蘆,必須虧翻 那到底這種說法,對不對呢? 落翻兒,即為美觀,也為出音 一把葫蘆落翻兒位置,僅差三五毫米 也就是一韭菜葉的寬度,出音效果就有所不同 同時更直接影響到,整體的美觀協(xié)調(diào) 所以葫蘆落翻,決定了后續(xù)的一切內(nèi)容 那什么是翻兒? 葫蘆直徑最大處叫肚 最小處叫脖 脖以上喇叭口稱為“翻兒” 葫蘆從車撞子、制模子、到葫蘆成熟后開模 鋸口晾曬時都會把葫蘆“翻兒”,留出余地 “翻兒”留的富裕 便于玩家后續(xù)配口框的時候自行裁切 玩家“西皮流水”文章提到了 老葫蘆的裝配比例數(shù)據(jù) 油瓶葫蘆、長脖雞心,肚與翻兒相差6mm 雞心葫蘆,肚與翻兒相差3~4mm 高身黑白蟲葫蘆能相差8mm 矮身黑白蟲葫蘆能相差4~6mm 感謝玩家“西皮流水”整理的數(shù)據(jù) 可惜我手中沒老葫蘆,沒辦法實(shí)際測量 好在科技發(fā)展,網(wǎng)絡(luò)便利 網(wǎng)上搜集了一些圖片 而且,咱們會ps軟件,也可以直觀的比對 咱們先看看老蟈蟈葫蘆 清代京棒子燙花蟈蟈葫蘆 清代棒子蟈蟈葫蘆 清代勒脖油瓶蟈蟈葫蘆 清代官模子/笸籮紋蟈蟈葫蘆 清代官模子/福壽紋蟈蟈葫蘆 清代安肅松脖雞心/蟈蟈葫蘆 您,看出規(guī)律了嗎? 在圖片上拉根線,就更直觀了! 清代蟈蟈葫蘆,大多“虧翻兒” 看完蟈蟈的 我們再看看,黑白蟲的 先看看“官模子”的黑白蟲葫蘆
清中期 火繪云龍蛐蛐葫蘆 清道光 模印八寶西番蓮葫蘆 清 燙花山水紋葫蘆 清中期 玳?;ɑ芸隍序泻J 清道光 官模子富富有余金鐘葫蘆 清中期 官模子富富有余金鐘葫蘆 清道光 官模子錦上添花蛐蛐葫蘆 清 官模子黑白蟲葫蘆,大多虧翻 看完官家 再看民間杰出代表“三河劉” 三河劉黑蟲葫蘆 三河劉除個別的,黑蟲葫蘆大多不虧翻 看到這里,我自己感覺有點(diǎn)困惑 好在大玩家王世襄給出了答案 我們看看王老給出的標(biāo)準(zhǔn) 從上圖不難看出,蟈蟈扎嘴,以及梆頭是一定要虧翻的 而金鐘,黑白蟲的葫蘆可以不虧 至于黑白蟲,您照樣偏愛“虧翻” 那也完全沒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