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 1??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2賞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賞析: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與“金’”、“清”、“玉”、“珍”形成鮮明的對比,表現了詩人極度憤懣、抑郁不舒的心情。?? 3賞析“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寫出了四顧的原因,用“欲渡黃河”、“將登太行”象征對某種理想的追求?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仕途的艱難。說明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 4?賞析“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引用姜太公垂釣的碧溪,伊尹夢舟日邊的典故,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被朝廷重用,成就功名。? 5賞析“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 運用宗愨乘長風破萬里浪的典故,表達了詩人自己對前途充滿信心,希望?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同時也表現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 6?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同時表現了詩人自信和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 7、在詩歌中詩人的思想情感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從懷才不遇和仕途不順的茫然變?yōu)閷κ送厩俺痰钠谂卧俚綀孕拧?/span>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要點: ??1、回憶被貶生活的詩句:巴山蜀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2、用典故表達對老友的懷念以及世界的變遷,回歸后的暢想與生疏的詩句: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3、堅信新事物,終究要取代舊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的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4、比喻腐朽勢力必然衰亡,新生事物不可戰(zhàn)勝的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5、感謝白居易的同情和勉勵的詩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6、表達了詩人豁達的胸懷和奮發(fā)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斷涌現的理趣)的詩句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注釋】? (1)把酒:端起酒杯。(2)?宮闕:宮殿。?(3)?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話傳說,天上只三日,世間已千年。古人認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編排與人間是不相同的。?所以作者有此一問。??(4)?乘風歸去:駕著風,回到天上去。作者在這里浪漫地認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5)?瓊樓玉宇:白玉砌成的樓閣,相傳月亮上有這樣美麗建筑。??(6)?不勝:忍受不住。?(7)?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動不已,彷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戲。??(8)?朱閣:朱紅色的樓閣。(9)?綺戶:刻有紋飾門窗。(10)照無眠:照著有心事睡不著人。(11)嬋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 1、詩人用月不能總圓,人不能總歡,來寬慰自己,表現他政治上雖受到打擊但是也不能消沉頹廢的句子: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2、詩人希望彼此能情誼深長,在相隔很遠的地方仍能共享美好月色的幸福(祝愿人們生活幸福)的詩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蘇軾的《水調歌頭》:詞中直接寫明月的詩句是: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記承天寺夜游》中間接描寫月光的句子: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4、表達了作者曠達胸襟,表現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詞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從“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來的。?? 5、寫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愿,道盡了千載離人心愿的詞句是: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6、“此事古難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長沙過賈誼宅》 劉長卿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注.作者因遭誣陷被貶為睦州司馬,本詩寫于赴任途中。 (1)本詩頜聯景物描寫有何作用?試作簡析 答:頷聯通過對“人去后”、“日斜時”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寫,渲染了長沙賈誼故宅的蕭條、冷落、寂寥的氛圍,烘托了作者孤獨、寂寞的心境,為下文抒發(fā)感慨做鋪墊。 (2)試分析本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答:本詩借古傷今,借賈誼被逐長沙之事,表現自己無罪被貶的悲憤和痛苦,對不合理的社會現實進行了強烈的控訴。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潮州一作:潮陽)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欲為一作:本為;圣明一作:圣朝;肯將一作:敢將)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問題研討 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與“夕貶”、“九重天”與“路八千”形成鮮明對比,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詩人命運的急劇變化,其中蘊含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朝奏”,點明獲罪的原因是“自取”,是盡職盡責;“路八千”指出貶所的遙遠偏僻。這兩句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貶的憤怨,也含蓄地表現了他剛直不阿、堅持真理的倔強性格。 2.第六句“雪擁藍關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與心中情的完美統(tǒng)一。請你對此評價加以分析。 答:“藍關”形容關山險惡,歸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擁藍關”語意雙關,明寫天氣寒冷,暗寫政治氣候惡劣?!榜R不前”其實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現了詩人對親人、對國都的眷顧與依戀。這句借景語言情思,詩人忠而獲罪,遠貶潮陽,拋妻別子而南行,心中是極其傷痛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表現韓愈被貶原因。 3.左遷含義 答:指作者被貶到潮州。 《商山早行》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翻譯: 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叮當作響,出門人踏上旅途,還一心想念故鄉(xiāng)。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輝;足跡凌亂,木板橋覆蓋著早春的寒霜。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驛站的泥墻。因而想起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鳧雁,正嬉戲在明凈的池塘。 主題: 此詩描寫詩人在山村旅店起早趕路,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情景,抒發(fā)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意,字里行間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無奈。整首詩雖然沒有出現一個“早”字,但是通過霜、茅店、雞聲、人跡、板橋、月這六個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細膩而又精致地描繪出來了。 其它考點: 1.溫庭筠《商山早行》中由十個名詞構成,蘊含六種景物,表現了早行之早的句子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2.溫庭筠《商山早行》中觸景生情,把景物描寫與夢境自然地聯系起來,以抒發(fā)詩人思鄉(xiāng)懷親之情的句子是: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咸陽城東樓》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注】許渾,晚唐詩人,江蘇丹陽人。 1根據內容,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答:官宦在外,思念家鄉(xiāng);國勢動蕩,危機四伏;江山依舊,世事滄桑。 2.簡要賞析頸聯的表達效果。 頸聯晚眺近景,虛實結合(或從“視聽結合”的角度分析也可);強調過去的禁苑深宮,現今只是綠蕪遍地,黃葉滿林,唯有鳥蟬不識興亡,依然如故(或:今昔對比)滄桑的世事,把詩人的愁怨從“萬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或“引發(fā)詩人的思古幽情”) 李商隱《無題》 1、李商隱《無題》中贊美獻身事業(yè),奉獻不止的精神的詩句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2、李商隱的《無題》中寄托作者仕途苦悶的心情,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寫傷別的詩句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3、李商隱的《無題》中寫女子離別后的擔心,含有兩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4、李商隱的《無題》中通過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徑,表達了自己情感的詩句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行香子·樹繞村莊 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①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②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注】①陂(bēi)塘:池塘。②飏(yáng):飛揚,飄揚。 1.填空:這首詞隨作者的_____________展開景物描寫,作者筆下的景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2.這首詞的白描手法歷來為人稱道,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春游(游覽)順序或游蹤色彩明麗生機勃發(fā)或欣欣向榮(意思對即可) 2.這首詞語言簡潔,極少修飾;如“紅、白、黃;啼、舞、忙”,有靜有動,有色有聲;描繪出一幅百花盛開,鶯歌燕舞的美好圖畫。(切合題意,舉出實例,分析具體即可)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譯文 人年少時不明白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喜歡登高遠望,為吟賦新詞而勉強說愁。 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想說卻說不出,卻說道:“好個涼爽的秋天呀!” 注釋 丑奴兒:詞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廣豐縣西南。因狀如廬山香爐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罷職退居上饒,常過博山。 少年:指年輕的時候。不識: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為賦”句:為了寫出新詞,沒有愁而硬要說有愁。 強(qiǎng):勉強地,硬要。 識盡:嘗夠,深深懂得。 欲說還(huán)休:表達的意思可以分為兩種:1.男女之間難于啟齒的感情。2.內心有所顧慮而不敢表達。 休:停止。▲ 1、詞的下闋中兩次用到了“欲說還休”,這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矛盾心理? 憂國傷時之愁,想說卻又沒說 2、詞的上闋是對下闋的對比襯托,詩人說“而今識盡愁滋味”,“盡”字極具內容,試作分析。結句“卻道天涼好個秋”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盡”字,是極有概括力的,它包含著作者許多復雜的感受,從而完成了整篇詞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轉折。結尾表面形似輕脫,實則十分含蓄,充分表達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