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朗讀者 郭志堅 來自央視新聞 00:00 05:43 被譽為“晚清小紅樓夢”的《浮生六記》 有著庭園夢境的爛漫時光, 與布衣蔬食的晨昏之美。 從談詩論畫到賞月弄花, 作者沈復(fù)與妻子蕓娘, 將清貧日子過成了一首詩: 布衣菜飯,可樂終身,不必作遠游。 (節(jié)選)作者/[清]沈復(fù) 譯者/周公度 賞花烹茗 出自卷二 閑情記趣 蘇城有南園、北園二處,菜花黃時,苦無酒家小飲。攜盒而往,對花冷飲,殊無意味?;蜃h就近覓飲者,或議看花歸飲者,終不如對花熱飲為快。 眾議未定。蕓笑曰:“明日但各出杖頭錢,我自擔(dān)爐火來。” 眾笑曰:“諾?!?/p> ◎ 滑動獲取譯文 蘇州城有南園、北園兩個地方,菜花黃的時候,苦于沒有酒家可以喝酒,攜帶著酒具食盒過去,對著花喝冷酒,實在毫無趣味。有人建議就近尋覓酒館,有人提議看花歸來再喝酒,終究不如對花熱飲快意。 眾人爭議了很久,不能確定下來。蕓說:“明日只需各人出酒錢,我自擔(dān)爐子來?!北娙诵χf:“好?。 ?/p> 眾人回去后,我問她:“你果真親自擔(dān)爐子而去嗎?” 蕓說:“當然不是的。我見集市中有賣餛飩的,他的擔(dān)鍋、爐灶都有,雇他而去怎樣?我先酒菜準備妥當,到那里后再熱一下,茶與酒就都有了?!?/p> ◎ 滑動獲取譯文 我說:“酒菜固然方便了,還缺少烹茶的器具。” 蕓說:“到時我?guī)弦粋€砂罐去。用鐵叉串起罐的把手,把鍋取下來,將砂罐懸掛灶上,添加柴火煎茶。如此,不也很方便嗎?”我鼓掌贊嘆不已。 街頭有一個姓鮑的,以賣餛飩為生計。用一百文錢雇了他擔(dān)負鍋灶與砂罐,約定了明日午后。姓鮑的人欣然同意了。 ◎ 滑動獲取譯文 這一日風(fēng)和日麗,遍地黃金之色,青衫紅袖,穿行于田間小徑之上,四周蝶蜂飛舞,令人不飲自醉。不久,酒菜已經(jīng)熱好,眾人坐于草地之上大吃起來。姓鮑的擔(dān)者也頗不俗,拉他過來一起飲酒。游人看到我們,無一不羨慕我們的這些奇思妙想。 待飲酒至杯盤狼藉之時,眾人都已陶然欲醉了,有人坐著,有人臥著,有人歌吟,有人長嘯。紅日將要落山之時,我很想念粥之滋味,姓鮑的人即刻又買了米煮了粥。眾人飽腹而歸。 蕓說:“今日的游玩愉快嗎?”眾人回答說:“如若不是夫人的才智,哪會有如此快樂的光景??!”眾人大笑而散。 優(yōu)游歲月 出自卷六 養(yǎng)生記道 [注:足本《浮生六記》后兩卷被證系偽托之作 僅供賞讀] 閑來靜處,且將詩酒猖狂,唱一曲歸來未晚,歌一調(diào)湖海茫茫。逢時遇景,拾翠尋芳。約幾個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適性,或曲水流觴;或說些善因果報,或論些今古興亡??椿ㄖΧ彦\繡,聽鳥語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復(fù),世態(tài)炎涼。優(yōu)游閑歲月,瀟灑度時光。 詩詞里的中式理想生活: 一半柔情 一半灑脫 【一】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出自《望江南·超然臺作》/宋·蘇軾 【二】 相逢意氣為君飲, 系馬高樓垂柳邊。 出自《少年行四首》/唐·王維 何懼天涯路遠? 我有策馬快意人生。 【三】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出自《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宋·蘇軾 【四】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出自《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五】 讀書之樂樂陶陶, 起弄明月霜天高。 出自《四時讀書樂·秋》/宋·翁森 【六】 我見青山多嫵媚, 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 出自《賀新郎·甚矣吾衰矣》/宋·辛棄疾 【七】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出自《春山夜月》/唐·于良史 捧起清澄泉水,賞那一汪明月。 擺弄無名山花,馥郁之氣沾滿衫。 山水之間,只覓一份心安。 【八】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出自《清平樂·村居》/宋·辛棄疾 所欲所求,不過執(zhí)子之手白頭到老, 老來于田園間安享天倫之樂, 看可愛的小兒臥在溪頭草叢, 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有一種歲月靜好叫上有老下有小。 【九】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出自《歸園田居·其一》/魏晉·陶淵明 【十】 溪柴火軟蠻氈暖, 我與貍奴不出門。 出自《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其一》/宋·陸游 再要強的人, 也需要一個“溫柔鄉(xiāng)”, 卸下社交面具和布滿周身的鎧甲, 面對襲來的暖意和萌物,不必防備, 把一個真實的自己還給生活。 【十一】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出自《終南別業(yè)》/唐·王維 【十二】 且陶陶、樂盡天真。 幾時歸去,作個閑人。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出自《行香子·述懷》/宋·蘇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