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讀到一本關(guān)于叫做《辛棄疾的詞傳》的時候,我對這位既是大文豪,又是一代將領(lǐng)的辛棄疾,又有了更多的崇拜之情。 1提到辛棄疾,不由得讓人想到他這首唯美的詞句。辛棄疾,不僅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抗金將領(lǐng),也是南宋豪放派詞人。被后世稱為“人中之杰,詞中之龍“,他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他的詞,氣勢磅礴,氣貫長虹,讀來讓人振聾發(fā)聵。劉克莊說辛棄疾的詞:“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 但辛棄疾一生雖然喜歡舞文弄墨,卻在爺爺?shù)挠绊懴拢瑥男【拖蛲鸶觇F馬的軍旅生活,對他來說,寫詩作詞只是業(yè)余,在陣殺敵,收復(fù)河山才是他一生的追求?!白砝锾魺艨磩?,夢回吹角連營”,才是他所渴望的。 他是一代文豪,又是一代將領(lǐng),赤膽忠心,臨終時,嘴里還喊著殺賊。 ? 他的爺爺辛贊,是影響辛棄疾一生的重要人物,辛棄疾的祖上,世代在北宋朝中為官,且忠心不二,皆為忠臣。正如詞人羅愿所說:“辛氏世多賢,一姓古所夸”。 辛棄疾,一出生就將肩負著家族的興旺和北宋的復(fù)興,雖然爺爺在辛贊在金國為官,看著自己的家鄉(xiāng)和祖國的大好河山在金人的鐵騎之下,滿目瘡痍。他的內(nèi)心是何等的悲涼呢,即便如此,也茍且偷生,為的便是有朝一日,自己可以完成收復(fù)失地,復(fù)興北宋的偉大使命。 正因為辛棄疾從小受祖輩的影響,山河破碎風飄絮,于是,他的詞作往往慷慨激昂,讀來讓人熱血沸騰,一腔熱血化作揮毫潑墨寄情于紙上。 辛棄疾,這個名字,寄托了爺爺辛贊一生的夢想,他希望孫子長大之后也能像西漢名將,霍去病一樣,可以馳騁疆場,殺人遍地,手刃金人。 在風雨縹緲的南宋,他的也是幾多坎坷,受人詬病,一腔抱負,無處施展,他寫道:“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強敵壓境,國勢日衰的危難時刻,他只能將自己滿腹的熱血,國家的存亡,深深的憂慮,和渴望報效國家的情懷都寫在了那些流傳于世的詞作中。 2辛棄疾雖然是豪放派的優(yōu)秀詞人,是鐵骨錚錚的漢子,有著策馬的威武雄壯的果敢。但縱觀他的詞作,也是鐵漢的柔情,唯美的小清新和浪漫。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夜色中彩燈齊放,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一派繁榮景象,好不熱鬧。 駿馬、香車擠滿了街道,好一副熱鬧的畫卷,蕭聲讓人沉醉,彩燈在月光的交織下,美輪美奐,街上的歌女們載歌載舞,笑聲,歌聲,不絕于耳。翩翩起舞,跳起了魚龍舞,眾人狂歡迎接新年的到來。 “寶”、“雕”、“鳳”、“玉”,這幾個華麗的字眼,便是整個詞作的點睛之筆。在辛棄疾的筆下,勾勒出一幅美麗的彩燈畫卷,沉迷其中,讓人流連忘返。 ? 下半闕筆鋒一轉(zhuǎn),“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br> 在元宵節(jié)之夜,觀賞街燈的一群少女,她們頭上都戴著華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一陣風吹來,伴隨著這群女子身上獨有的香氛,漸漸褪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整首詞的點睛之筆,那種眾人狂歡,我獨彷徨的惆悵和憂慮躍然紙上,也讓辛棄疾這首詞流傳千古,成為后世之人的傳誦名句。 放眼望去,在這些雍容華貴的女子之間,并沒有一個是自己所中意之人,難免有些失落,在茫茫人海中,我也期待那份怦然心動的感覺,不曾遇見,便只能放棄,可是我卻不甘心,于是我再次回頭望了一眼喧囂的人群,僅僅是看了一眼,我就再也沒有忘記你的容顏。那晚,你獨自一人站在在燈光稀落之處,那情景讓人難以忘記。 這一生這一世,誰又誰遇見誰,在街角的轉(zhuǎn)角處,在燈火闌珊處,你是星星,你是光芒,你是我全部的希望。就像失望的情郎,突然發(fā)現(xiàn)了自己尋覓幾世的戀人一般,喜從悲中來,希望就像天上的明月一般,催人奮進。 那些燈、月、煙火、蕭聲、魚龍舞、彩燈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以及施以粉黛的妙齡女子,她們的存在,也是襯托女神的出現(xiàn),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飲。 3然而,辛棄疾雖也是堂堂八尺男兒,哪個少年不思春呢,縱觀辛棄疾的所有詞作,卻未能發(fā)現(xiàn)他心中的意中人,到底是誰,或許對于他來說,收復(fù)河山的愿望還未實現(xiàn),南宋朝廷整日不思進取,歌舞升平,一身的才華和武藝卻沒有施展拳腳的地方,心中的苦悶無處訴說。 不被朝廷重用,就像那個站在燈火闌珊處的姑娘一般,世人的狂歡,卻與我無關(guān),即使,他深知南宋大勢已去,雖然自己有匡扶社稷的心,但也感覺有心無力,即便如此,他也不愿意與朝堂之上的那些冠冕堂皇之人同流合污。 ?這首《青玉案·元夕》,看似是在寫那個燈火闌珊處失落的女子,其實,辛棄疾的內(nèi)心和處境又何嘗不是一樣的呢? 他是多么地期盼南宋的皇帝,是那位識人的伯樂,能夠在驀然回首時,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才是那個可以拯救南宋于危難中的人。自己才是那個天地可鑒,日月可昭的忠臣。 遺憾的是,南宋朝野之人,只顧著花天酒地的享樂,哪里顧得上回頭,于是,在哪寒風凜冽的街頭,眾人散去,熱鬧之后是一片寂寥和凄涼。而辛棄疾就像那位美人一樣,終究,還是沒有等來自己的意中人。 ? 著名學(xué)者王國維,曾在《人間詞話》中說道:“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成大事業(yè)者,大學(xué)問者的第三種境界。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表面少男少女間的愛慕之情,其實是在寫辛棄疾命運多舛,就像浮萍一般,命運終究不能被自己主宰。 辛棄疾一生渴望收復(fù)河山,一生卻是壯志未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嘴里還在喊著殺賊,殺賊殺賊……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