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51年的早春三月,一隊亞洲人面孔的幽靈部隊西跨多瑙河,住在他們途經(jīng)聚集地的人們,或成為附屬雇傭兵,或被集體屠殺。。。 領頭人叫阿提拉(Attila)由于體型太矮,他不愿他人知道自己真實身高,因此在正式場合他永遠是騎在馬上…… 下圖是出自德拉克洛瓦的《阿提拉》。 他的種族是HAUNS,匈人(跟匈奴人基本上不沾邊)。手下的士兵除了hauns外,還有法蘭克,阿勒曼,……圖林根,薩克森……等日后粉墨登場的日耳曼部落。 沿著阿提拉“高盧遠征”的路途,出現(xiàn)了無數(shù)反響至今的傳說: 科隆的圣烏蘇拉和1.1萬殉難貞女。威尼斯的維托雷·卡巴喬(Vittore Carpaccio,1465-1526)畫過幾幅圣烏蘇拉的大畫講述了這個故事。 巴黎的圣日耳曼和圣日內(nèi)瓦。 梅斯的斯蒂法諾等等。。。 公元451年夏季,兩只大軍對峙在法國北部的La Marne。 阿拉提的對手是被稱為“最后的羅馬人”的弗拉維斯·埃蒂烏斯(Flavius Aetius,391年—454年)烏斯。 兩個人其實是發(fā)小兒,一生惺惺相惜,年輕時同作人質(zhì),二十年前并肩戰(zhàn)斗,對付比利時尼伯龍根(瓦格納歌?。?,而且他倆作戰(zhàn)方式相仿(70歲還在沖鋒時一馬當先)。 這場被后人命名為沙隆會戰(zhàn),并沒有阻止阿提拉進軍意大利的步伐。 在久攻不下的亞得里亞海濱城市阿奎利亞城外,阿提拉準備放棄進攻。可當他偶然回頭遙望敵城時,發(fā)現(xiàn)一只母鸛正口涎小鸛后搬家他處。阿提拉認為這母鳥知道城市將破后的生靈涂炭,于是命令他的士兵,朝著鸛巢處攻城。 果然城破,只有少數(shù)人幸免于之后的屠城,他們嚇得跑到海里去住,直到現(xiàn)在還不敢返回陸地……他們海里的避難所叫威尼斯。 阿提拉一路南下,抵達羅馬。 羅馬市長特里格提烏斯與阿提拉談判,令其撤軍,參加談判的還有羅馬主教Leo。 千年后梵蒂岡說是教皇利昂一世拯救了羅馬,還請拉斐爾畫在教皇簽字室的墻上。 |
|
來自: 李潔萍kev67m4w > 《匈牙利????》